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完整版)

目录一、编制说明与工程概况 (1)1.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1.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1)1.3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引用的建设标准 (1)1.4工程概况 (1)二、施工组织及工期安排 (2)三、施工方案 (3)3.1组织管理 (3)3.2施工准备 (4)3.3边坡施工方案 (5)3.4喷射混凝土 (10)3.5格构梁施工 (12)3.6排水系统的设置 (14)3.7边坡工程监测 (14)3.8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5)3.9框架梁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8)3.10质量检查项目 (18)3.11雨季施工措施 (19)3.12安全保证体系及各分项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9)3.13规范化、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21)一、编制说明与工程概况1.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1、《甲方提供的设计施工图》2、《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205-2002)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l499.2-2007)9、《低碳热轧圆盘条》(GBl499.1-2007)1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11、《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GB/TS0107-2010)1.2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根据国家有关验收规范、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规定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要求。

1.3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引用的建设标准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97)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贵州建筑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1T0-95)5、《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30-200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8、《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1.4工程概况K0+000.00~K2+131.016防护工程,其中K1+000.00~K1+480.00段,南侧边坡高约62.31m,北侧边坡高约100m,该边坡为永久性边坡,地质情况为强风化及中风化岩边坡,目前相对处于稳定阶段。

其它段落待设计图出来后再完善方案并进行施工。

边坡支护设计形式如下:边坡支护结构:边坡采用台阶式放坡(南侧共7阶,台阶高9.5~12m,平台宽3.5m),目前已开挖至第四台阶(如下图1-1),由上到下的坡率均为1:1,北侧共10阶,台阶高10m,平台宽4m,由上到下的坡率均为1:1.25,边坡采用“预应力锚杆+挂网喷射砼+格构梁”的支护措施。

预应力锚杆:采用φ25HRB400热轧钢筋,水平间距为3.0m,垂直间距为3.0m 矩形布置,预应力锚杆只要分布在边坡上部分1-9排,钻孔角度20°,孔径为130mm;锚孔灌浆材料采用M30水泥浆灌注。

喷射砼:C20喷射砼厚10cm。

图1-1格构梁:格构梁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主筋采用Φ22HRB400钢筋,φ10箍筋@200mm*200mm,保护层35mm,格构梁采用C30砼浇筑。

边坡排水系统:坡顶设置截水沟,防止地表水冲刷及入渗坡体;坡脚结合拟建道路排水系统设置边沟,使坡顶排水畅通,坡脚不积水为原则;坡体按1.5m*1.5m间距设置φ100pvc管,外斜10%,坡面排水管钻孔深度为6m。

二、施工组织及工期安排防护工程设一个施工队,施工范围:公交公司至东联线。

防护工程施工时间:2016年3月25日至2016年8月25日;三、施工方案3.1组织管理本工程为边坡支护,要安全如期完成,施工任务必须有严密的施工组织方案。

成立防护专业施工队,选派具备技术理论水平和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人担任队长,全面管理施工工作,并组建了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管理班子,建立完善的责任管理制度。

按照分项工程,分别组织专业的施工班组进行施工,并按工序合理安排,采用平行、交叉等多种作业方式,分班轮流作业,确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高效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施工队采用精干组合,职能齐全的管理组合模式,设一名队长、一名技术负责人、一名现场施工人员主管施工和材料设备,构成精干的项目领导决策层,下设综合办公室、工程部、技术部、质安部、材设部、预算财务部六个职能管理部门,职能部门各岗位人员同样按施工技术力量强,人员精干的组织原则进行配合,发挥团队精神,共同为同一个管理目标努力工作,并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管理作用。

职能部门的组成人员符合:“专业对口、管理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原则,持证上岗,不滥竽充数。

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成立质量管理小组、安全管理小组、文明施工管理小组,各岗位人员除履行职能岗位职能外,分别履行以上管理小组的岗位职能职责,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安全事故为零,文明施工达到贵阳市先进管理单位标准。

建立项目规章制度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度,并做到分工合作,互相支持、互相监督,共同管理和提高。

施工班组管理分别组建专业施工班组,班组执行责任管理,各施工班组要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计划组织施工,严格服从项目部的安排,如期或提前完成各阶段的施工任务。

3.2施工准备3.2.1施工准备工作为:施工调查、核对设计文件,与土石方施工队进行交接、定线复测、测设。

3.2.2施工调查包括下列内容:预先做好堑顶截排水或设置临时排水系统,排出的水不危及附近边坡稳定。

勘查高边坡附近的通讯设施,地下管线情况等位置;并调查高边坡下的行车情况,作好行车记录。

3.2.3施工测量每次测量原始记录必须完整地保存;对每次开挖线的放测须明确边桩、位置及挖深,正确标出边桩连接线,设置护桩,并作好记录。

3.2.4根据工程量的大小及工期要求,组织足够的施工人员(配备足够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另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调整人员、机械、材料等数量)。

拟投入施工人员拟投入机械设备说明:由于现场高压电未接入,前期施工采用两台柴油空压机、两台电动空压机。

进行相关的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做好相关施工应急预案准备工作。

材料由邻近的建材市场采购,材料要有合格证明及厂家资质,需要进场检验的,汇同监理单位送实验室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达到施工条件后两台阶之间可交叉施工,施工过程中,每开挖一级支护一级,每级台阶的主要施工工序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土石方开挖---人工清理坡面松石---搭设脚手架及安装安全网---锚杆钻孔及排水孔钻孔---锚杆制作安装---锚杆灌浆---格构梁钢筋制安---格构梁模板制安---格构梁砼浇筑。

3.3边坡施工方案本工程采用逆作法施工。

边坡开挖应按照从上至下的施工顺序逐级、逐段开挖。

开挖应分级进行、完成一级,支护一级,上级未支护完,不得开挖下级。

待上级边坡锚固工程全部实施并产生加固作用后(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有效可行的临时加固或预加固措施)方可进行下级边坡的开挖施工,遵循“逐级开挖,逐级加固”的原则,以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

机械开挖后,人工修整边坡,达到设计边坡率和保持坡面平顺完整,边坡开挖应顺直、衔接平滑,边坡上不得有松石、危石等。

有利边坡挡护施工和降低成本,并保证外观质量。

3.3.1搭设施工脚手架及操作平台本工程脚手架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钢管质量要好,无破损和变形现象,上下对齐。

此工程属于高边坡工程,搭设施工平台采用竹跳板搭设,故搭设过程中注施工安全、扣件间的螺丝松紧程度、跳板两端应牢牢固定在脚手架上,禁止搭“瞎子跳、悬挑跳”。

地基属于硬质风化岩时,采用人工对基底松动部分进行彻底清理并在地基上凿开凹凼,确保施工脚手架基础坚固;若为土质地基时,清除浮土,必要时夯实处理,并垫5cm厚木板,确保施工脚手架基础坚固。

平台搭设宽度为2m,每层高度2m,外设防护拦杆。

脚手架及平台搭设要稳固,具有抗冲击、振动能力。

3.3.2人工凿打清除坡面松散岩石进场后采用人工,从上往下清除坡面杂物和松动岩石,凿掉小块松动、悬浮岩石,达到施工面平整。

对大块岩石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切割方法,化整为零,逐步消除。

清除危岩时在平台四周挂好安全网,每层平台铺满跳板,防止岩石滚出施工场地,损坏机械设计及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3.3.3锚杆施工①锚杆施工工艺流程② 锚杆施工方法 a 锚杆孔测量放线按设计立面图要求,在锚杆施工范围内,起止点用仪器设置固定桩,中间视条件加密,并应保证在施工阶段不得损坏。

其它孔位以固定桩为准钢尺丈量,全段统一放样,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 mm。

测定的孔位点,埋设半永久性标志,严禁边施工边放样。

锚杆的位置须按等分坡面的长度进行放样,其间距可适当调整。

如遇既有刷方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

b 钻孔设备钻孔机具的选择,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杆孔径、锚杆深度、以及施工场地条件等来选择钻孔设备。

岩层中采用MG-50锚杆钻机钻孔成孔;在岩层破碎或松软饱水等易于塌缩孔和卡钻埋钻的地层中采用跟管钻进技术。

c 钻机就位利用φ50 mm脚手架杆搭设平台,平台用锚杆与坡面固定,钻机用三脚支架提升到平台上。

锚杆孔钻进施工,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杆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 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0 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位±1.0°,方位允许误差±2.0°。

锚杆与水平面的交角z不大于45°,设计为10°~20°之间。

钻机安装要求水平、稳固,施钻过程中应随时检查。

d 钻进方式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杆施工不至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

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e钻进过程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

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f孔径孔深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孔口偏差≤±50mm,孔深允许偏差为+20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