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零售商业物业经营管理
内容提要
一、内容提要:1、零售商业物业及其分类 2、零售商业物业经营管理中的经济学原理 3、零售商业物业的租赁管理
4、零售商业物业的现场管理
5、风险与安全管理
二、考试的目的和要求:本部分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应考人员对零售商业物业及其分类、零售商业物业经营管理中的经济学原理、零售商业物业的租赁管理
、现场管理、风险与安全管理和零售商业物业管理实践的熟悉程度,以及对零售商业物业经营管理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考试的基本要求:
掌握:零售商业物业经营管理中的经济学原理、零售商业物业的租户选择、租金确定和调整的特点。
熟悉:零售商业物业及其分类,零售商业物业管理的内容和类型、零售商业物业管理中租赁管理和现场管理的工作内容。
了解:零售商业物业管理中的风险与安全管理。
第一节零售商业物业及其分类
1
2(1)商品选择,(2)选项范围,(3)商品盘存,(4)橱窗陈设,(5)商品内部陈设
3
购物中心的维护工作是透过保养,维修及汰换零件、系统来落实,通常承租户是负责他们的承租范围,而业主则是负责公共区域。
4
5
6
四、零售商业物业经营管理的类型
(一)策略与运行管理
从管理层面上来看,策略与运行管理是零售商业物业经营管理的更高层次,对于零售商业物业的成功运营也更为关键,是零售商业物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二)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有如下几种类型:
1.按管理组织形式不同分类、2.按专业和分包形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第二节零售商业物业经营管理中的经济学原理
一、选址与规划
素。
二、经营与运作
Z零售商业物业运作的相关理论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中心地理论、同类零售商聚集理论和需求外部效应理论。
中心地理论:消费者在购物活动中也是要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因此通常在一次购物中会购买多种不同的商品,这
包括交通成本、时间成本等)。
同类零售店聚集理论:只要所出售的商品或所提供的服务之间存在着较小的差异(这也就是所谓的
概念)
需求的外部效应:需求的外部效应流是单方向的,即从主力店流向普通商店,而不是相反。
因为主力店在提升零
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零售商业物业的经营中应用上述理论,形成了许多操作性很强的策略,下面举其中的几个例子。
1.租户组合应实现多样化、2.引入主力店以带来大量客流、3.空间安排实现相互促进效应
第三节零售商业物业的租赁管理
S
(一)声誉:声誉是选择零售商作为零售商业物业租户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二)财务能力
(三)租户组合与位置分配
将每一个独立的零售商都
合理确定各租户在整个购物中心中的相对位置非常重要,位置分配的目标是,在综合考虑各零售业务之间的效益
(一)基础租金:基础租金又称最低租金,常以每月每平方米为基础计算。
基础租金是业主获取的、与租户经营业绩(营业额)不相关的一个最低收入。
(二)百分比租金
当收取百分比租金时,百分比租金通常以年总营业额为基础计算,但具体可以按月或季度支付。
由于该类租金以零售商的营业额为基数,其数量可能在每个月之间有较大的波动,所以百分比租金常常作为基础租金的附加部分。
(三)代收代缴费用和净租约
像写字楼出租时一样,当使用毛租的形式出租零售商业物业时,所有的经营费用都应由业主从其所收取的租金中全额支付。
然而,许多租户喜欢净租的形式,也就是说一些物业的经营费用由租户直接支付。
净租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
(2)
(3)所有的经营费用包括与物业有关的税项、保险费、公共设施设备使用费、物业维护维修费用、公用面积维护费、物业管理费等都由租户直接支付,而业主一般只负责建筑物结构部分的维修费用。
(四)租金的调整
由于零售商业物业的租约期限很长(对于主要租户来说,通常是20一30年;次要租户的租期也达到3~10年),因此在租约中必须对租金调整做出明确规定,以便使租约有效地发挥作用。
像写字楼物业的租约一样,租金调整
租金调整条款一般仅对基本租金
有效,
三、租约制定
还要对下述的几个特殊问题做出具体规定。
1、关于每一独立承租单元的用途。
2.限制经营内容相似的租户。
3.限制租户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重复设店。
4.营业时间。
5.公用面积的维护。
6.广告、标志和图形。
7.折让优惠。
8.其他条款。
第四节零售商业物业的现场管理
S一、策略与计划
计和精确的费用测算,是三个主要的方面。
在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中,策略是基础,计划是前提,费用是根本。
(一)现场管理策略
1.经营策略
针对不同的零售商业物业,物业管理企业需要不同的经营策略。
就中高档项目而言,经营策略主要包括:
(1)树立品牌形象,参与市场竞争。
(2)与开发商建立密切联系,考虑长线战略联盟。
(3)必要的经济回报。
2
理中心等,不同形式具有不同的管理意义。
开办费,是否要承诺优先录用开发商推荐的工作人员,是否只有在委托方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从项目上撤出,其本质是管理的主权掌握在哪一方。
思路。
(二)现场管理计划
二、管理范围
(一)现场管理的基本范围和内容
现场管理的范围和内容包括:(1)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场,自行车棚;(2)员工食堂,员工休息室,淋浴室,更衣室,更衣柜,员工吸烟室;(3)工程设备机房,维修间,管道间,值班室,开水间;(4)大楼屋顶,大楼外立面,各楼层天花及公共区域照明;(5)各楼层走梯,公共通道,紧急疏散通道,应急照明;(6)消防监控室,警卫室,倒班宿舍,各公共区域消防栓、灭火器;(7)主要出入口,员工出入口,卸货平台,员工通道;(8)室外绿地,树
木,园林小品,室内公共区域绿色租摆;(9)商品周转库;(10)商厦内客人、儿童休息区;(11)商厦内公共厕所;
(12)物业管理用房;(13)公共区域广告。
(二)需要特别界定的区域
需要与产权人或租户特别界定责任与义务的管理区域有:(1)专用电梯的使用、维修和保养责任;(2)公共区域中单一租户使用的立柱的使用方式、时间和费用;(3)承租区域天花照明的更换责任及费用;(4)租户单独使用的库房、客人更衣室的消防安全和防盗责任;(5)租户经营产生的垃圾、包装物的清理;(6)租户的内部装修和改造的审批程序;(7)租户业务收银管理;(8)室外广告位的进人和更换;(9)租户二次装修的管理及限定条款(用电、防火、防盗、人身安全等);(10)租户提供的商品的质量责任;(11)物业工程大系统与商业经营区域的接口划分(水、电、空调、燃气、照明的管理与计量)。
三、管理目标
,即统一的店面管理、统一的店面形象管理、统一的员工管理、统一的安全管理、统一的承接租赁管理、统一的物价质检管理。
L 第五节风险与安全管理
一、零售商业物业管理的风险及其防护
(一)
1.管理模式风险
成立子公司是目前最稳妥的办法。
子公司是独立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除了子公司之外的其他形式都属于非法人机构,不承担民事责任,项目一旦发生问题,物业管理企业难逃干系。
2.产权与管理权相分离风险
投资商成功开发零售商业项目后,对项目的处置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二)
为保护物业管理企业的利益,在物业管理合同中应格外强调和认真制定下列条款的内容:(1)合同文本的最终确定应征得全体业主或租户的一致同意和认可;(2)全体业主和租户对按时全额交费承担责任和义务;(3)物业管理企业对欠费业主或租户处理方式的认可;(4)对前期投资商向个别业主承诺的处理方式;(5)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认可;(6)对服从统一管理的承诺;(7)启动资金的管理和使用;(8)物业管理费用不足时的处理程序;(9)投资商前期工作与后期物业管理的衔接;(10)物业管理企业退出管理的方式、条件。
二、零售商业物业管理中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