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珍爱生命1-2关爱他人

珍爱生命1-2关爱他人

第一课珍爱生命
第二课时关爱他人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1、了解关爱他人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

2、明确关爱他人,最基本的是不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利,当他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能伸出援助之手。

(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
1、关爱他人,是现代公民的,关爱他人,最基本的是不侵犯他人的。

2、故意侵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是一种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3、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脆弱的,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许多,都需要他人的呵护和关爱。

当他人的受到威胁时,要能够伸出之手。

4、材料分析
我国法律规定:危害他人生命,故意或过失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要根据情节的轻重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对于严重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要受到刑事制裁,并附带民事赔偿。

对于轻微的伤害行为,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伤害行为,一般要承担民事责任。

请回答: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什么观点?
二、课堂助学
◆公民应该怎样对待生命与健康?
一个人遭遇困难、需要帮助时,周围的人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是理解关心,支持援助;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

同时,负有不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

珍爱生命,文明交通,遵守交通规则。

三、课堂训练,能力提升
1、八年级某班同学学习了《珍爱生命》这课后纷纷行动起来,开展保护生命的活动。

下列几位同学的行为,你赞成的有()
(1)小李积极参加居委会开展的义务植树活动
(2)小王向有关部门举报某饭店用野生保护动物做菜
(3)小陈一天夜里把一家养鸡场的鸡全部放跑了
(4)小黄把一个破坏校园花草的小同学关在教室里半天
A、(1)(2)
B、(3)(4)
C、(1)(2)(3)
D、(1)(2)(3)(4)
2、5.12汶川8级地震中,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

孩子们得以生还,而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谭老师的行为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感悟()
①中华民族具有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②关爱他人,为社会所作的贡献越大,生命的价值才更加有意义③只有牺牲生命,才是真正的奉献④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要尽力伸出援助之手,尊重他人的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李隆,入伍13年来,爱岗敬业,英勇善战,先后参加灭火抢险救援战斗3100多次,抢救遇险群众760余人,尤其是在“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带领战友们不顾生命危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奇迹。

这表明李隆()
(1)只知道爱惜他人的生命,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
(2)是一位积极承担责任的人
(3)在不懈追求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4)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A、(1)(2)
B、(2)(3)(4)
C、(1)(3)(4)
D、(1)(3)
4、天地虽无情,人间有大爱。

四川大地震,让几万个鲜活的生命瞬间消失,也再次彰显出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中华大地爱如潮水,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无不闪动着抗震救灾捐助者的身影。

他们中间,有白发苍苍的离退休老干部,有劳动模范,有领导干部,有普通职工,还有下岗工人和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用爱的力量尽情诠释了人间真情,用实际行动有力支援着灾区人民的抗灾斗争,用爱心弹奏着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

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献爱心的主题班会活动。

请你也行动起来。

(1)假如由你来布置会场,你会张贴哪些宣传标语?
(2)假如由你来安排这次主题班会,请设计出该活动的步骤。

(3)相信你是个有爱心的学生,你捐献要实现一个什么“心愿”?
(4)你为什么积极参加献爱心的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