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反思(小编整理)[修改版]

10、《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反思(小编整理)[修改版]

第一篇:10、《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反思我希望通过一遍遍地读,一层层深入,让嫦娥为民着想、牺牲个人幸福的美好形象久驻学生的心间。

由于时间没把握好的原因,最后一小节的处理十分苍促,只是齐读一遍就过去了,学生没有能够体会到月亮为什么代表了人们的企盼团圆的心?为什么八月十五的企盼更会让人生发对美好的无尽追忆与感怀?还有设计的根据提纲复述课文也没能在课上完成。

第二篇:10、《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案10、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感受后羿和嫦娥为民造福、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

2、充分读,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体会后羿、嫦娥以及逄蒙的性格特征,爱憎分明。

3、能复述故事内容,进一步培养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充分朗读,剖析故事中三个的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感受后羿和嫦娥为民造福、舍生忘死的伟大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听写词语:嫦娥奔月、皓月当空、皎洁、接济、凝望、奸诈贪婪、威逼、迫不及待、周旋、敬重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了解“后羿射日”的经过,感受后羿是个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1、指名读1、2自然段。

2、读了这个故事,后羿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看出来?3、自由读,边读边想象大地上的情景以及老百姓的艰苦生活。

4、用自己的话说说后羿射日的经过。

5、有感情地齐读1、2自然段,感受后羿是个力大无比、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三、感受嫦娥奔月那扣人心弦的经过。

1、自由读3—6自然段,思考:嫦娥为什么会“奔月”?2、指名读,交流。

3、分小组讨论:①逄蒙是个怎样的人?找找有关词语或句子。

②画出嫦娥奔月的情景,从嫦娥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中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4、分组交流讨论的结果。

①逄蒙奸诈贪婪,心狠手辣。

拜师学艺,其实是图谋不轨。

句子:“他一心想把后的仙药弄到手”、“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逄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逄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

”词语:“一心想”、“弄到手”、“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闯进”、“威逼”、“翻箱倒柜”、“四处搜寻”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逄蒙的奸诈贪婪、心狠手辣。

②嫦娥心地善良、为民着想、机智勇敢。

心理活动: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词语:“机智”、“周旋”、“不肯交出”、“疾步向前”、“一口吞”……抓住相关词句,体会嫦娥机智勇敢、心地善良、为民着想。

5、再次自由朗读,从语言文字中进一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

6、请学生上台表演,当时逄蒙威逼嫦娥交出仙药,而嫦娥能机智周旋的情景。

通过对比两人的行为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形象,达到爱憎分明的效果。

①同桌先自由练习。

②指名上台演练。

7、分角色朗读:女生读描写嫦娥的句子,男生读描写逄蒙的句子。

8、结合插图想象嫦娥奔月的情景。

①指名说出课文中描写嫦娥奔月情景的句子。

②学生观察插图,教师有感情地范读第六自然段。

边听边看边想象嫦娥奔向月亮时的情景。

③引导观察插图,看看图上画了什么?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嫦娥说什么?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来形容这种场景?④齐读嫦娥奔月的句子,体会课文描绘的美好意境。

四、体会后羿和百姓失去嫦娥的痛苦1、齐读七、八自然段2、回忆嫦娥是个怎样的女子?3、思考:后羿不见了心爱的妻子嫦娥,他会怎么想,怎么做?课文中又是怎么写的?4、同座讨论、交流。

后羿心急如焚、焦急万分。

“焦急地冲出”、“连声呼唤”、“不顾一切”、“追去”……5、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后羿对妻子的万分思念。

6、想想是谁害得后羿和嫦娥这对深爱着的夫妻,从此遥遥相对、永远不能相聚的?你想对逄蒙这样的卑鄙小人说些什么?7、乡亲们得知嫦娥的消息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引读第八自然段。

五、复述故事,深化感情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乡亲们为什么非常想念嫦娥。

3、讨论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列出提纲。

4、交流。

“十个”、“射日”、“习武”、“藏药”、“智斗”、“奔月”、“追妻”、“企盼”。

5、同桌练习复述。

6、指名复述。

板书设计:10、嫦娥奔月嫦娥:美丽善良机智逢蒙:奸诈贪婪后羿:为民造福第三篇:《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内容。

2、充分读,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体会后羿、嫦娥以及逢蒙的性格特征,爱憎分明。

3、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的意境美,进一步培养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体会把握后羿、嫦娥、逄蒙的性格特征。

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意境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嫦娥奔月》这课的1、2自然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1、2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后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一般性的提问)二、感受嫦娥奔月那扣人心弦的经过。

1、齐读3—6自然段,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那些人,发生了什么事。

2、同桌交流讨论:①逢蒙是个怎样的人?(一般性的提问)找找有关词语或句子。

②嫦娥又是个怎样的人?找找有关词语或句子。

3、师生交流讨论的结果。

①逢蒙奸诈贪婪,心狠手辣。

拜师学艺,其实是图谋不轨。

句子:“他一心想把后的仙药弄到手”、“逢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到了晚上,逢蒙手提宝剑,迫不及待地闯进后羿家里,威逼嫦娥把仙药交出来”、“逢蒙见嫦娥不肯交出仙药,就翻箱倒柜,四处搜寻。

”词语:“一心想”、“弄到手”、“假装生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闯进”、“威逼”、“翻箱倒柜”、“四处搜寻”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逢蒙的奸诈贪婪、心狠手辣。

②嫦娥心地善良、为民着想、机智勇敢。

心理活动:嫦娥心里想,让这样的人吃了长生不老药,不是要害更多的人吗?词语:“机智”、“周旋”、“不肯交出”、“疾步向前”、“一口吞”……抓住相关词句,体会嫦娥机智勇敢、心地善良、为民着想。

4、生自由朗读第5自然段,从语言文字中进一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一下当时的情景。

5、请学生上台表演,当时逢蒙威逼嫦娥交出仙药,而嫦娥能机智周旋的情景。

通过对比两人的行为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形象,达到爱憎分明的效果。

①同桌先自由练习。

②指名上台演练。

6、结合插图想象嫦娥奔月的情景。

①学生观察插图,指名有感情地范读第六自然段。

边听边看边想象嫦娥奔向月亮时的情景。

②引导观察插图,看看图上画了什么?(激起学生兴趣,考察学生语言概括能力)如果你是当时的嫦娥,你心里会怎么想?(结合自身引起想象)三、体会后羿和百姓失去嫦娥的痛苦1、齐读七、八自然段,感受后羿和乡亲们对嫦娥的万分思念。

2、师生感悟后羿和乡亲们对嫦娥的万分思念之情。

四、再次朗读全文,深化感情1、让我们怀着对嫦娥万分思念之情,再次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10、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后羿:力大神勇嫦娥奔月嫦娥:善良机智寻妻想念逢蒙:奸诈贪婪(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设计的问题数量不多,大多偏一般性的提问,但是足以能帮助学生掌握文本内容,了解人物品质,神话传说通常是学生感兴趣的文章,通过一般性基础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过多的设计,反而会适得其反。

)第四篇:《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案)语文论文——《嫦娥奔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十课设计理念: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导,以小组讨论交流为载体,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读中理解,读中想象,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精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美,感受嫦娥的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情感目标: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准备: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吟诗赞月,引入课题1、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学生欣赏。

2、师点拨:知道刚才那首歌的名字吗?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它的歌词其实就是我们学过的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

投影仪出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生齐读。

3、看到这首词,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自由汇报。

师小结:是啊,月明星稀,风清月朗,这样的月夜多迷人啊!于是,关于中秋之夜就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其中之一——《嫦娥奔月》(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粗略感受人物特点1、生自由粗读课文2、提问:嫦娥奔月的故事从远古一路走来,尽管一走就是几千年,可人们还是由衷的喜欢它,一辈辈的=地传颂着,就是因为故事中蕴含着魅力无限的人性美。

文中出现了几个主要人物?3、(学生回答)师同时用简笔画分别画出逢蒙与后羿(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辨认。

4、提问:他们各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初步印象?学生回答,师适时板书嫦娥善良、机智后羿神勇、衷情逢蒙奸诈、贪婪三、精读课文,解读语言文字(一)走近后羿1、后羿真的那么神勇吗?请找出课文中相关的语句证明。

(学生找出、画出、读读、悟悟)2、指导朗读。

(根据具体的情况,分层指导学生的朗读,直到读得让太阳听到)3、总结: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见了英姿飒爽的后羿再厉声地命令着不听话的太阳!(二)靠近嫦娥1、自古英雄爱美人,后羿就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嫦娥,(学生结合板书填空),那么嫦娥的善良又体现再什么地方呢?2、指名读,师生评价。

3、创设情境理解“接济”的意思,再次体会嫦娥的善良。

4、除了美丽善良之外,嫦娥还很机智。

你从哪些词语能够看出来?(嫦娥面对逢蒙提剑威逼,她毫不畏惧,机智周旋,最后为老百姓着想,毅然吞下仙丹,这是弱女子的壮举。

)4、练习感情朗读(三)剖析逢蒙1、逢蒙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2、学生自主读课文相关章节,画出能表现逢蒙奸诈的句子。

(其人心怀叵测,混入门徒之中,偷取仙丹,威逼嫦娥。

“假装”“手提宝剑”“迫不及待”“闯”“威逼”“翻箱倒柜”“四处搜寻”等词,充分暴露出他阴险、贪婪的嘴脸。

)3、学生练习感情朗读。

第五篇:10、《嫦娥奔月》第一课时教案10.嫦娥奔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堂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什节吗?人们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盼团圆的中秋佳节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板书课题:嫦娥奔月。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