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量变化规律的理解

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量变化规律的理解

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量变化规律的理解
这是个概念理解的问题,首先你必须弄明白两个基本问题:1,染色体数以着丝点数为准,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个染色体。

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未复制之前,每个着丝点上连着一个DNA,也就是说一个染色体包含一个DNA,DNA复制之后每个着丝点连着两个DNA,也就是一个染色体里有两个DNA。

此时每个DNA都和蛋白质形成了一个结构,这个结构与DNA复制前的染色体完全相同,但是由于着丝点数决定染色体数,不能把这样的结构叫做染色体,又因为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个结构DNA碱基序列在理论上完全相同,因此它们彼此间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所有对姐妹染色单体共同称为染色单体。

理解了基本问题就可以解释其中的数量变化了,DNA复制之前染色单体数为零,DNA 复制之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之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NA数始终与染色单体数相同,是染色体数的二倍。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消失,在彼此分开的姐妹染色单体(此时改称为染色体)没有进入新细胞之前,染色体暂时加倍为原染色体数的2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