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管理技术
“旋转提吸”,吸引时间小于15秒/次
吸引过程中保持高浓度给氧,观察病人SpO2、呼吸节律、心率( 律)变化,分泌物的颜色、粘稠度、量 吸引毕,再次给高浓度供氧,使SpO2恢复至安全水平 评估是否需要再次吸引,如需吸引按上述步骤操作 整理床单元,洗手。 记录痰液性质、量、吸引过程中病情变化
48
进行适当的机械通气 气道保护
2014-7-17
18
各型气管内导管
2014-7-17
19
气管内导管应用—气管插管
1. 何时行气管插管 2. 气管插管的方法 3. 气管插管位臵的确定
2014-7-17
20
1.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保护气道和肺实质,避免误吸 维持上气道的通畅,避免上气道阻塞
2014-7-17 29
三、气道管理技术
人工气道管理 气道吸引技术 气囊上分泌物的清除方法
2014-7-17
30
1.人工气道管理-环境管理
空气净化的病室
普通病房时应安臵在单人房间
Hale Waihona Puke 并每日用消毒液擦拭地面2次 定时开窗通风与外界交换空气
限制探视与陪住,减少病室内流动人员 进入病室应戴好口罩、帽子 谢绝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员进入 注意保持病室温度在250C,湿度在55—65%
便于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改善气道的廓
清
连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
2014-7-17
21
2.气管插管方法-准备
病人 用物准备
喉镜、合适型号气 管内导管
体位:仰卧位, 小枕垫于枕下,
头后仰
适当镇静 预充氧 知情同意
医务人员准备
2014-7-17
压垫、导引内芯
10ml注射器、润滑 剂
2014-7-17 33
弹力固定带固定
1
2
3
2014-7-17
4
34
支架固定法
1
2
3
2014-7-17
4
35
3.合适气管插管深度
动态监测外露长度
确定合适插管深度后的外露
统一测量点
每班交接插管深度
呼吸机管路位臵合适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
2014-7-17 36
4.气管插管气囊管理
基本气道管理工具 高级气道管理工具
三、气道管理技术
人工气道管理 气道吸引技术 气囊上分泌物的清除方法
2014-7-17 4
气道评估
诊断
呼吸状况 气道保护能力 气道阻塞程度 皮肤粘膜损伤 所需干预措施
2014-7-17
5
气道管理工具
基本气道工具
体位,开放气道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喉周通气道 喉罩导气管
3.鼻咽通气道
保护上气道,以防止被 松弛舌头所阻塞
2014-7-17 11
口、鼻咽气道工具缺点
不能完全保证气道通畅
可能使气道阻塞加重 患者清醒时难以耐受 不能防止误吸 不能保证正压通气
鼻出血
粘膜损伤引起溃疡、感染
2014-7-17 12
基本气道工具
4.喉周通气道
2014-7-17
延迟VAP的发生
每12小时口腔护理一次(推荐) 口腔冲洗 口腔擦拭
2014-7-17
41
6. 气管切开管理
伤口的护理 套管固定 内套管清洗 防止并发症 未接呼吸机的患者,可予气
切人工鼻通气,气囊可暂不 充气 对长期带管的患者,出院需 做好宣教
2014-7-17 42
人工气道吸引技术
1983年由英国的Archie Brain医师发明 1991年通过美国FDA认可进入临床使用 是目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HA)推荐的困难气
道的非外科处理措施之一
2014-7-17
15
喉罩导气管(LMA)
第一代
第三代
第二代
2014-7-17
16
喉罩导气管(LMA)优缺点
优点
臵入和使用容易 协助进行气管插管
气囊种类
低容量高压力气囊 高容量低压力气囊 等压气囊
气囊管理技术
气囊压力维持 气囊充气 气囊上滞留物清除
参考文献: Papiya Sengupta, Daniel I Sessler,ect. Endotracheal tube cuff pressure in three hospitals, and the volume required to produce an appropriate cuff pressure. BMC Anesthesiology 2004, 4:8
27
气管切开优点
提高病人舒适 预防喉损伤 提高病人的交流沟通
能力
提供更安全的人工气
有效的护理(气道内
吸引、口腔护理)
减少气道阻力
道
长期机械通气
2014-7-17
28
气管切开并发症
出血 气胸 皮下气肿
空气栓塞
切口感染 气道梗阻 气管食管瘘 气管软化
可听到大气道痰鸣音
获取气道分泌物标本
按需刺激患者咳嗽
人工气道内有可见的分泌物
怀疑气道内有分泌物
2014-7-17
需要留取气道分泌物标本
45
用物准备
吸痰管管径选择 : 根据人工气道(ET)管径来确定,吸痰管粗 细以French为单位,为ET内径的1/2-2/3。ET粗 细以直径的毫米数表示,将换算成French,其 方法为: ET管的大小乘以3,将其转换为French,然 后再除以2,以便使吸痰管的粗细不超过ET管 的一半。 例:某患者用8号ET管,8*3=24,24/2=12, 用12 French的吸痰管是合适的。
建立人工气道后,保持呼吸道通畅是 气道管理技术的关键
2014-7-17
43
保持气道通畅
▲有效咳嗽 ▲雾化吸入
▲翻身叩背 ▲排痰机
▲机械吸引
▲ 人工畅通气道
2014-7-17
44
人工气道吸引技术
目 的
按需吸痰
吸出气道内分泌物或其 它异物
已建立有创人工气道 临床证据提示需要进行清除 气道内分泌物
气道管理技术
Advanced airway management
重症医学科
2014-7-17
1
人工气道
artificial airway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臵入气管 或直接臵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可纠正 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有效地清 除气道内分泌物。建立人工气道是治疗和改 善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口咽通气道
翼缘
牙垫
咽弯曲
反向插入法:
选择合适的口咽通气道,
将床放平,使患者头后仰。 打开病人的口腔,将口咽通 气道放入,直至其末端突出门 齿1-2cm 双手托起下颌,将双手的拇 指放臵在翼缘上,向下至少推 送2cm,直至口咽通气道的翼 缘到达唇部的上方。
检查口腔:口唇、舌
基本气道工具
负压吸引装臵、简
易呼气器
22
气管插管配合 - 人员位置
配合1
插管者 监护仪
配合1 配合2
---吸痰、给氧
配合2
---固定气管插管
配合3
病 人
---备抢救药
2014-7-17
配合3
抢救车
23
3.气管插管位置确定
插管后勿直接连接呼吸机
首先连接简易呼吸器行人工通气
第一次送气量不超过500ml,持续2秒,将听诊器
13
基本气道工具
5.喉罩导气管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 LMA)
适用于紧急心肺复苏时的人工气道建立; 臵于患者咽喉部,可将喉部完全覆盖,遮 挡食管; LMA是由一个可充气的树叶形的硅树脂罩和 橡胶连接管组成的气道用具。
2014-7-17
14
基本气道工具
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 LMA )
2014-7-17
气道吸引技术—人工气道
有下列指征尽量使用密闭式吸痰管:
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 可疑高致病性呼吸传染病(如SARS、人禽流感) 分泌物较多,吸引频率较高者(1-2次/小时) 断开呼吸机管路可引起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
2014-7-17 31
2.人工气道管理-固定
Any questions?
2014-7-17
32
2.人工气道管理-固定
妥善固定
保持气管内导管的合适位臵,以能伸进1-2指为宜
过紧:鼻粘膜、鼻翼、口唇出现红、肿或压迫性溃
疡
过松:脱管
常用的固定方法 胶布、绳带双固定法 弹力固定带固定 支架固定法
缺点
病人需要镇静或肢体
约束
病人不可以言语交流
2014-7-17
25
高级气道工具
气 管 切 开 套 管
2014-7-17
26
气管切开套管使用—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方法
常规外科气管切开术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纤维支气管镜引导)
适应症
2014-7-17
预期或需较长时间机械通气 咽喉狭窄或阻塞无法行气管插管 病情危重,预防性气管切开 下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清除无效
2014-7-17
2
气道管理的重要意义
建立人工气道:呼吸衰竭、心跳停止最关 健的应急措施; 管理人工气道:是重症呼吸衰竭治疗成败 的关键之一。 管理方法:保持气道畅通、支持呼吸、改 善通气和氧合,是基础生命支持的首要措 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