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新形势下强化国企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措施

浅谈新形势下强化国企党风廉政建设的几点措施

浅谈新形势下强化国企党风廉政建设的
几点措施
摘要:部分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由于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力等,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如何加强国企的廉政建设,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当前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廉政建设
引言: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有企业是国家
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我党执政的重要基础。

加强国企的反腐倡廉,推进全面从严
治党,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国企的反腐工作历来是国企工作的重中
之重。

在国企的廉政工作方式上,要从强化廉政建设入手,提高治理腐败的力度,建立健全廉洁体系,加强监督,加强教育,以多种方式强化经营,打造高质量的
人才队伍。

一、加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
十八大以来,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得到了很大改善,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十四五”计划即将开始,国资国企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如果不能掌握好关键
决策、关键点,制度和政策得不到落实,都会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改革产生重大
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国企要不断增强自身的活力和效能,增强竞争力、创新力
和抵御风险能力,坚持党的领导[1]。

二、当前国企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的提高,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意识也日益增强。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四风”问题(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本文将其主要问题归纳为“三不到位”: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国有企业的主体是公有制经济,但本质上还是以企业为主体,以经济效益为
首要任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行政、轻党风廉政建设的局面,企业党风廉政
建设工作未得到高度重视,因而导致廉政风险管控不到位,使得部分企业管理人
员心生侥幸心理;再加上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在外界环
境和利益的驱动下,往往会以自身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

(二)制度落实不到位
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中央和企业内部都有许多有关的制度和政策。

然而在
实际中,这些制度常常“形同虚设”。

同时,由于企业内部纪律检查机构是由党
委直接领导的,其对上级机关的监督也是有限的,因而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往往会
存在宽松软现象,从而造成制度的不完善[2]。

(三)监督检查不到位
目前,国有企业反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简单地说,可以分成三种:“上级监管太过遥远”,一般来说,国有企业的规模要比民营企业大得多,而且,领导的监管常常无法真正地反映出公司内部的腐败状况;“同级别的监督比较松散”,同级别的监督机关,则常常采取“好人主义”的做法,很容易导致工作上
的敷衍塞责;“下级心有忌惮”,下级监督上级,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
是所有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是一大难点。

三、加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首先,要加强思想意识。

我们必须深刻地意识到,不能很好地落实好党风廉
政建设工作,就会产生腐败现象。

如果出现腐败现象,将会对公司的正常发展产
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

只有对腐败的危害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意义。

其次,要根据国有企业的发展需求,定期、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廉政
警示教育,要通过教育触及到思想灵魂,从思想源头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不断增强企业管理人员廉洁自律意识,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
机制。

第三,要重视针对性、有效性的教育。

要善于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
和引导企业管理者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警示企业管理人员慎用手中权力,
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心存敬畏,守住底线,不越红线,坚决不触碰廉政高压线,自觉做到遵纪守法、廉洁从业[3]。

(二)强化制度建设,有效提升廉政风险管控
强化体制,其根本目标在于通过制度管理来管理权力。

加强基层廉政建设,
必须以制度为保障,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是治理腐败的关键。

所以,在反腐倡廉
建设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强化制度执行,使之真正实现以制度为基础的管理制度。

在制度建设方面,必须与国有企业的现
实情况相联系,不仅要重视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还要重视制度的针对性和实
效性,以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水平,保证制度建设的有效性。

简言之,国企的诚
信建设和执行,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

国企的党风廉政建设要从制
度层面上进行反思和探讨,并制定一套有利于监督与实施的廉政制度。

国企的廉
洁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切实执行,在廉政制度的指引下,才能让国企的各级员
工都得到政府的信任和监督。

比如在国企的廉政建设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廉政环境,不仅要通过制度手
段来制约。

要构建一个良性、健康的廉政生态环境,必须在国有企业中充分发挥
其文化的渗透性、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动力的保证。

在国企的廉政建设中,文化的传播和引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在潜移默化
中培养国企全体员工的良好的道德观念,让他们在工作中树立起良好的道德观念,并在自己的工作中树立起良好的道德品质。

党风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是一种互为
补充的关系。

加强国企文化的传播,既能加强企业文化的传播,又能构筑起良好
的廉政文化氛围。

在国企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软环境的导向功能,才能真正
树立起良好的党风。

(三)加强对党的监督和问责,切实履行好“两个责任”
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监督和问责,不仅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纪检监察工作的需要,更是要切实履行“两个责任”。

国有企业要把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力量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实现监督内容和监督领域全覆盖,实现监督的常态化。

同时,要按照“三转”的要求,转变过去存在的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突出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明确职责定位,聚焦主、责,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

简言之,在国企的廉政建设中,必须加强廉政教育。

通过开展廉洁教育,可以使国企员工对廉洁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良好的廉洁意识。

国企的廉政建设,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才能确保其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加强廉政教育,则能促进廉政队伍的建设。

比如在我国国有企业的廉政建设中,要实现廉洁的监督与实施,必须依靠廉洁团队。

在国企的廉政建设中,要实现全方位的反腐,树立积极、良好的廉洁风气,就必须加强对纪检监察队伍的建设。

纪检监察队伍是一种与国有企业经营活动无关的监督与检查组织,它可以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队伍的职能,确保其执法效率和公信力。

除此之外,廉政教育工作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许多企业都在进行廉政教育,但缺乏针对性、有效性。

在教育方法上,大多数人习惯于传达文件、照本宣科、提要求,方法呆板、老套、空洞、只限于讲授而不能触及心灵,最后导致廉政教育流于形式、没有警示作用、缺少实效,这一点也需要国有企业引起注意,加大监督和问责力度。

结语:对国企来说,党是一切活动、经营的中心环节,党风廉政建设与全体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息息相关。

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党建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健全党建工作机制,制定预防腐败的对策是必然趋势,能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晁阳, 郝力林. 浅谈新形势下国企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某国企基层单位为例[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6):2.
[2] 王佳. 对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浅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1.
[3] 周媛. 浅论新形势下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的方法和对策[J]. 20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