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知识结构梳理

初中地理知识结构梳理

初中地理知识结构梳理六年级上册地球和地球仪第一章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1、大小: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地球表面积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2、地球仪——地球的模型4、利用经纬网定义经纬网概念目的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定义方向周期产生现象2、地球的公转定义方向周期产生现象3、五带划分依据名称及分界18/ 1地图第三节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等(3(2)图中等高线越密,表示坡度越陡。

几条不同的等高线交织在一起,表示陡崖。

)等高线为高线由海拔高处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反之山谷。

山谷众多为河流发源地(4 密闭状态,数值中间高为山顶,中间地位盆地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比例尺的选择: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约简单;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宝石范围越小,内容约详细。

陆地和海洋第二章大洲和大洋第一节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1、地球?水球?海陆分布七大洲的分布、七大洲和四大洋2 大洲分界四大洋的分布海陆的变迁第二节海陆变迁的原因1、沧海桑田实例大陆漂移学说、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2 证据板块学说的内容、2板块的运动板块的运动方式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天气与气候第三章多变的天气第一节1、天气及其影响:天气的特点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2 预报的内容18/ 2天气符号3空气污染指数、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影响因素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二节1、气温与生活表示方法对生活的影响2、气温的变化日变化及日较差年变化及年较差3、气温的分布等温线及其判读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与生活降水的主要形式测量对生活的影响2、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柱状图降水的季节分区3、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线影响因素分布特点第四节世界的气候1、气候的地区差异气候的特点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与分布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总数人口增长速度2、世界人口的分布四大人口稠密区四大人口稀疏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人口密度3、人口问题问题措施4、不同的人种人种特点18/ 3分布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世界的语言世界上的主要语言1、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主要语言的分布2、世界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发源地、分布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1、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定义分类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聚落出现的顺序2、聚落与环境聚落的分布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聚落差异大(影响因素)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传统民居第五章发展与合作1、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类从面积上从人口方面从政治制度2、发达国家和主要发达国家及分布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及分布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3、国际合作经济联系国际组织联合国其他世界重要的国际组织六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世界第一大洲:位置半球位置18/ 4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世界第一大洲的证据:面积、跨纬度、东西距离、地形与河流:2地势特征(判断方法)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流向、注入海洋)、复杂的气候气候特点3影响因素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第二节人文环境1、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超过一亿的亚洲国家人口过多对环境、资源的压力(恶性循环)2、多样的地域文化民族三个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不同地区住房、服饰的差异(影响因素)3、经济发展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发展中国家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领土组成海岸线特点地形气候多火山、地震的原因2、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经济特点发展工业的条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主要贸易对象工业分布特点及原因3、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民族建筑特点第二节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置位置与范围交通的重要性(马六甲海峡)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气候主要气候类型18/ 5分布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种植原因)热带经济作物及产地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中南半岛地形、地势特点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城市分布特点4、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5、丰富的旅游资源第三节印度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世界文明古国人口第二位2、自然环境位置地形:三大地形区气候:类型、特点3、水旱灾害频发:气候(西南季风的不稳定)影响农业生产4、自给自余的粮食生产绿色革命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农作物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5、发展中的工业工业部门的变化(计算机软件产业)主要工业中心及工业部门工业区发展条件工业区分布特点主要城市第四节俄罗斯1、国土辽阔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纬度高气候:类型、特点、影响因素面积地形、地势地形区地势主要河流2、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达资源特点主要矿产地主要工业区及工业部门工业区分布特点2、发达的交通部门齐全18/ 6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点(形成原因)首都、最大城市主要城市三大港口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第八章第一节中东1、长期的热点地区2、三洲五海之地两洋三洲五海3、丰富的石油资源地位、分布主要产油国三条重要的石油输出路线4、匮乏的水资源气候:类型及特点地面河湖少5、文化差异宗教居民6、易发战争的原因第二节欧洲西部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人口稠密、多发达国家欧盟:主要国家及首都2、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3、传统的畜牧业:畜牧业发达的原因地形气候4、河流5、繁荣的旅游业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黑种人的故乡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人种及分布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特点;形成原因不利之处解决措施(出路)3、人口、粮食与环境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环境的影响18/ 7解决措施澳大利亚第四节原始、古老的动物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形成原因、“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位置自然条件2地形气候水源农牧业发达地位及主要农牧业产品农牧业分区(名称、分布)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主要矿产资源工矿业发达经济支柱:服务业4、城市、人口分布城市人口分布特点影响因素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1、移民国家人口人种(种族歧视)2、农业地区专业化自然环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领土、面积地形气候河湖农业地区地位专业化特点主要农业带及发展条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3、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工业特点主要工业区及工业中心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产业中心促进作用4、资源消耗大国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影响18/ 8巴西第二节位置1、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地形气候民族大熔炉的缩影居民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2、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工业工业类型的转变发展工业的优势工业城市的分布农业热带经济作物农作物的分布及原因3、热带雨林的危机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环境问题原因影响4、城市化问题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主要城市第十章极地地区1、冰雪覆盖的地区北极地区的范围、海陆状况、气温情况、代表动物、自然资源南极地区的范围、海陆状况、气温情况、代表动物、自然资源2、科学考察的宝地目的时间主要科考站的名称及位置3、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南极条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1、位置优越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海陆位置海陆兼备2、国土辽阔四至点陆地面积、陆界、海岸线临海及内海3、34各省级行政区三级行政区划18/ 9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众多的人口第二节人口总数(1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人口特点人口问题人口国策2、人口东多稀少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不均:东多稀少人口疏密界线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1、56个民族汉族所占比重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民族政策2、民族的分布汉族少数民族分布特点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东西部地形差异地势特征三大阶梯分界山脉地势的优越性2、地形复杂多样五种地形俱全主要山脉及走向主要地形区3、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定义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开发注意事项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1、南北气温的差异成因0度等温线的分布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冬季夏季温度带的划分2、东西干湿的差异降水的分布规律干湿地区划分依据3、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成因18/ 10冬夏季风特点季风区的划分依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4、气候复杂多样:类型及特点河流与湖泊第三节众多的河湖:1、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文对比(1)内外流区的分界(2)、黄河的治理河流概况 2 母亲河的奉献各河段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3、长江的开发河流概况巨大的水能洪涝问题及治理措施黄金水道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自然资源与我们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利用中应注意问题2、资源丰富、人均不足: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第二节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的利用分类现状优势不足2、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形成原因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存在问题土地国策第三节水资源1、水是宝贵的资源水资源的构成水危机的原因中国缺水问题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季节分配不均空间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工程18/ 11解决措施、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3中国的经济发展第四章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一节、经济发展的“先行官”1运输工具运输方式2、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高速公路铁路干线——五纵三横的名称3、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分类主要运输枢纽4、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选择依据:运价、运速、运量、货物性质等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农业与我们定义重要性主要农业部门2、农业的地区分布东西差异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影响因素南北差异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南北方分界、差异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地形气候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问题对策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工业与我们工业的定义(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的重要性(作用)工业的分类2、工业的空间分布工业分布的四大趋势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名称、分布、工业中心、发展条件)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分布特点沿海地区18/ 12沿边地区(大分散,小集中)内地七年级下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第五章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自然区域1.不同的地理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等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A 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1)AB分界线:(主导因素:)(2)AC分界线:(主导因素:)(3)ABC 和D的分界线:(主导因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差异:2 农耕制度交通传统民居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三节地形1.干旱的西北地区气候18/ 13主要自然特征及成因河湖植被变化及成因地形.高寒的青藏地区2气候主要自然特征及成因河湖3.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是我国主要牧场:(1)内蒙古牧场——三河牛,三河马(2)新疆牧场——细毛羊(3)青海和西藏牧场——牦牛,藏绵羊(4)宁夏————————————滩羊(2)西部地区的种植业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黄河水)(西北)河西走廊天山山麓(高山冰雪融水)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热量条件好)(青藏)第六章省级区域第一节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1.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自然环境地形(学会判断地势的方法)气候类型及特点3、北京的城市职能——全国、中心,中心4、历史悠久的古城:(1) 历史文化:3000多年以前,周武王时称“蓟”“、、、”先后在此建都,明、清形成旧城格局;(2)众多的名胜古迹:“长城、故宫、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被列入世界遗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