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生:萨拉热窝事件。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放有关录象)
师:这次事件中被打死的斐迪南大公,是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他一贯 主张侵占塞尔维亚,这次访问萨拉热窝,视察军事演习,就更是一个明显的挑 衅行为,所以塞尔维亚人非常愤怒。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了他。(显示 《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大公被捕》图)这是普林西普被捕时的情景,(指 图)这就是普林西普,当时他才十几岁,但出于强烈的民族情感,他刺杀了斐 迪 南 。斐 迪 南 的 死 ,实 际 上 是 对 战 争 狂 人 的 一 个 惩 罚 ,是 对 帝 国 主 义 战 争 政 策 的 一个警告。然而事件发生以后,却使那些渴望战争的帝国主义分子极为兴奋。 象 德 国 的 皇 帝 威 廉 二 世 就 说 :这 是 一 个 千 载 难 逢 的 好 机 会 。大 家 想 想 ,是 什 么 机 会啊?
生: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斗争,终于酿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师:对,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争夺世界霸权是导致大战的根本原因。(显 示大战示意图上部和阅读提纲此题答案)我们在大战示意图上作出标记,三国 同盟与三国协约争夺世界霸权,从而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他们争夺 的焦点是在巴尔干半岛。(电脑显示《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形势图》) 师:巴尔干半岛本来属土耳其统治,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各族人民经过长期 斗 争 , 相 继 独 立 。 ( 电 脑 显 示 独 立 国 ) 它 们 独 立 了 ,是 不 是 就 安 全 了 呢 ? 生:不是. 师:为什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 生:因为俄国和奥匈帝国还想吞并这里, 师:对,俄国和奥匈帝国,还有欧洲列强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为什么? 生:巴尔干的地理位置重要。 师:为什么重要啊?(指图)
第1页 共11页
习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讲新课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 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 平衡,后起的经济发展快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导致两大敌对 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学生回答后,电脑显示《三 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
第3页 共11页
生:处在欧洲通往亚洲的通道上
师:对了,巴尔干半岛处在欧洲通往亚洲的交通要道上。这种重要的地理位 置 , 使 得 巴 尔 干 今 天 仍 是 一 个 热 点 地 区 ,大 家 平 时 看 新 闻 就 知 道 ,巴 尔 干 地 区 发 生 什 么 事 ,欧 洲 各 国 都 非 常 关 注 ,象 波 黑 局 势 一 紧 张 ,欧 洲 各 国 也 紧 张 ,联 合 国 维 和 部 队 也 马 上 赶 来 了 .那 么 由 于 这 种 重 要 的 地 理 位 置 ,欧 洲 列 强 都 想 控 制 这 个 地 区,尤其是奥匈帝国和俄国。当时,有人把巴尔干比喻成一块“肥肉”,大家都 来 抢 .比 喻 成 一 触 即 发 的 “ 火 药 桶 ” ,自 然 一 战 的 战 火 也 就 是 从 这 个 “ 火 药 桶 ” 烧起来的。那么引燃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呢?
生:凡尔登是法国著名要塞,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中枢。如果凡 尔登失守,法国将受到沉重打击。
师:对的,由于凡尔登的地理位置重要,所以德军向凡尔登发起猛烈进攻。 对于凡尔登战役,我们也用四句顺口溜来小结。(显示,学生朗读:凡尔登、 巴黎东,二月德军攻势猛;七十万人如绞肉,三百天后法英胜。)
师:当凡尔登战役打的正激烈时,英法联军为了减轻凡尔登的压力,1916 年 7 月 1 日 ,向 德 军 索 母 河 阵 地 发 起 大 举 进 攻 。( 显 示 西 线 形 势 图 ) 这 就 是 索 母 河 战役。进攻开始后,英军集中兵力在 40 公里宽的战线上血战了 17 天,但最英勇 的部队也只前进了 4 公里,而且伤亡惨重。9 月 15 日,英军总司令海格将军终于 决定亮出秘密武器,是什么呢?
生:速战速决
师:对,德国因兵力物资都比不上协约国,所以准备打“闪击战”,它计划先 把兵力集中到西线,4 至 6 个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集中兵力到东线,在三个 星期 内打 败俄 国,结 束战 争。因此 ,德 国 皇帝 威廉 二世 在给 士 兵们 送行 时说 :叶 落之前你们就会返回故乡。也就是说到了秋天,战争就会结束的。但他是过高 的估计了德国。战役开始后,两军在马恩河流域长达 200 公里的战线上投入了 一 百 五 十 二 万 兵 力 ,经 过 四 天 四 夜 的 激 战 ,9 月 5 日 至 9 月 10 日 , 德 军 伤 亡 20 万人,被迫后退。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了。同时,东线的战斗也对德军不 利,俄军边动员边投入战争,(示意图显示)这就迫使德国不得不从西线抽调 兵力来东线作战。而东线德军也未能达到迫使俄国投降的目的,东线的威胁也 未 能 解 除 ,德 国 的 计 划 再 次 落 空 。对 于 1914 年 的 战 斗 ,我 们 用 四 句 顺 口 溜 来 小 结,(电脑显示,学生朗读:巴黎北部马恩河,首次会战兵力多;德军攻西又
第4页 共11页
生:战争的机会 师:,是挑起战争的机会。事件发生的一个月后,大战就爆发了。下面我们 再来看交战的双方。大战爆发后,交战的双方是哪几个国家呢? 生:交战的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国、法国 和俄国 师:对的。那么意大利呢? 生:意大利见风使舵,参加了协约国 师:对,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1915 年参加了协约国方面作战。除了欧洲本 土 ,战 争 还 波 及 到 各 国 的 殖 民 地 。 在 亚 洲 , 日 本 也 参 战 了 ,日 本 为 了 抢 占 德 国 在 中 国 和 太 平 洋 地 区 的 殖 民 地 和 势 力 范 围 ,1914 年 8 月 23 日 对 德 宣 战 。1917 年 中 国 北 洋 军 阀 政 府 也 跟 随 日 本 参 战 。随 着 战 争 的 扩 大 ,越 来 越 多 的 国 家 和 地 区 卷 入 了 大 战 。当 然 大 战 的 主 战 场 在 欧 洲 ,下 面 我 们 从 图 上 来 认 识 一 下 交 战 各 国 的 地 理 位 置 .( 电 脑 显 示《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形 势 图 》)( 指 图 ,让 学 生 说 出 一 个 个 国 名 : 协约国的英国、法国、意大利、塞尔维亚、俄国;同盟国的德国、奥匈)双方 的这种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呢?请一位同学来分析一下。 生:同盟国被协约国包围 师:德国和奥匈帝国正好处在中欧,被协约国包围了。那么是几面包围啊? 生:西、东、南三面包围
第5页 共11页
师:对,那么形成几条战线呢?
生:形成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南线。
师:三条战线中比较重要的是西线和东线,最关键的是西线,比如大战开始 后的三大战役都发生在西线。那么是哪三大战役呢?
生: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母河战役
师:下面我们来看马恩河战役,这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第一次大决战。那么 战前德国是怎样计划的呢?
师: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分别是指哪些国家? (学生齐答。)
师:为什么说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呢? 生:两大军事集团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都在准备打仗,疯狂地扩军备 战,世界大战的爆发,已是不可避免。 师: 对的。1914 年夏天,一场战争的大火终于从欧洲烧起来了.这就是人类 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讲授新课) 师:(电脑显示阅读提纲)这节课我们这样来学习,同学们先阅读课本大字 部分,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提纲”中提出的问题,本课的重点是引燃大战的导 火线和西线上的三大战役,难点是大战的性质。下面就请大家看书。(学生进 行阅读)
第2页 共11页
师 :下 面 我 们 就 根 据 阅 读 提 纲 来 讲 授 新 课 。在 学 习 的 过 程 中 ,请 大 家 注 意 思 考 这 样 一 个 问 题 :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的 性 质 是 什 么 ,为 什 么 ?现 在 我 们 来 学 习 第 一 个 问题:大战的爆发。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有同学知道吗?大家可以 从我们导入新课的结论去想。
第6页 共11页
防东,速战计划落了空。)
师: (回到示意图,显示 1915 年)1915 年,战局的重心转移到东线,经过 一 年 的 厮 杀 ,东 线 也 进 入 了 相 持 阶 段 。到 了 1916 年 ,战 局 的 重 心 又 转 移 到 西 线 。 双 方 都 认 为 这 一 年 是 最 关 键 的 一 年 ,都 想 在 这 一 年 里 彻 底 打 败 对 方 。因 此 这 一 年 里又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战役,这就是凡尔登战役和索母河战役(示意图显示 1916 年的战役)先看凡尔登战役(显示西线形势图)德国想集中兵力于西线, 先打败法国,结束西线战争 ,于是向凡尔登发起进攻。这就是凡尔登战役。为什 么选择进攻凡尔登呢?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师: 在开始讲课前,先问大家一个小问题,你们知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时候出
现的?据考古学家证实至少一万多年前,人类就已有了战争。关于战争的最早记 载是公元前 2800 年,从那一年开始到今天的四千多年时间里,有人做过统计,发 现没有战争记载的竟然只有一年,但是 1914 年以前的战争都是局部的、区域性 的,而 1914 年爆发的则是一场灾难空前的世界性的大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历史组 何斌
教学设计说明: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的 爆 发 是 帝 国 主 义 两 大 军 事 集 团 相 互 争 夺 ,疯 狂 扩 军 备 战 的 结 果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是 一 场 非 正 义 的 掠 夺 战 争 , 战 争 给 垄 断 资 本 家 带来巨大的利润,但给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给世界造成了巨大损失, 这 场 大 战 是 一 场 罪 恶 的 战 争 。这 节 课 的 多 媒 体 资 源 丰 富 ,我 在 制 作 课 件 时 应 用了图片,地图,图表,录象等资源,力图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 通 过 对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原 因 、经 过 、结 果 、性 质 的 分 析 ,以 问 题 带 动 学 生 积 极思维,逐步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