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书

2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书

通信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含高频常用仪器使用) (1)实验2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11)实验3 电容三点式LC振荡器 (16)实验4 晶体三极管混频实验 (22)实验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含高频常用仪器使用)—、实验准备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LC并联谐振回路●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平台(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频率特性测试仪(扫频仪)●双踪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计)二、实验目的1.熟悉相关电子元器件,了解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熟悉频率特性测试仪和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的使用3. 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4.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包括电压增益、通频带、Q值)5.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1.了解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计) 的使用2.了解频率特性测试仪的使用,用频率特性测试仪(或示波器等)测量单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3.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四、基本原理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接收机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和选频。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电路如图1-1所示。

图中,R B1、R B2、R E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从而放大器工作于甲类。

C E是R E的旁路电容,C B、C C是输入、输出耦合电容,L、C是谐振回路,R C是集电极(交流)电阻,它决定了回路Q值、带宽。

为了减轻晶体管集电极电阻对回路Q值的影响,采用了部分回路接入方式。

图1-1 单调谐回路放大器原理电路图1-2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图3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如图1-2所示。

其基本部分与图1-1相同。

图中,1C2用来调谐,1K02用以改变集电极电阻,以观察集电极负载变化对谐振回路(包括电压增益、带宽、Q 值)的影响。

1W01用以改变基极偏置电压,以观察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变化对谐振回路增益等值的影响。

1Q02为射极跟随器,主要用于提高带负载能力。

五、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1)初步检查本实验相关实验仪器是否齐全,接通相关仪器电源看指示灯是否点亮。

(2)初步了解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

本实验系统可以完成高频电子线路的所有模块实验并进行发射与接收系统完整的联调,实验模块电路共有15个,本次实验涉及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

(3)插装好本实验模块(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认清各个元器件的位置与作用,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按下模块上开关1K01接通电源,相关电源指示灯亮。

实验箱中配套的固定仪表模块有三个,简单说明如下:①、低频信号源的使用说明该低频信号源可提供函数信号、音乐信号、话音信号接口。

这三种信号的选择由K102开关控制,通过P101(低频信号输出)输出口输出。

函数信号发生器可产生10KHZ以内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这三种波形由K101开关控制。

②、高频信号源的使用说明该高频信号源可输出1.5MHZ—20MHZ的正弦波信号,共分为6个波段,即:1.5—2MHZ、2.0—3MHZ、3.0—4.5MHZ、4.5—8.0MHZ、8.0—14MHZ、14MHZ—20MHZ。

由K201—K206六个开关控制,开关往上拨时为接通,往下时为断开。

③、频率计的使用说明该频率计的频率范围在35MHZ以内。

测量较低频率时,可通过按SW301进行切换。

输入信号可用铆孔线从P301输入口输入。

该频率计的灵敏度为50mv左右。

2. 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计)的使用任意波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计)面板介绍,含按键等功能简介。

(一)一般信号输出按[shift]键→→选择输出波形(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默认状态一般是正弦波输出,所以有时正弦波输出时此步可以省略) →→按频率键→→输入数字(频率大小)→→按单位键(说明:单位键显示在按键的下方;输入数值后,面板下排的单位有效,没有输入数值,按某键则面板上按键本身标示有效,如希望输出KHZ正弦波,单位键是按扫描键,MHZ则选调幅键)。

→→按幅度键选择输出振幅幅度:如峰峰值为1V,表示1V P-P,选择数值为1,单位则按shift键,如单位为mV P-P,则输入数值1后按调频键→→最后按输出键(在大功率信号的选择和调整时关闭输出键,此时输出键指示灯灭,调整好且需输出信号时按下输出键,使输出键指示红灯亮,如果输出键指示灯亮的则表示已经有输出,一般信号不大时让输出键长开,即输出键指示灯长亮,所以忽略此步)。

特别说明:1、信号的输入默认是先输入频率大小,后输入幅度大小,所以在你调整了频率,而未调整幅度,又再次调整频率时,仪器会认为动作无效,此时只需按一下幅度键,就可再次调整频率大小。

2、面板按键使用补充说明:大多数按键是多功能键,每个按键的基本功能用文字标在按键上,实现基本功能只需按下该键。

按键的第二功能标在按键的上方,要启用第二功能,需先按下[shift]键再按下该按键就实现按键的第二功能。

即:按下[shift]键就是启用了按键上方的第二功能,如:按下数字键8为复位。

少部分按键作为单位按键,只有先按下数字键再按下该键,就输出对应的单位。

例如:需要1MHZ,峰峰值为2V的正弦波信号,步骤是: 按[shift]键选正弦波信号→→按频率/周期键→→输入数字1→→按调幅键(MHZ单位键)→→按幅度键→→输入数字2→→按shift键(峰峰值为V的单位建)→→按输出键(如果输出键指示灯已经亮则不需再按) 请同学们用示波器对以下输出的三个信号观察,察看他们在示波器中图形的吻合程度,励和波形示意图和分析(重点观察显示波形的幅度变化)。

1KHZ,峰峰值为2V的正弦波信号信号1MHZ,峰峰值为2V的正弦波信号信号10MHZ,峰峰值为2V的正弦波信号信号(二)AM波信号输出按[调幅]键,显示屏下方出现AM字样,进入调幅模式→→按[频率]键,输入信号载波频率(含单位)→→按[幅度]键,输入载波幅度(含单位)→→按[shift]键,选择载波形状(如正弦波,按频率/周期键----按键上方的第二功能是正弦波)→→按[菜单]键,根据屏幕提示,分别选择调制信号(即基带信号)的参数。

第一次按[菜单]键,出现AM LEVEL,为调整调制深度:50%----输入数字50后按[shift]键表示确认(这里shift键代表确认键)→→第二次按[菜单]键,出现AM FREQ,选择调制信号频率(含单位)→→再按[菜单]键,选择调制信号波形(1为正弦波,2为方波,余类推)选择好波形后按[shift]键确认→→再按[菜单]键,选择调制信号源选项(1为调制信号来自于内部,2为外部),再按[shift]键确认→→按输出键(如果输出键指示灯已经亮则不需再按)注意事项:1、AM信号的调整要会看显示屏上提示文字;基带信号选择时输入数字后;2、有单位的要输入单位,无单位的输入数字后要按[shift]键进行确认;3、AM信号的观察要注意示波器Time/DIV旋钮的位置。

例如:载波为1MHZ,峰峰值为2V的正弦波信号,调制信号来自于内部,为5KHZ的正弦波信号,调制深度为50%。

步骤是: 按[调幅]键,进入调幅→→按[频率]键, 载波输入数字1 →→按调幅键(载波单位MHZ)→→按[幅度]键→→输入数字2→→按shift键 (单位为VP-P) →→按[shift]键,选择载波形状(这里是正弦波,按频率/周期键,本步骤一般可以不要)→→按[菜单]键,选择LEVEL调制深度(这里是50%----输入数字50后按[shift]键确认)→→按[菜单]键,选择FREQ调制基带信号频率(这里是5KHZ,输入数字5后按单位键---扫描键) →→按[菜单]键,选择WAVE调制基带信号波形(这里是正弦波,按数字键1)选择好波形后需按[shift]键确认→→按[菜单]键,选择调制信号源选项1(1为调制信号来自于内部,2为外部),按[shift]键确认→→按输出键(如果输出键指示灯已经亮则不需再按)请同学们用示波器对以下输出的三个信号进行观察并记录波形。

注意不同载波频率的波形和幅度。

载波为1MHZ,峰峰值为2V的正弦波信号,调制基带信号来自于内部,为1KHZ的正弦波信号,调制深度为50%.载波为10MHZ,峰峰值为2V的正弦波信号,调制基带信号来自于内部,为1KHZ的方波信号,调制深度为50%.载波为10KHZ,峰峰值为2V的正弦波信号,调制基带信号来自于内部,为1KHZ的正弦波信号,调制深度为20%.(3)当频率计使用按[shift]键→→按扫描---[测频]键,进入频率测量模式,这里被测信号从后面板[测频/计数]输入。

3. 扫频仪BT3G的使用扫频仪BT3G使用方法如下:实验一般步骤:打开电源开关→了解面板功能(含频标、零频概念),调亮度、X(Y)轴增益、X(Y)轴位移等旋钮→→使基线清晰居中,本扫频仪的频率范围为0---300(打到全扫,50M时可以读出6个频标点,含零频为7个)一般先将中心频率旋钮旋至最底(右旋到底),幅度衰减至最小(显示为0dB)→→打到窄扫→→选择频标开关------频标选择开关有10M(1M)、50M、外接三种选择,一般将其选择在10M(1M)→→适当调节频标幅度(频标标志纵向放大或缩小),扫频宽度旋钮、X幅度旋钮(横向展宽或缩小),Y轴增益(db)---纵向放大或缩小,使显示合适。

本测试仪器可以输出的扫频信号为0M——300M,由中心频率旋钮完成频率的选择。

频率的读法:打到窄扫和外标时,中心频率旋钮右旋到底后慢慢回调,找到零频标志(此时,最好选择外接或50M的频标开关位置,零频标志比较清晰)零频标志:频率具体读法:找到零频标志后,根据所测频率选择频标开关和频标个数可以读出具体频率值。

(如所测频率为6.5MHZ时, 频标开关选择在10M,所测频率为100MHZ时, 频标开关选择在50M),调节中心频率旋钮(左旋),使频标点左移,数出频标点个数,可以找到对应频率的频标点。

(注意:本扫频仪BT3G频率范围往往为-30M----320 M,一定要先找到零频标志后开始读数。

)本实验要求同学们找出0,3.5M,6M,10M,50M,300M六个频标点,并记录你选择的频标开关位置。

4.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测量幅频特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扫频法和点测法。

扫频法用扫频仪测量,简单直观,可直接观察到单调谐放大特性曲线。

A、采用扫频法测量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步骤:(1)1K02置“off“位,即断开集电极电阻1R3,调整1W01使1Q01的基极直流电压为2.5V左右,这样放大器工作于放大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