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温度计(开题报告)

数字温度计(开题报告)

数字温度计(开题报告)
中国计量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设计(论文)题目:
指导教师:二级学院:
年月日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已经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方便快捷的介绍实时温度对人们日常生活、农业栽种、工业生产、气象研究、物资仓储等
都有著关键的影响,所以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具备关键的意义。

近年来,温度检测
领域发展快速,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温度的测控芯片也适当的荣登历史的舞台,能
在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中广为采用。

温度的测量的关键之处就是温度传感器,其往往同
意着一个温度检测系统的性能。

至今温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传统的分立
式温度传感器、演示内置温度传感器及目前的智能内置温度传感器。

智能温度传感器就是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问世的,它就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测试技术的结晶,
特点就是能够输入温度数据及有关的温度控制量,内置各种微控制器。

社会的发展并使人
们对传感器的建议也越来越低,现在的温度传感器正在基于单片机的基础上从模拟式向数
字式,从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飞速发展,并朝着高精度、多功能、总线标准化、高可靠性及安全性、研发交互式传感器和网络传感器、研制单片测温系统等高科技的方向
快速发展。

传统的温度检测以热敏电阻和ad590为温度敏感元件。

热敏电阻虽成本低,但
须要信号处理电路,电路繁杂,可靠性较低,测温准确度及抗干扰能力也存有一定的严重
不足。

近年来,传感器正处于传统型向新型传感器转型的发展阶段。

新型的温度传感器的特
点是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而且使系统结构更简洁,维护方便,缩小了空间。

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强、体
积小、价格低、抗干扰能力等优于一般cpu的优点,因此往往采用单片机作为数字控制器
取代模拟控制器。

温度就可以通过物体随其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去间接测量,而用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
的标尺叫做温标。

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目前国际上
用得较多的温标存有华氏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和国际新颖温标。

华氏温标(h)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h,水的沸点为212h,中间分割180等份,每一份
为华氏1度,合乎为h。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水的
沸点为100℃,中间分割180等份,每一份为摄氏1度,合乎为℃。

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
文温标,或表示绝对温标,它规定分子运动暂停时的温度为
绝对零度,记符合为k。

国际实用温标是一个国际协议性温标,它与热力学温标相接近,而且精度高,使用方便。

目前国际通用的温标是1975年第15届国际权度大会通过的《1968年国际实用温标-1975年修订版》,记为:ipts-68(rev-75)。

但由于ipts-68
温标存在一定的不足,国际计量委员会在18届国际计量大会第七号决议授权予1989年会
议通过了1990年国际温标its-90,its-90温标替代了ipts-68。

1.2温度检测的发展背
景在众多温度仪表中温度传感器是开发最早,也是现在应用最广的一类温度仪表。

现在温
度仪市场中温度传感器的份额已大大超过了其他的传感器。

从17世纪初人们开始利用温
度进行测量。

在半导体技术的支持下,本世纪相继开发了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

与之相应,根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相继开发了声学温
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微波传感器。

温度检测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传感
器技术、微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智能温度测控系统测控功能的完善、测
控精度的提高和抗干扰能力的增强等提供了条件。

再则人们在温度检测的准确度、便捷、
快速等方面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传统的温度传感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新
型的温度传感器将逐渐代替传统的温度传感器。

温度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工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自动化水平与范围也不断扩大,因而对温度检测技术的建议也愈来愈低,现在工业上通用型的温度检测范围为-
200―3000c,而今后建议能够测量超高温与超低温。

尤其就是液化气体的极低温度检测更
为紧迫,如1ok以下的温度检测就是当前重点研究课题。

温度检测技术将可以由点测温发
展至线、面,甚至立体的测量。

应用领域范围己经从土业领域延展至环境保护、家用电器、汽车工业及航天工业领域。

利用以前的检测技术生产出来适应环境于相同场合、相同工况
建议的新型产品,以满足用户须要。

同时利用代莱检测技术生产出来代莱产品。

对许多场
合中的温度检测器存有特殊要求,例如防硫、安全检查、耐热等性能建议;又例如移动物
体和高速旋转物体的测温、钢水的已连续测温、火焰温度检测等。

时代发展的需要,温度仪表行业向数字化方向迅速发展。

其最大优点是直观、无读数
误差、分辨率高、测量误差小,因而有广阔的销售市场。

所以在我看来数字温度计的发展
前景是相当可观的。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将化解的主要问题
1、本课题“智能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主要研究以一个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温度自动
测量系统。

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用户可以自行预设温度的下限和上限(2)、当温度少于下限或者上限时,可
以自动报警
2、设计中选择ds18b20温度传感器,用51系列单片机作为设计元件。

温度传感器的
具体参数如下:
(1)、范围:-55℃--125℃(2)、精度:0.0625℃3、总体方案设计
4、应解决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1)较小的硬件开支须要相对繁杂的软件展开补偿,由于ds1820与微处理器间使用以
太网数据传输,因此,在对ds1820展开读取编程时,必须严苛的确保读取时序,否则将
无法加载测温结果。

(2)在ds1820的有关资料中均未提及单总线上所挂ds1820数量问题,容易使人误认
为可以挂任意多个ds1820,在实际应用中并非如此。

(3)连接ds1820的总线电缆是有长度限制的。

(4)在ds1820测温程序设计中,向ds1820收到温度切换命令后,程序总必须等候
ds1820的回到信号,一旦某个ds1820碰触不好或断线,当程序读该ds1820时,将没回到信号,程序步入死循环。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通过市场调研和网络搜寻,分析先进经验市场上尚无产品,列举几种可取方案展开对
照分析,最后挑选一种的确可取的方案,即为确认出来系统框图、掌控方式、电路形式等,通过proteus软件对系统展开演示仿真,对根据电路实际情况对演示电路展开改良和健全,为单片机电路的整体设计提供更多确保。

模拟仿真论证电路运行正常后,购买所需电子元件动手焊接实物。

对根据实物电路实
际情况对程序、电路等进行改进和完善。

四、研究工作进度
时间(迄止日期)2021.3.17-3.23(第一周)2021.3.24-3.30(第二周)2021.3.31-4.6(第三周)2021.4.7-5.14(第四、五周)2021.5.15-5.17(第五周)2021.5.18-5.23(第五周)2021.5.24-5.29(第六、七周)2021.5.30-6.6(第七周)修改毕业设计报告
并整理装订书写毕业设计报告相关设计及资料整理用proteus软件进行仿真,并对电路进
行改进、完善电路资料收集,单元电路设计设计方案及原理框图的确定完成调研与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内容理解并确认毕业设计任务书,撰写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顾春禄,贾姝娟,刘茹敏.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j].科协论坛(下半
月).2021(12)
[1][1]宋艳丽,宋武.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数字温度计的设计[j].黄冈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21(02)
[2]陈慕君,唐慧刚,刘其群,袁富娟.一种基于at89c51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温度计
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1(14)
[3]杨洪升.基于89c51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j].煤炭技术.2021(05)[4]王萍.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温度测量设计[j].硅谷.2021(02)
[5]毋剑.基于ds18b20的数字温度测量系统[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
版),2021,(2).
[6]陈思.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1(04)[7]许文斌,曾全胜.基于单片机at89c52的数字化温度测量仪[j].微计算机信
息.2021(05)
[8]廖月琴.基于at89s51单片机数字温度计的设计[j].咸宁学院学报.2021(12)[9]李龙飞,牛晓春,郭涛,夏烈芳.基于铂电阻的数字温度测量系统设计[j].电子技
术,2021,(5).
[10]极易丽华,黄俊.基于at89c51单片机与ds18b20的温度测量系统[j].电子与封
装.2021(0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