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人类学第三讲--研究方法PPT课件

文化人类学第三讲--研究方法PPT课件

❖ 调查者自身的特征:性别;年龄;意识形态; 民族;肤色;文化背景。
❖ 调查者自身的主体性(或偏见)。
2021
11
❖ 如何在“自观”与“他观”之间转换?
2021
2
一、人类学研究方法
❖ 1、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 文献研究; ❖ 问卷调查; ❖ 实地研究; ❖ 实验研究; ❖ 2、人类学特有的实地研究方法——田野工作。
2021
3
二、田野工作
❖ 1、田野工作——人类学的成年礼 ❖ 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 2、田野工作的含义 : ❖ 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
2021
9
田野工作的长处
❖ 1)能搜集到第一手资料,研究正在发生的现象或 行为,以及这些现象或行为发生时的具体环境和气 氛;
❖ 2)它是在一个自然状态里研究人们的行为,较少 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 3)参与观察和亲身体验的方法让研究者更能理解 研究对象的真实情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比较 准确地分析和解释他们的行为;
❖ 理论概括:要求由具体经验事实上升为一般 性的理论。
2021
5
三、田野工作的过程
❖ 1、进入田野
❖ 1)克服文化震撼或称文化冲击(Cultural shock); 奈杰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 小泥屋笔记》
❖ 文化冲击: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身体和心理 上的不适应。
❖ 2)与当地人建立联系;
❖ 3)学习语言;
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研究工作。 ❖ 3、田野调查的三个层面: ❖ 第一,考察人们对其共享文化规则的理解; ❖ 第二,了解人们认为自己遵守规则的程度; ❖ 第三,考察可直接观察到的行为,现实的情况。
2021
4
❖ 4、田野工作的特点: ❖ 强调整体论:对文化的整体研究。 ❖ 时间:要求 ❖ 基本方法: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
❖ 它是人类学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021
7
❖ 2)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
❖ 深度访谈,又称为无结构访谈。它与结构式 访谈相反,并不依据事先设计的问卷和固定 的程序,而是只有一个访谈的主题或范围, 由访谈员与被访者围绕这个主题或范围进行 全面、深入的交谈。
❖ 访谈对象的选择。
❖ 4)确定调查对象:核心报道人。
2021
6
❖ 2、收集资料
❖ 1)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也称为居住体验法,指的是在田野调查中调 查者居住于当地社会之中,对当地人的实际 生活进行体验,参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活 动,对他们的各种文化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 直接观察和体会。
第三讲 人类学研究方法
2021
1
❖ 跨文化研究中的自观与他观:
❖ 自观,又称 “文化主位研究方法”,是站在 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己的观点去解 释他们的文化。即用本地人(文化持有者的 内部眼界)的眼光来努力理解其文化。
❖ 他观,又称 “文化客位研究方法”,是站在 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 所看到的文化。
❖ 接下来:
❖ 整理资料——田野笔记与田野日记;
❖ 分析资料并撰写民族志。
2021
8
四、民族志
❖ 民族志:是人类学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对文化 的描述和阐释,是人类学特有的对文化的撰 写方法。
❖ 经典民族志模式:人类学家到一个田野点上 进行调查,把观察到的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 记录下来;透过对当地社会的细部刻画,如 经济交换关系,家族制度,宗教仪式过程, 来说明社会整体和文化全貌。
❖ 4)对于非语言行为的研究有着特殊的作用; ❖ 5)有利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纵深的考
察,从而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和规律。
2021
10
田野研究的挑战
❖ 进入田野与社会接受度:
❖ “田野工作者被他所研究的部落或民族‘收 养’或起名,是文化人类学中成功田野关系 的经典案例。”
❖ 政治因素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