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变异、育种和进化
A组
1.我国科学家将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去除冗余的重复基因信息和结构,重新设计为1条染色体,并将这条染色体移植到去核的酿酒酵母细胞中,发现细胞仍然能存活,这是国际上首次获得的人工创建的具有单条染色体的酵母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酿酒酵母有丝分裂时不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该酵母在有氧呼吸时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
C.设计该条染色体时可能需采用DNA水解酶去除15个着丝点
D.设计该条染色体时需要使用RNA聚合酶
2.大麦中雄性不育基因(ms)使植株不能产生花粉,ms的显性等位基因Ms存在时植株能形成正常花粉。
花的颜色由R(黄色)和r(褐色)控制。
某品系中,带有Ms、R两个显性基因的染色体片段易位连接到另一染色体片段上,形成带有一个额外染色体的三体。
该三体细胞减数分裂时,其他染色体都能正常配对,额外染色体在后期随机移向一极,其中花粉中有额外染色体的配子无受粉能力,该品系的自交后代分离出两种植株(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雄性不育系杂交时母本不用去雄
B.三体的形成属于光镜下可见的染色体变异
C.若基因型为MsmsRr的雌配子与基因型为msr的雄配子结合后存活率很低,则该三体自交后代黄花个体少于褐花个体
D.该三体大麦自花受粉后,黄花个体均为雄性不育,褐花个体均为雄性可育3.(2022·江西萍乡高三期末)下图甲~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出现的特殊状态,甲之后会出现乙或丙中的一种状态。
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仅显示染色体,未显示染色单体),两个相邻的染色体将随机分到细胞的同一极。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配对的基因都是等位基因
B.图乙状态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中均有基因的缺失或重复
C.图丙状态分裂产生的子代细胞中均有基因的缺失或重复
D.出现上述特殊图像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4.(2022·内蒙古通辽高三调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倍体植物的产生说明新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但会发生进化
B.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频率逐渐上升是因为深色个体和浅色个体发生了共同进化
C.大种群中进行连续自交或连续自由交配对种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影响相同
D.少量普通棉与抗虫棉混合种植可减缓棉铃虫种群中相应抗性基因频率的上升趋势
5.下图是通过羊膜穿刺技术采集某胎儿羊水细胞,再通过一系列操作制作的染色体核型图,已知20号染色体为非等臂染色体,该胎儿细胞中发现了一条非常罕见的20号等臂染色体(一个着丝点连接两个相同的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过程中用秋水仙素处理羊水细胞可以提高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
B.此过程中用低渗溶液处理羊水细胞的目的是防止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C.若该胎儿的父母染色体核型正常,则该变异发生在胚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
D.等臂染色体的形成可能是由于着丝点分裂方向异常从而形成对称的中央着丝点染色体6.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灰色、B1—黄色)。
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A.若干年后,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分别属于不同的物种
B.随着时间的推移,乙岛屿上B1的基因频率一定会继续升高
C.三个岛屿中乙、丙两个岛屿上的环境背景颜色更加接近
D.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B组
1.(2022·青海果洛高三一模)经DNA检测发现,中美洲东海岸与西海岸的两种海龟曾经是同一物种,因火山爆发导致它们被分隔成两个地区的不同种群,现已进化成两个不同物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海龟的进化方向相同
B.两种海龟产生地理隔离后,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C.两种海龟存在地理隔离,但不存在生殖隔离
D.DNA检测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证据
2.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7 000米以下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的特殊极端条件的深海环境中,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
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的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超深渊狮子鱼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大量“丢失”,发生了进化
B.因为超深渊狮子鱼属于新物种,所以它一定不能和狮子鱼交配
C.特殊极端的环境条件直接对超深渊狮子鱼个体的基因进行选择
D.深海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诱导超深渊狮子鱼发生了适应环境的变异3.(2022·河南安阳高三联考)如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河流和山脉)形成了两个新的种群,进而进化为两个新物种的过程。
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物种只有一个种群,即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种群1和2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C.自然选择使种群1和2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种群1、2出现生殖隔离说明两者基因库中基因都不同
4.一些环境污染物引起染色体片段断裂。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断片行动滞后,不能进入主核,形成主核之外的核块;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的间期时,它们便浓缩为主核之外的小核,称为微核。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形成微核的变异类型为染色体数目变异
B.不具有着丝点的染色体断片容易参与微核的形成
C.微核的组成成分通常为蛋白质,而不含有DNA
D.只有在分裂中期才能观察到细胞中的微核
5.普通水稻是二倍体,为快速培育抗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用下图所示方法进行育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①过程获得单倍体幼苗的理论依据是细胞的全能性
B.用②照射单倍体幼苗,目的是要筛选出抗除草剂的植株
C.用③喷洒单倍体幼苗,保持绿色的部分具有抗该除草剂的能力
D.用⑤处理绿色幼苗,可获得纯合的抗除草剂植株
6.下列有关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诱发基因突变
②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个体的表现型
③伴性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④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
⑤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为进化提供更多的原材料
A.0项B.2项C.4项D.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