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Hale Waihona Puke 2.植物杂交育种的育种年限分析 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纯合子为例,在逐代自交过程 中将隐性纯合子去掉。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解析 A 项卵裂是有丝分裂,若抑制第一次卵裂不 可能产生三倍体;B 项精子被破坏,则只靠卵细胞 的遗传物质发育而成的个体为单倍体;C 项中去核 卵细胞中植入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则发育成由 该细胞核决定的二倍体;D 项中受精后的卵细胞将 正常发育成为二倍体,若极体不能正常释放,则极 体中所含的一个染色体组将保留在受精卵中,导致 产生三倍体。 答案 D
第三讲 变异、育种与进化 主干知识回扣
一、生物的变异 1.生物变异的类型和来源
变 不可遗传的变异 原因 环境变化, 遗传物质 未变
异
类 型
基因突变 (最根本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 来源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2.基因重组的类型 (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 等位基因的 自由组合 。
(2)减数分裂形成 四分体 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 上的 等位基因 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
交换而发生交换。
(3)DNA 重组技术。 3.可遗传变异的实践意义——生物育种
基因突变 育种应用 诱变育种 基因重组 育种应用 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染色体变异 育种应用 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训练 5 (2009·广东卷,20)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 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 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A) A.10/19 B.9/19 C.1/19 D.1/2 解析 设此致病基因由 A 控制,由题意知,该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 19%,则隐性纯合 体 aa 的概率为 81%,a 的基因频率即为 90%,A 的基因频率则为 10%。则该夫妇基因型及基因型 频率为:妻子:AA(1/19)、Aa(18/19),丈夫:aa。 此夫妇所生子女中,正常的概率为:18/19×1/2= 9/19,患病的概第率三即讲变为异、1育-种与9进/1化9=10/19。
高频考点整合
考点一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
变异类型 比较项目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 自然状态下
类型及原理
因非同源染色体 发生的——
重组而重组
自然突变
同源染色体上的 人为条件下
非等位基因,因 发生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 诱发突变
交叉互换而重组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缺失、易位、重复、 倒位 染色体 个别增减 数目变 成倍增减 异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解析 由题意知,AA∶Aa=1∶2,所以该群随机 交配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1/3AA×1/3AA→ 1/9AA;②2×(1/3AA×2/3Aa)→2/9AA+2/9Aa; ③2/3Aa×2/3Aa→1/9AA+2/9Aa+1/9aa(死 亡)。第一代中 AA 的比例是 1/9AA+2/9AA+1/9AA =4/9AA,Aa 的比例是 2/9Aa+2/9Aa=4/9Aa, aa 的比例是 1/9,因为 aa 在出生前就已经死亡, 所以 AA∶Aa=1∶1。 答案 A
检验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甲、乙两图都表示染色体变异,染色体
变异可用显微镜观察检测。只要有染色体的生
物,细胞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就 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答案 C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实例 现有基因型为 BBEE 和 bbee 的两种植物或 动物,欲培育基因型为 BBee 的植物或动物品种, 育种过程用遗传图解表示如下: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元贝驾考 元贝驾考2016科目一 科 目四 驾考宝典网 / 驾考宝典2016科目一 科目四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解析 这种变异既可能是显性突变,也可能是隐性 突变,A 项错误;若是显性突变,则该个体是杂合 子;若是隐性突变,则该个体是隐性纯合子,这两 种情况下自交后代中均会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 合个体,B 项正确;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形态是用光学显微镜,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能观 察到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C 项错误;假设突变是 显性突变,则该杂合子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将形成显 性单倍体和隐性单倍体两种单倍体,需经加倍和筛 选后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D 项错误。 答案 B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解析 过程①表示杂交育种,杂交中通过基因重 组,产生多种性状,变异是不定向的。过程②是单 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个体为单倍体,单 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加倍后形成的个体才 是纯合子。③是转基因成功的体细胞发育成植株的 过程,需要用组织培养技术,涉及脱分化和再分化 两个过程,需要植物激素;基因工程可产生定向变 异。图中筛选过程其实是通过人工选择挑选优良品 种,所以抗病基因频率通过不断筛选而提高。 答案 C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
训练 2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 2 种变
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
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
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
二、生物的进化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和 繁殖 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 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 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 定向 改变,决 定 生物进化的方向 。 (4) 隔离 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5) 共同进化 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生物 多样性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 生物与生物 、生物 与无机环境 共同进化的过程。 3.生物多样性的层次 基因(遗传)多样第性三讲、变物异、种育多种与样进化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
应考高分突破
选择题抢分技巧——找准选项
例 1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如图
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
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过程①②③最后育出纯合高蔓抗病植株, 说明变异是定向的
B.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需要
植物激素参与诱导 第三讲变异、育种与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