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构成和电路元器件的作用。
2.了解高频小信号的质量指标和谐振放大器的性能。
3.掌握L,C参数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4.分析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质量指标,测量电压增益,测量功率增益;测量放
大器的频率。
二、预习要求
1.复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用。
答: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主要用于放大高频小信号, 属于窄带放大器。
由于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解决了放大倍数、通频带宽、阻抗匹配等问题,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又称为小信号放谐振放大器。
就放大过程而言,电路中的晶体管工作在小信号放大区域中,非线性失真很小。
一方面可以对窄带信号实现不失真放大,另一方面又对带外信号滤除, 有选频作用。
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按有源器件分可分为:_以分立元件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大
器__,_以集成元件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大器_;按频带宽度可分为:_窄带放大器_,
宽带放大器。
三、实验内容
1.参照电路原理图1-1连线。
,计算回路电容和回路2.图1-1为一单调谐回路中频放大器,已知工作频率f
电感。
图1-1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1.在选用三极管时要查晶体管手册,使参数合理。
2.观察瞬态分析的波形输出及频谱分析是否合理。
3.在pspice中设定:
参数,AC=100mV、V OFF =0V,Vampl=300mV,freq=10MegHz。
V2参数CD=12V。
V
1
在AC Sweep中设定参数:①在AC Sweep Type中选 Decade。
②在Sweep Parameters 中选pts/Decade为20、Stort Fred为10k、End Fred为500MEG。
、Lntervat为10。
③AC Sweep Type中选 Output Voltoge为V(A)、1/V为V
1
四、实验报告
1.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测出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完成
表1-1
2.画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根据图形输出)
仿真图如下:
3.分析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质量指标:(1)测量电压增益;
=60
Au=Uo
Ui
(2)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
谐振回路的通频带:BW=fH-fL =0.02MHz
实验二三点式振荡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构成。
2.掌握L,C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3.了解不同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起振、振荡幅度和振荡波形的影响。
4.知道振荡器工作的起振条件,了解加速技术在起振中的作用。
二、预习要求
1.复习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答:三点式振荡电路放大器可由分立元件构成单级或多级放大电路,也可用集成运放组成同相或反相比例放大电路。
Z1、Z2、Z3表示纯电抗元件或电抗网络。
如果要使电路振荡,要求AF=1,由此得:X1 + X2 + X3=0,即X1、X2为同类电抗,X3为与X1、X2相反种类的电抗。
三点式振荡电路工作原理特性:(1)在LC振荡电路中,如果Z1、Z2为电感,则Z3为电容,成为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如果Z1、Z2为电容,则Z3为电感,成为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2)两个相同性质电抗的连接点必须接放大器的同相端,(三极管为发射极);另一端接反相端(三极管为基极)即所谓的射同基反的原则。
2.复习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
答:为了产生稳定的正弦振荡,正弦波振荡器除应该满足起振条件、平衡条件和稳定条件外,还应有选频网络以得到单一的频率输出。
因此正弦波振荡器必须具有以下四个基本部分:
1)放大电路:是能量转换装置,振荡过程是将直流能量转换为交流能量的过程。
2)正反馈网络:正反馈网络与放大器一起构成了自激振荡的必要条件。
3)选频网络:是获得单一正弦波的必要条件。
无选频网络的自激振荡器输出含有许多谐波成份,故称多谐振荡器。
4)稳幅环节:它是振荡器能够迸人振幅平衡状态并维持幅度稳定的条件。
三、实验内容
1.参照图2-1连线。
2-1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原理图
2.进入‘Probe’观察输出波形,测量出振荡频率。
3.改变频率(通过改变L,C的参数)。
4.思考:电源‘V2’是什么源及在电路中的作用?
(V的设定:在元器件库中调出脉冲源VPVLSE,在原理图中双击VPVLSE。
填入AC=100m V V1=0、V2=1、TD=2ns、TR=2ns、TF=2ns、PW=2us)
四、实验报告
1.电路中的哪些元件参数与频率有关?将振荡频率的实测值与理论估算值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答:电源的稳定性;电感L2与电容C2的稳定性;都会影响频率的变化。
振荡频率的实测值与理论估算值比较有误差,可能是由于计算过程中的计算误差和实验仿真过程中的仿真误差造成的,对此我们可以提高计算和仿真精度,在满足工程要求上尽量提高精度。
2.观察波形输出是否为等幅的正弦振荡?如果不是等幅振荡,则不满足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找出原因并且解决之。
答:不是等幅振荡,不满足振荡器的相位平衡条件,静态工作点调节之后正弦波有所改善。
3.根据L、C参数的不同得到不同频率,完成表2-1。
表2-1
L1(uH) L2(uH) C1(pF) C2(pF) 频率(KHz)理论值
1 0.01 0.03 0.11 13.
2 2381.52
2 0.0
3 0.03 0.18 13.2 2483.85
3 0.06 0.07 0.18 13.8 1666.11
4.测出振荡频率与理论值相比较?如果数值相差很大,找出原因并且解决。
答:振荡频率理论值如表2-1所示,振荡频率的实测值与理论估算值比较有误差,可能是由于计算过程中的计算误差和实验仿真过程中的仿真误差造成的。
对此我们可以提高计算和仿真精度,在满足工程要求上尽量提高精度。
5.画出输出波形(仿真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