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X3201型自卸车整车装配调整验收规范编制审核批准北京三兴汽车厂二○○年月日目录1 主题内容 (1)2 引用标准 (1)3主要技术特性 (1)3.1 一般数据 (1)3.2 使用数据 (2)3.3 质量参数 (2)3.4 容量数据 (2)3.5 二类底盘 (2)4 验收规范 (4)4.1 装配前检验 (4)4.2 路试检验 (4)4.3 整车外部检验 (5)4.3.2 整车涂装检验 (5)4.3.3 气压制动管路各胶管无损伤。
(5)4.3.4 电线束检验 (5)4.4 整车技术状况检验 (6)4.5底盘改装部分检验 (6)4.6 自卸车改装部分检验 (6)4.6.1 厢体及其附件检验 (6)4.6.2 灯光检验 (7)4.7 汽车检测线检验 (7)4.7.1 前轮侧滑量 (7)4.7.2 最高车速测量 (7)4.7.3 用制动力检验制动性能 (7)4.7.4 自卸车噪声 (8)5 出厂检验 (8)6 汽车标牌和说明 (8)7 随车文件、工具及附件 (8)1 主题内容1.1 本规范规定了BSX3201型自卸车的整车装配调整验收规范,作为工厂技术检验部门验收整车装配调整装配质量的规范。
1.2 除本规范外,整车还应符合Q/BSX3201型自卸车产品标准的各项规定。
2 引用标准GB14761.3-93 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761.5-93 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95-79 机动车辆允许噪声。
GB7258-9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12544-90 汽车最高车速试验方法。
GB/T12676-90 汽车制动性能试验方法。
ZBT50003-87 专用汽车道路试验方法。
JB2864-81 汽车用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JB3939-85 货车和客车行车制动系统性能要求。
JB4019-85 汽车驻车制动性能要求。
JB/ZQ3011-83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JB/Z111-86 汽车油漆涂层。
JB2880-81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技术条件。
Q/BSX169—2001 BSX3201型自卸车产品标准。
Q/BSX23-84 酸洗磷化通用技术条件。
Q/BSX24-84 油漆通用技术条件。
3、主要技术特性3.1 一般数据3.1.1 自卸车外形尺寸(mm)车长7700 车宽2480 空车高3100轴距:3500+130前轮距 1940 后轮距 18403.1.2 厢体内部尺寸(mm)长 5200宽 2310高 14003.2 使用数据最高车速(满载) 75Km/h最大爬坡度29%最大制动距离(空载)≯10m驻坡度20%燃油消耗量(L/100km)≤283.3 质量参数(kg)整装整备质量10100前轴空载质量3434后轴空载质量6666允许最大总质量20480允许前轴质量4915允许后桥质量15565乘员人数含驾驶员3人3.4 容量数据(m3)厢体容积: 16.53.5 二类底盘选用EQ3208GJ型二类底盘3.5.1 发动机发动机型号 EQB210-10型(BSX3201用机型)发动机型式直列六缸、水冷、增压中冷、直接喷射式柴油发动机排量 7.252L ``最大功率 155kW(在2600r/min时)最大扭矩 640N.m(在1500r/min时)最低燃油消耗率 205g/(kW.h)冷却液容量 25L发动机润滑油容量 14.2L3.5.2 离合器膜片弹簧离合器,摩擦片外径380mm,采用液压气动助力式操纵机构。
3.5.3 变速器机械式整体六档变速器,六档为超速档,机械式双杆远距离操纵机构。
各档速比:变速器润滑油容量 8L3.5.4 驱动桥中桥为贯通式,冲压焊接桥壳,全浮式半轴。
后桥采用单级减速;中桥装有轴间差速器及差速锁,双级减速,第一级为圆柱齿轮,第二级为双曲线锥齿轮,减速比为:i0=6.166 。
3.5.5 前轴整体式锻压成形,“工”字形断面,双级落差,承载能力5000Kg。
前轮定位角:前轮外倾角 1°主销内倾角 7°主销外倾角 1°52'37〃前轮侧滑量≯±5mm/m3.5.6 悬架前簧和悬架为平衡悬架均为多片簧,后悬架为吊耳式结构。
前悬架带有双向作用式减震器。
3.5.7 转向器ZF8043整体式动力转向器。
3.5.8 制动系双回路气制动系统行车制动器:前、中、后均为气动鼓式。
驻车制动器:采用驻车制动阀,排气控制弹簧贮能式制动缸,作用在中、后轮上,并装有快放阀。
辅助制动:发动机排气制动,蝶形阀用电-气操纵。
3.5.9 车轮轮胎: 10.00-20 16PR 轮辋: 7.5V轮胎压力:前轮: 770kPa中、后轮及备胎:770kPa3.5.10 电气系统负极搭铁,24V制线路系统。
蓄电池:见底盘说明书发电机: 见底盘说明书起动机: 见底盘说明书3.5.11 燃油箱容量 200L3.5.12 驾驶室见底盘说明书3.5.13 仪表与指示灯见底盘说明书3.5.14 底盘部分调整数据见底盘说明书4 验收规范4.1 装配前检验凡规定出厂验收必检项目,装成整车后不便检测或无法检测的,出厂检验员应在装配前予以检测(或参与过程检验),合格后方准进行组装。
4.1.1 自制或外协加工的总成、零部件,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工艺及技术条件制造,并经检验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装配。
4.1.2 外购件应符合我厂有关标准规定,并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
4.1.3 与燃油接触的零部件,装配前应清洗干净,不得有泥沙、灰尘、•金属屑等污垢。
4.1.4 标准件应按图样要求镀锌或镀铬。
4.1.5 检测车厢与底盘的相对位置车厢吊装在底盘上后,应逐台画线检测车厢纵向中心平面与底盘纵向中心平面偏移量不大于6mm。
应前、后两端画线检测,合格后方准予以固装。
4.2 路试检验4.2.1 路试前检验a 被验收自卸车的各总成、零部件应按图样、工艺及技术条件进行装配调整,并经技术检验部门验收合格。
b 二类底盘应有制造厂家产品合格证、随车工具,附件及使用保养说明书齐全。
c 外购件应有制造厂家产品合格证,并按技术条件验收合格,使用说明书及保修卡齐全。
d 经过装配、调整、过程检验合格的汽车应进行路试。
每辆车的路试里程不少于50Km。
e 路试前应进行车辆技术状况初检,检查轮胎气压、机油及各总成润滑油量、冷却液量和燃油量;检查全车灯光信号,重点检查转向信号灯、制动灯、倒车灯、喇叭及仪表工作情况;在厂区内检查转向、制动效能,以保证道路行驶检验的安全。
4.2.2 路试中检验a 路试须在指定的行驶路线行驶,汽车前后明显位置挂有试车牌照。
b 发动机在中等转速下,4分钟内气压表的指示气压应从零升至起步气压392KPa(4Kgf/cm2)。
未达起步气压的汽车不得行驶。
c 行驶中监视底盘各总成的工作性能及车厢、管路系统有无偏摆、抖动、异响、运动干涉等现象。
d 观察各仪表及信息指示灯指示是否正常。
e 行驶中检查转向、制动效能,在保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检查操纵稳定性和制动距离。
f 紧急制动拖印试验:初速度为20Km/h紧急制动时,空载时的制动距离≤4.4m,跑偏量≤80mm;初速度为30Km/h紧急制动时,满载时的制动距离≤8m,跑偏量≤200mm。
一般情况下,可测试20Km/h空载时的制动距离。
g 气压制动系统的限压阀工作应灵敏可靠,确保贮气筒内气压不超过允许的最高气压833-882KPa(8.5-9Kgf/cm2)。
h 方向盘应转动灵活、操纵轻便,不得有摆振、路感不灵、跑偏或阻滞现象车轮转到极限位置时,不得与其它部件有干涉现象。
i 操纵稳定性试验。
行驶速度35Km/h,驾驶员双手稍离方向盘10秒,检查方向是否路偏。
试验两次,方向偏离应不大于2m/100m。
4.2.3 路试后检验a 检查发动机、变速器、后桥有无过热现象及密封不严情况,停车5分钟后观察,不得有渗漏油现象。
b 检查轮毂、制动鼓不得有过热现象。
c 检查底盘及车厢及管路系统有无松动之处。
d 检查气压制动管路密封情况。
当气压升至590KPa(6Kgf/cm2),在不使用制动的情况下,停止空气压缩机3分钟,其气压的降低应不超过9.8KPa(0.2Kgf/cm2)。
e 驻车制动性能驻车制动驻坡度≥20% 力不大于600N(61.2Kgf)。
4.3 整车外部检验4.3.1 整车内、外应清洁整齐,驾驶室、厢内不得遗留脏物、杂物;全车零部件装配完整、正确、可靠。
4.3.2 整车涂装检验4.3.2.1 全车覆盖件涂装技术要求按JB/Z111-86TQ1甲规定:a 全车覆盖件漆膜光滑平整,外观表面不允许有颗粒,允许有轻微“桔皮”,光色均匀无色差,光泽不低于90。
标志和字样应清晰,无流挂、起皮、皱纹和划伤。
b 涂层厚度:底漆层不低于15微米;面漆层不低于40微米;涂层总厚度不低于55微米。
c 漆膜机械性能:冲击强度 30KG.cm弹性 5mm硬度≥0.5附着力 1级4.3.2.2 车下部防腐蚀涂装技术要求按JB/Z111-86TQ4规定:a 车下部零部件漆膜外观平整,允许有不严重的流痕,但不允许有针孔和麻点。
b 涂层总厚度不低于40微米。
c 机械性能冲击强度 50Kg.cm弹性 1mm硬度≥0.64.3.2.3 排气管耐热涂层技术要求按JB/Z111-86TQ8丙规定:a 排气管与消声器漆膜外观均匀,不允许有针孔和麻点。
b 漆膜厚度不低于30μm。
c 机械性能:机械强度 30Kg.cm弹性≤5mm4.3.3 气压制动管路各胶管无损伤。
4.3.4 电线束检验电线束总成所有外露部分均应加套金属管保护,金属管两端用阻燃胶泥密封,并用线束卡子夹紧,电线束穿舱进线孔应加O型密封胶圈保护。
4.4 整车技术状况检验4.4.1 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35-40mm,分离杠杆顶部间隙6mm。
4.4.2 方向盘自由转动角不得超过30°。
4.4.3 最小转弯直径不大于16m。
4.4.4 制动力检验或紧急制动拖印检验制动性能如不合格,应首先检验车轮制动器间隙是否正确。
a 前轴制动器间隙调整旋转前制动臂蜗杆轴六角螺栓,直至车轮锁死,再返转至听到三声齿响,旋转车轮无蹄片摩擦声即可。
b 后桥制动器间隙调整调整方法与前轴制动器同。
调整前应先将驻车制动放松,车轮顶起。
调整完成后,再做行驶检验,复查制动性能。
4.4.5 轮胎充气气压前轮胎气压 770kPa后轮胎及备胎气压 770kPa4.4.6 燃料、润滑油检验a 润滑油见底盘说明书。
必须经过过滤后,方可加入柴油机中。
b 柴油必须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轻柴油。
按GB252-87•国家标准,选择符合当地使用特点的轻柴油。
4.4.7 底盘主要螺栓螺母扭紧力矩,见底盘使用说明书4.5底盘改装部分检验4.5 .1 200L的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