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稿写作培训_-
新 闻
新闻的特点:内容真实、具体; 新闻的特点:内容真实、具体; 反应迅速; 反应迅速; 语言简明准确。 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 论、描写等
新 闻
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 标题 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五部分。 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 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写作
要点:需要准确地提炼出新闻要点 提炼出新闻要点, 要点:需要准确地提炼出新闻要点,制作出富含新 闻要素的生动标题 题长:一般而言,新闻标题字数以16 20个字为宜, 题长:一般而言,新闻标题字数以16—20个字为宜, 16 20个字为宜 且最好能以空白分开 并控制在7 10 以空白分开, 10个字组成一 且最好能以空白分开,并控制在7—10个字组成一 段文字。 段文字。 规范:单行为主、 规范:单行为主、多用实题 报纸的新闻标题有虚、实之分, 报纸的新闻标题有虚、实之分,实题要交代新 闻要素,虚题可以是议论或警句等。 闻要素,虚题可以是议论或警句等。
导语写作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 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 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 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 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 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要做到第一条,必须 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 具备训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 则要有写作技巧。 则要有写作技巧。
新 闻
细节:不仅仅用who what、where、when、 who、 ●细节:不仅仅用who、what、where、when、why 这5个w,不仅仅需要记下引语和事实,还要用你对 w,不仅仅需要记下引语和事实, 不仅仅需要记下引语和事实 细节的捕捉力,通过画面的描写, 细节的捕捉力,通过画面的描写,把读者带到新闻 现场。 现场。 人物刻画: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眼睛叙述新闻事件, ●人物刻画: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眼睛叙述新闻事件, 让读者感觉到记者不仅仅是报道事实, 让读者感觉到记者不仅仅是报道事实,更是从人性 的视角讲述这个事件。 的视角讲述这个事件。 对话:把对话穿插到新闻报道中, ●对话:把对话穿插到新闻报道中,会揭示新闻或 新闻人物的意义。掌握好新闻报道使用对话的窍门, 新闻人物的意义。掌握好新闻报道使用对话的窍门, 能加深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能加深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避免导语格式化
现在在一些新闻尤其是事件性新闻的写作上出现一种格式化 写法。 写法。 比如:先写一段场景,接下来就是“这是发生在xxx xxx的一 比如:先写一段场景,接下来就是“这是发生在xxx的一 幕”、“这一幕,就发生在xxx 、“这是昨天在xx看到的情 这一幕,就发生在xxx”、 这是昨天在xx看到的情 xxx xx 景”、“这是xx人遇到的一件烦心(蹊跷、有趣、稀奇) 这是xx人遇到的一件烦心(蹊跷、有趣、稀奇) xx人遇到的一件烦心 这样的导语详尽而且吸引读者, 事”。 这样的导语详尽而且吸引读者,一定程度上增强了 新闻作品的吸引力, 新闻作品的吸引力,但是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反而不利于新闻 稿件的创新。读者大概了解稿件的情况后就不再继续向下读, 稿件的创新。读者大概了解稿件的情况后就不再继续向下读, 由此削弱了稿件的可读性。 由此削弱了稿件的可读性。 另外一种新闻写作的模式是新闻主体切入的写法: 接到xx 另外一种新闻写作的模式是新闻主体切入的写法:“接到xx 反映,闻讯后马上(立即、很快、随后、于xx时间)赶到现 反映,闻讯后马上(立即、很快、随后、 xx时间) 时间 xx地方 地方) xx时间 赶到xx地方时,( 时间, xx地方时,(接下来一段 场(xx地方)”、“xx时间,赶到xx地方时,(接下来一段 场景描写) xx时间在xx地方看到 时间在xx地方看到” 场景描写)”、“xx时间在xx地方看到”等。 这种写法可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 但是弊端如上。 这种写法可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 但是弊端如上。缺乏新 鲜感。 鲜感。
主体写作
新闻稿≠ 新闻稿≠流水帐 典型、生动、 新闻写作艺术的审美要素 :典型、生动、含情 典型: (1)典型: 以生活中的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为报道对象, 以生活中的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为报道对象, 只有充分表现时代精神, “只有充分表现时代精神,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典 型报道才能产生震撼力, 型报道才能产生震撼力,才有可能成为让人过目不 忘的优秀新闻作品” 才能做到“ 忘的优秀新闻作品”,才能做到“以正确舆论引导 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 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
标题写作
第一、 第一、简洁明快 实题明义; 实题明义; 尽量使用主动语态; 尽量使用主动语态; 语句以主谓结构为主; 语句以主谓结构为主; 强调动感力求动态地揭示新闻; 强调动感力求动态地揭示新闻; 尽量避免疑问句式。 尽量避免疑问句式。
标题写作
第二、 第二、抢眼精妙 以简洁、精巧的文字设置悬念 紧扣关键性的 设置悬念, 以简洁、精巧的文字设置悬念,紧扣关键性的 一两个新闻要素, 有意断裂其因果关系, 一两个新闻要素,却有意断裂其因果关系,吸引浏 览者继续点击。要点是:点出新闻中新奇、 览者继续点击。要点是:点出新闻中新奇、有趣的 事实; 事实; 紧扣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 紧扣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 披露出读者熟悉却并不详知的事件细节或内幕; 披露出读者熟悉却并不详知的事件细节或内幕; 尽量形象生动,多选用动词,使标题富有动感; 尽量形象生动,多选用动词,使标题富有动感; 同时,使用拟人、对比、设问等修饰方法, 同时,使用拟人、对比、设问等修饰方法,增强标 题吸引力。 题吸引力。
新闻的结构
标题:高度概括, 标题:高度概括,抓人眼球 导语: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 导语: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 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 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 的关键所在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 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 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 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 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 结语”之中。 或“结语”之中。
避免导语格式化
“用心去写新闻” 用心去写新闻” 用心去写新闻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写作前认真分析新闻事件,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写作前认真分析新闻事件,找 出事件独特的地方, 出事件独特的地方,找出该新闻事件的新闻内核所 围绕着新闻事件的独有特点展开, 在,围绕着新闻事件的独有特点展开,挖掘事件的 新闻内核, 新闻内核,因为每一新闻事件都存在有别于其他新 闻事件得个性化的特点,抓住了这些个性化的东西, 闻事件得个性化的特点,抓住了这些个性化的东西, 就自然能找到不同其他新闻稿件的写法。 就自然能找到不同其他新闻稿件的写法。 积极发现身边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新闻线索, 积极发现身边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新闻线索, 培养新闻人的“职业敏感” 职业反应力” 培养新闻人的“职业敏感”与“职业反应力”。
新 闻
新闻的要素: 五个 和 一个 五个W 一个H 新闻的要素: “五个W”和“一个H”
“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 五个W :Who(何 What( 五个 When( )、Where Where( When(何时)、Where(何地) Why( Why(何故) “一个H”:How(如何) 一个H 一个 :How(如何)
新闻稿写 作培训
目 录
一 二 三 四 新闻 新闻稿的写法 怎样记录历史 新闻记录历史——” 新闻记录历史 不同寻常的事情 发生在学校的重要事情 值得赞扬的事情 心有所动 不吐不快 心潮澎湃 出于责任… 如梗在喉 出于责任…
新 闻
新闻的定义: 新闻 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 事实( 报道) 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质: 新闻的本质:事实 新闻的属性: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 新闻的属性: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 显著性、 显著性、趣味性
新 闻
结构:忌讳使用散文式的结构,结构要紧凑。 ●结构:忌讳使用散文式的结构,结构要紧凑。 视点:观点要一步到位, ●视点:观点要一步到位,要毫不吝啬地铲除模糊 报道主题和报道焦点的画面, 报道主题和报道焦点的画面,不要乱糟糟地把各种 细节和画面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 细节和画面杂乱无章地堆积在一起。 读者:在写作上,记者要清楚地知道读者是谁, ●读者:在写作上,记者要清楚地知道读者是谁, 能够超越业内的行话,顺畅并有一定的节奏感, 能够超越业内的行话,顺畅并有一定的节奏感,读 起来不可疙疙瘩瘩地不顺畅, 起来不可疙疙瘩瘩地不顺畅,最好是清晰透明直截 了当。另外,数字的使用要少而精( 了当。另外,数字的使用要少而精(惊)。 ●篇幅:讲故事的目的是增添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深 篇幅: 决不是夸张或是增加稿件的长度。 度,决不是夸张或是增加稿件的长度。
标题写作
第三、忌夸张媚俗。 第三、忌夸张媚俗。 不要使用卖弄的、夸张的、 不要使用卖弄的、夸张的、过分渲染的 词汇制作标题,因为在快速阅读中, 词汇制作标题,因为在快速阅读中,这类标 题难以让读者准确地了解新闻的真实内容, 题难以让读者准确地了解新闻的真实内容, 甚至会让读者不得其解。 甚至会让读者不得其解。 不要使用隐喻、暗喻、比喻在标题中“ 不要使用隐喻、暗喻、比喻在标题中 标新立异”, 标新立异 ,因为这样的标题可能会造成读者 理解上的障碍,甚至形成对读者的误导。 理解上的障碍,甚至形成对读者的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