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歌主题班会

国歌主题班会

《唱响国歌,立报国之志》班会设计“忠孝雅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今年九月份,我有幸参加了龙凤中心学校组织的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恩施,颂扬‘忠、孝、雅、诚’主题班会教育活动的送课下乡活动,我针对当前有些学生不会唱国歌,不爱唱国歌的现状,确定了这一主题班会教育活动,上完课后,感触颇深,深切感受到培养学生忠心爱国的思想,激发学生立报国之志的思想,必须从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才能起到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

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的,敬请赐教。

一、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会唱国歌也是爱国的表现。

二、活动形式:朗诵、演讲、演唱。

三、活动准备:国歌歌词,排练相关的朗诵、演讲、演唱等节目。

四、活动过程:(一)导入揭题,了解国歌由来国歌由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中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创作了这首歌曲,激励人民奋起抗战,保卫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数十年来;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激发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会议上,把这首歌曲定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从此,《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播放天安门升旗的庄重场面,从他们的发言中可知,学生无不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自豪,学生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三)查资料.让学生明确会唱国歌就是爱国的表现资料一:《北京青年报》日前做了一个关于唱国歌的调查,该调查显示:多数小学生升国旗时不唱国歌。

在一个小学的升旗仪式上,这些小学生唱国歌,有一半是只张嘴不出声。

有位男生说,他们大多数就没记住歌词,所以有些人就是跟着国歌伴奏曲“哼哼”而已。

有的学生唱国歌的声音更小,还有约一半的学生连嘴都不动,有些学生还东张西望或交头接耳。

资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从法律上规定了国旗、国歌的重要地位,每个小学生乃至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会唱国歌,尊重国歌。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第一条这样要求:“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这些应该是最基本的常识,然而遗憾的是,还有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

(四)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的行为和做法。

师小结:记住国歌歌词,会唱国歌,并不是什么难题。

我们在学校都有专门的老师教唱国歌,并且在每次的升旗仪式上还要集体唱国歌。

国歌是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呼声,代表着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在“最危险的时候”,不断反抗压迫,反抗侵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我们在唱国歌的时候,应该感到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通过唱国歌,可以增强我们的爱国观念,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把所有的中华儿女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推进我们的各项事业建设。

我们的爱国表现应该从唱国歌做起,应该端正我们在唱国歌时的态度。

如果一个学生在唱国歌时都三心二意、心不在焉,那么我们很难相信他会热爱自己的祖国,会把祖国的荣誉视为自己的生命般重要。

爱国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唱国歌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五)播放邹越《让生命充满爱》课件片断,激起学生爱国行为。

1.预设效果一: 许多学生为一位非洲运动员为了祖国的荣誉就是爬也要爬过终点线的爱国行为而肃然起敬。

2.预设效果二:当南京的小学生在听到国歌声时不知道肃立,不知道行队礼时,学生会受到心灵的震撼,收到潜移默化,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师小结:是啊!我们常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七彩光芒。

”同样,从唱国歌上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否真正爱国。

热爱祖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在唱国歌时的神情和态度,我们内心的感受,都能说明我们究竟爱不爱国,究竟有没有民族自豪感。

我们能否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能否做一名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公民,这就取决于我们能否从这些“小事”入手,端正态度,严格要求,严肃认真的做好这些“小事”。

听到国歌的旋律,我们应该怎么做?(感到热血沸腾,精神振奋,应该在学习中加倍努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出自己的贡献。

)(六)播放国歌伴奏课件,展开联想。

1. 下面就让我们怀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来齐唱国歌。

(课件播放国歌伴奏,画面展示升旗仪式,并配有国歌歌词。

)2.当“起来 ; 起来 ; 起来”从心中唱出时,同学们,你们是否懂得了为什么陈毅被敌人重重围困,极为险恶的环境中还要下决心“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为什么江姐和难友们绣红旗时,满含热泪把红旗紧紧贴在脸上、胸前。

3.为什么李宁在国际体操比赛上获得冠军,看到升起的五星红旗时,激动得闭上了含泪的双眼;为什么世界比赛中输了一场球,国人会那样沮丧,叹息。

为什么?(因为要让五星红旗永远保持鲜红,永远飘扬在世界上空。

)4.抬头看看那正在空中飘扬的五星红旗,同学们,让我们想一想作为黑眼睛黄皮肤的一员,作为国旗主人的一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为中华的振兴,为中华的繁荣富强,积累知识,增长才干,让我们的国旗更红,让五颗金星更亮更辉煌。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七)班级特色展示1.下面请听独唱《红旗飘飘》、《春天的故事》,《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2.朗诵爱国诗篇。

结束语同学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浴血奋战、硝烟弥漫的战火已离我们久远;历史恩怨,国危的呼号也融进了历史。

但是,国旗,这新中国的象征;国歌,这一中国人心中最激越的旋律,穿越时空,延续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凝聚着新中国的豪情壮志,当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我们从那满含泪花的凝视里,从自豪激昂的“起来”声中,从挺直腰杆、溢满喜悦的容颜上,体会到了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同时,也掂量到我们跨世纪青少年肩头的重任:努力学习吧!祖国需要我们,世界需要我们,未来需要我们!让我们一起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随时准备着,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八)班会结束最后让我们一起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主题班会就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声中结束。

课后反思:《国歌》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又陌生,那是学生往往忽视了升国旗时,要唱国歌,立正,敬礼,本活动课通过介绍国歌,就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国歌》庄严,雄壮的气势和使人振奋,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力量,从而达到通过演唱国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目标。

我认为这一目标基本实现,但也有很多遗憾需要我去深思和总结,如联系当今各行各业爱国实际行为不够。

.总之,本节课就是力求培养学生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努力学习,争取一份满意的成绩单,为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好思想。

浓缩为四个字“忠心爱国”。

这便是我设计的出发点和意图。

篇二:国旗国歌主题班会资料一.国旗的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五星红旗的红色象征革命,上面的五颗五角星象征着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大团结。

而星的颜色用黄色则象征在红土地上显示出的光明。

中国国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

上海解放后,他从《解放日报》上看到征集国旗图案的通知,以《东方红》的“他是人民大救星”歌词为灵感,设计出新中国的象征----五星红旗。

1949年7月,32岁的曾联松在上海设计了国旗图案——五星红旗。

然而,在征集到的三千余幅国旗设计图案中,五星红旗图案最初却未受重视。

1949年的8月中旬,北平饭店413房间被辟成临时选阅室,陈列着3012幅应征的国旗图案供与会的政协委员进行初评。

委员们一致看好三幅红底黄色的图案——第一幅是上面一颗金色的大星,旗下三分之一处是一条黄色的横杠;第二幅是上面一颗金色的大星,下面两条横杠;第三幅是上面一颗大星,下面三条横杠。

说明书上写道:金色的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联合政权,第一条横杠代表黄河、第二条横杠代表长江、第三条横杠代表珠江,意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

五星红旗图案在第一轮的筛选中就被淘汰了!为慎重起见,评选小组将上述三幅图案和其他几十幅图案汇编成《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供大家再一次讨论。

编印资料时,田汉问:“怎么没把那幅五颗星的图案收进去?”他从被淘汰的一堆设计图案的最底下翻出了那幅图案:“这个设计简洁大方,而且寓意也深,你们认为呢?”看得出,大家并不太喜欢这幅图案。

短暂的沉默后终于有人吞舌吐吐地说:“许多人觉得这幅图案好像有点似曾相识的味道。

”在三千多幅应证稿件中,几乎有四分之三的设计图不是模仿苏联国旗就是模仿美国国旗,有的甚至是模仿欧洲一些小国家的国旗。

所以在第一眼看到五星红旗时,大家就把它放在了一边。

“它像什么?”田汉问。

“像苏联国旗!”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

“假如拿掉了这个呢?”田汉又仔细地看了看图案,然后用手遮住了大星中的镰刀和斧头:大家点起头来。

“是不是把这张也编进去?”田汉说。

工作人员在它的右上角写上了“32号”。

几天后,收集了38幅图案的《国旗图案参考资料》送到了毛泽东和代表们的手里。

1949年9月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宴请参加新政协会议的代表们。

张治中直截了当地谈了自己对国旗的看法:“你不是说过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吗,在国旗上画一道杠,有把国土一分为二的嫌疑!再讲,用一条杠子代表黄河也不科学,老百姓会联想到孙猴子的金箍棒!”与此同时,田汉把五星红旗的图案交到了毛泽东的手里。

毛泽东把眼光定格在了大星中的镰刀斧头上,微微皱起了眉头。

田汉马上说:“镰刀和斧头的图案我认为可以拿掉,这并不妨碍整体的效果,反而更简洁了。

”毛泽东的眉头舒展开了。

1949年9月27日,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9月28日,国旗图案在报纸上公开发表。

9月29日,市民争相订购国旗,旗帜加工厂的工人以空前高涨的热情夜以继日地投入到了国旗的制作中。

10月1日,家家户户门前的五星红旗与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交相辉映国旗设计者的期待1949年9月29日,报纸上登出了新中国国旗图案。

华东合作事业管理局的曾联松看着那幅熟悉的图案,一下子呆住了。

他赶紧翻来覆去地找,想看看有没有设计者的名字。

没有!曾联松的表情从兴奋和期待慢慢转成了疑惑。

对于他来说,那是一个失望和希望并存的不眠之夜。

但是很快,对于开国大典的期待取代了他所有的疑惑。

国旗是不是自己设计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曾经为之浴血奋斗的事业终于成功了,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两天后的10月1日,曾联松早早地来到商店门口,站在扩音喇叭前。

那时,收音机还很稀罕,有什么重大新闻,人们都会去听街头和商店的有线广播。

开国盛况随着电波传到了上海,深深地震撼着扩音器下每一个人的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