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语文高一必修下册课时79第四单元《雷雨》第一课时:戏剧常识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高一必修下册课时79第四单元《雷雨》第一课时:戏剧常识教案

XX中学语文科 XX
第一课时戏剧常识
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

2.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介绍戏剧
1.定义: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表演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2.戏剧的基本特点:
(1)适合舞台演出: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展开。

语言通俗自然、简练明确。

(2)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其发展过程构成剧本的情节结构。

(3)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合乎各自的身份和特征:通过台词语言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

3.戏剧的结构:
序幕:介绍剧中人物,或说明故事背景,或设置悬念。

开端: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

发展:描写情节的波澜起伏,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

高潮: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并表现出急剧转化的局面。

结局: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矛盾冲突的解决。

尾声:与序幕呼应,对剧本的思想内容作些启示,引起人们的联想和展望。

戏剧的段落结构以“幕”和“场”来分隔。

教师点拨:小说也有类似的结构,但小说的叙事相对更加灵活,描写的情境、塑造的人物相对广泛,可以在一个环节中布置更多的矛盾冲突和象征要素,而戏剧则因受到舞台的限制,从而使场景中的情节与形象凝聚性相对更高。

4.戏剧的冲突
定义:冲突即剧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以及人物内心各种因素彼此消长的过程。

表现: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性格冲突,特定条件下,也表现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或先进与落后、进步与保守、理想与现实、人性与命运等对立面之间的矛盾冲突。

特点:戏剧冲突比生活矛盾更强烈,更典型,更集中,更富于戏剧性。

类型:
以雷雨为例说明戏剧冲突的特点:复杂而集中
矛盾复杂:封建家庭中主奴的矛盾、夫妻的矛盾、父子的矛盾、兄弟的矛盾、继母子的矛盾、情人间的矛盾、现代产业中劳资的矛盾以及不同阶层女性与现实命运抗争的矛盾等。

矛盾集中:集中在周鲁两家的八个人物身上。

空间集中:集中在周家客厅、鲁家住处的有限空间里。

时间集中:把三十多年的变故集中到由日到夜的十几个小时中。

5.戏剧的语言
(1)台词:
①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

②台词的表现形式:
对话、独白、旁白(登场人物离开其他人物而向观众说话)、内白(在后台说话)、潜台词(登场人物没说出来的语言,而是用表情表现出来的言外之意)等。

③台词的特色:
动作性(和人物的行为相结合,推动情节发展)
个性化(体现人物形象)
抒情性(凸显矛盾冲突)
潜台词(扩大台词内涵)
动听上口,浅显易懂(适合舞台表演,方便观众理解。

但浅显≠单调,台词具有戏剧性的丰富)
(2)舞台说明:
①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

②说明的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布景;
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
登场人物上场、下场;
提示开幕、闭幕等结构转换;
提示旁白、画外音、人物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

二、戏剧文学阅读的特点。

1.与欣赏小说、诗歌、散文相近——
想象性:戏剧场面和人物形象都通过想象产生,具有间接性而非直观性,不同于欣赏戏剧演出。

2.与欣赏小说、诗歌、散文不同——
场面感:读者凭经验想象出来的首先是生动的戏剧场面,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三、总结
学习、阅读戏剧的意义:
认识层面:
拓宽阅读面,提升文学修养。

体验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更深刻地思考世界,反思自我。

提升审美素养。

使生活更从容,使内心更宁静。

实践层面:
使行动更积极。

四、课后思考
从你和同学、朋友、家长或老师的某一段对话中选取素材,简要概括,再把它改写为一段具有更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更丰富的潜台词的微型剧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