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判断题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党委、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B【解析】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由此可见,该表述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
2.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基层国家机关。
()【答案】B【解析】农村村委会和城市社区居委会是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不是国家机关。
【考点】基层群众自治3.依法治国就是政府的依法行政。
()【答案】B【解析】依法行政只是依法治国的一个方面。
依法治国的范围广,包括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人大行使立法权,政府依法行政,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公民增强法制观念等。
【考点】依法治国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答案】B【解析】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5.选举权与被选决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答案】B【解析】我选举权与被选决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部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6.汇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答案】错误【解析】该题考查汇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本观点混淆了汇率与外汇的内涵,故该观点是错误的。
【考点】汇率7.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每小题1分,共10分):【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社会性。
()【答案】B【解析】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维护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题目说法错误。
【考点】国家的根本属性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国家的根本属性的识记,属课本基础内容的考核,难度较小。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真实性。
()【答案】B【解析】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真实性是人民民主的特点。
题目说法错误。
【考点】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人民民主的特点的识记和区分。
属课本基本内容的考核,难度较小。
【3】在我国,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答案】A【解析】在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即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权利。
题目说法正确。
【考点】公民的监督权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监督权的识记,属课本基本概念的考核,学生容易对一切产生怀疑,难度适中。
【4】我国公民行使政治自由就是充分表达自己意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答案】B【解析】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不是绝对的,不是限制的,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行使自由,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题目认为“自由是想说什么说什么”,错误。
【考点】公民的政治自由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自由的理解,一定要记清楚自由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要求,难度适中。
【5】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意味着公民有相同的权利。
()【答案】B【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平等地享有权利并不是说享有的权利平等,一样。
题目错误。
【考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理解,题目注重对平等地享有权利的理解,难度适中。
【6】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机关。
()【答案】B【解析】村委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政权,不是国家机构,题目说法错误。
【考点】基层民主自治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村委会和居委会性质的识记和理解,属课本基本内容的考核,学生一定要熟练掌握该内容,经常出题,难度适中。
【7】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途径。
()【答案】A【解析】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题目说法正确。
【考点】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的途径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层民主自治意义的理解,是课本基本内容的记忆考核,要注意“最……”的表述是考查的重点。
难度适中。
【8】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都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答案】A【解析】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题目说法正确。
【考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的识记,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这些方式,并加以理解,该题难度较小。
【9】差额选举比等额选举更能表达选民的意愿,所以,差额选举比等额选举更优越()【答案】B【解析】差额选举应选人少于候选人,为公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与等额选举相比,更能表达选民的意愿。
但是不同的选举方式各有优势和不足,题目认为差额选举优于等额选举是错误的。
【考点】差额选举、等额选举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差额选举和等额选举特点的识记和比较,要注意题中结论说法是错误的。
难度适中。
【10】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答案】A【解析】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题目说法正确。
【考点】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依法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的理解。
学生容易误解为政治和经济两个不同范畴,很容易判断错误,难度较大。
8.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遵守相同的法律。
【答案】B【解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答案】B【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在我国,一切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答案】B【解析】在我国,合法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
【4】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答案】A【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5】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机构。
【答案】B【解析】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我国的国家机构。
【6】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互相监督的关系。
【7】人口是主权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答案】B【解析】主权是主权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8】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一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案】B【解析】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一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9】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答案】A【解析】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0】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支持联合国的一切工作。
【答案】B【解析】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但不支持联合国的一切工作。
【考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全国人大的性质、宗教信仰自由、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政协的性质、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主权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联合国的宗旨、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点评:以上是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答的问题,只需回忆书本知识,是课本基础知识的再现。
比较简单,但却是课本中的易错的和易混点,对学生解题相当重要。
熟记课本知识很重要。
9.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题号前写上“A”,错误的写上“B”。
【1】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答案】B【解析】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必须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
【2】纸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答案】B【解析】纸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但不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3】外汇就是外国的纸币和汇率。
【答案】B【解析】外汇就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外汇和汇率不是一回事。
【4】一个合理的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答案】A【解析】一个合理的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是正确的。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答案】B【解析】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二者不是一回事。
【6】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答案】A【解析】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是正确的。
【7】居民储蓄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消费。
【答案】B【解析】居民储蓄的直接目的是为获得利息。
【8】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答案】B【解析】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9】按劳分配体现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答案】B【解析】按劳分配体现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10】当前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答案】B【解析】当前要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考点】商品、纸币、外汇、价格、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居民储蓄、按劳分配、收入分配公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10.股票是一种债务凭证。
()【答案】B【解析】股票是一种所有权证书,而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
【考点】股票和债券的性质点评:注意区分股票和债券的性质,股票是一种所有权证书,而债券是一种债务凭证。
11.我国现阶段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答案】正确【解析】根据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面对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
所以此说法正确。
12.按消费的对象,消费可以分成钱货两清、贷款消费、租赁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