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患者气道管理的方法ppt课件
患者气道管理的方法ppt课件
v 洗手:操作前后注意洗手。
Page 14
机械通气患者膨肺吸痰
膨肺吸痰法:是以简易呼吸器与患者的气管插管 相连接,给患者进行人工呼吸,吸气时深而缓慢,
随即有10~30s的呼吸暂停,然后快速呼气。 操作方法:吸痰——湿化气道(生理盐水3-
5ml)——膨肺2分钟(频率6-10次/分,VT7501000ml,吸呼比1:1-1.5)——吸痰
Page 15
膨肺吸痰具体操作方法
先将患者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 吸净,以免在吸净其气道内的痰液后其口腔和鼻腔内的分 泌物进入气道内。将呼吸囊和氧气管连接,停用呼吸机对 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将呼吸囊与患者气道内的管道相连接。 均匀地挤压呼吸囊(每分钟挤压10 ~ 12 次),对患者进 行膨肺处理,将氧流量控制在6 ~ 10 L/min 之间。在此过 程中,将3 ~ 5 ml 的无菌湿化液注入到患者的气管内(要 在患者吸气时注入),再挤压呼吸囊6 ~ 8 次。然后用吸 痰器为患者吸痰10 ~ 15 s。首次吸痰结束后,用3 ~ 5 ml 的无菌湿化液对患者的气道进行湿化,再对其进行第二次 吸痰。采取给氧- 吸痰- 湿化气道这一方案,将患者气道内
Page 10
3、吸痰要彻底: 1次不能吸净时,间隔3~5min, 待病人呼吸平稳时再次吸引,反复多次,直至彻 底清除气道分泌物。 4、气道冲洗:气道分泌物粘稠不易吸出时进行气 道冲洗:每5~10min气道内滴注入生理盐水 10~20ml,然后负压吸引,脱机病人同时可采用持 续气道滴入湿化液的方法,10~12ml/h,反复交替 进行。
Page 11
5、支气管灌洗:痰液及粘液栓不能经吸引清除 时,可经纤支镜行支气管灌洗,用生理盐水 150ml,每次注入10~20ml,反复多次吸引。 6、吸痰顺序:先吸净气管内分泌物,再行口鼻 腔吸引,痰液在人工气道外口时可先吸引,痰 液量多时稍作停顿。
Page 12
六、吸痰注意事项
v 无菌操作:每吸痰1次,更换1根吸痰管。 v 吸痰动作:轻柔、准确、彻底,防止固定在一处或
患者气道管理 的方法
胸心血管外科唐江红
主要内容
方法
吸痰法
叩背法
Page 2
吸痰法
Page 3
一、吸痰的目的:
吸痰适用于危重、年老、昏迷及麻醉 后等病人因咳嗽无力、咳嗽反射迟钝或吞 咽功能不全而导致痰液不能咳出或呕吐物 误入气管等,为防止病人发生吸入性肺炎、 呼吸困难、紫绀、甚至窒息,必须及时吸 出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增 加肺通气功能。
Page 13
v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如吸痰过程中有血压或氧饱和 度下降趋势者,可在吸痰前后提高氧浓度或升压药 速度,平稳后再调至指定的浓度。
v 做好病情记录及交接班:保持护理连续性,每班评 估气道护理情况,如吸痰时间、痰量多少、痰液性 质、粘稠度、管道通畅情况,并认真交接班。
v 吸痰时防止误吸方法:餐前30min彻底吸痰,餐后 30~60min内尽量避免深吸痰。半卧位可部分防止胃 内容物返流,减少误吸。
吸引力过大而损伤粘膜 。 v 吸痰时间:进行间断吸引,避免持续吸引加重缺氧,
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0~15s,连续 吸引的总时间不得超过3min。 v 吸痰管的直径不应大于气管导管内径的1/2。口、 鼻腔分泌物吸引:加强口腔或鼻腔分泌物吸引,口 腔或鼻腔用过的吸痰管,不可用于气管内吸痰。
的痰液吸除干净。
膨肺吸痰法同样适用于气管切开的患者!
Page 16
Hale Waihona Puke 、气道湿化管理机械通气患者 呼吸机湿化器内水位保持在平刻度线,
以保证通气的湿润。加湿加温外界气体,通 过充分湿化雾化,保持分泌物的适当黏稠度, 以发挥黏液-纤毛运转系统的防御机能。 气管切开患者
痰液粘稠的患者可持续予0.9%氯化钠注 射液50ml+氨溴索30mg从气管套管内微泵泵 入湿化气道,泵速可根据患者痰液粘稠的程 度调节。
Page 5
(二)评估环境 评估环境是否清洁、安静,能否保护
患者隐私。 (三)评估用物
评估用物否齐全,负压装置性能是否良 好。 (四)操作者自我评估
评估操作者是否熟悉患者情况,对吸 痰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求是否熟悉。
Page 6
三、吸痰装置
一次性负压吸引装置
Page 7
内装无菌手套的一次性吸痰管, 方便快捷
Page 4
二、评 估
(一)评估患者 ■查对患者床号、姓名后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同
意与合作。 ■全身情况。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
状况,呼吸困难和发绀情况。 ■局部情况。呼吸有无鼾声,双肺呼吸音情况,
有无痰鸣音。评估口腔粘膜有无异常等,(用 手电筒检查患者口腔情况,并用听诊器听诊肺 部)。 ■心理状态。有无紧张、焦虑、恐惧感,对护理 的要求与合作程度。健康知识。对疾病与吸痰 作用的认知程度。
四、操作前准备
用物准备:无菌换药碗,内置无菌镊2把、 无菌敷料,一次性12~14号吸痰管数根(气 管插管患者需备一次性注射器湿化气道用)、 一次性手套,生理盐水、酒精消毒棉签、电 动(墙壁)负压吸引器,吸痰装置(盛含有 健之素的吸痰瓶、连接管等)必要时备压舌 板、开口器、舌钳。
Page 8
吸痰动作小要点 轻送
Page 17
连接呼吸机进气 管道的雾化器
n 机械通气患者痰液多而粘稠,遵医嘱予雾化 吸入稀释痰液。
Page 18
八、吸痰不当的危害
※ 痰痂形成、堵管 气管导管细而长,直径仅0.75cm,湿化不良、吸痰不 及时、不彻底,痰液粘稠结痂,堵塞气管导管。在停 机锻炼时,由于吸入干燥空气使痰液粘稠,气道湿化 差,分泌物清除不彻底,易形成痰痂而发生堵管。发 生痰痂堵管后气道压力高达60~70cmH2O。 处理:充分湿化气道、可行气道冲洗、软化痰痂、气道 内反复滴入湿化液并反复彻底吸痰,呼吸机机湿化罐 温度调至32℃ ~36℃,直至吸出痰痂或吸痰管放入顺 畅。
旋转
Page 9
提升
五、有效吸痰方法 1、定时吸痰与随时吸痰:一般情况应1~2h吸痰1次,
如肺部感染较重、痰液粘稠,分泌物多时应随时吸 痰。病人如有痰鸣音,呼吸机压力增高,动脉血氧 饱和度下降等,都提示呼吸道有分泌物,应随时清 除。 2、吸痰管插入的深度:吸痰管插入要足够深,一般 主张吸痰管至少要比插管长出2cm~3cm (超过气管 导管斜面至少2cm) ,或将吸痰管插入至导管外只 留1~2cm时吸痰.吸痰管插入深度:气管切开病人 20~25cm,气管插管病人40~4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