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4章 纳米材料的热学性能20140415
第4章 纳米材料的热学性能20140415
D
Lindlm an
物理意义:反映原子结合力物理量, D 越高, 其结合力越大
3) 合金的热容 对于金属间化合物:近似有: C=pC1+qC2 p, q为化合物中分子各组成原子的百分数。 Neumann-Kopp
对于多相混合组织,固溶体或化合物也有相同的规律:
AB Cp B A CaC p (1 C a )C p
C mV E T 3N 0k
V
3R
24 .9 ( J / mol K )
热容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与温度无关的物理量 尽管杜隆-珀蒂定律形式极为简单,但它多数晶体在高温下(300K以 上)热容的描述仍是十分精确的。在低温下,由于量子效应逐渐明 显,本定律不再适用
材料的热容
2)爱因斯坦热容模型: 爱因斯坦模型是一种固 模型,基于三种假设: 1. 晶格中的每一个原子 都是三维量子谐振 子; 2. 原子不互相作用; 3. 所有的原子都以相同 的频率振动。
3)影响热膨胀系的因素: b) 晶体缺陷: 由空位引起的晶体附加体积变化:
由辐照空位而增加的体积为:
c) 晶体和各向异性:弹性模量较高的方向将有较小 的膨胀系数
3)影响热膨胀系的因素: d) 铁磁性合金的铁磁转变
出现反常的原因:磁致收缩抵消了合金正常的热膨胀。 e) 加工及热处理对材料的热膨胀性能也有影响。
2)爱因斯坦热容模型:
温度为T,振动频率为v的谐振子平均能量为:
nh exp
0
0
nh kT nh exp kT
h h exp kT
1
一摩尔晶体有N0个原子,每个原子有3个自由度,共有3 N0 个自由度,每个 自由度相当于有一个谐振子在振动:晶体振动的平均能量为:
h h exp kT
E
3N 0
2 材料的热膨胀
1.热膨胀本质
1)唯象解释:热膨胀的本质为点阵结构中的质 点间平均距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在质点平衡位置r0两侧: r<r0 斜率大,斥力随位移增大很快; r>r0 斜率小,引力随位移增加慢。 因此,在一定温度下,平衡位置不在 ro 处, 而是向右偏移,温度高,则偏移大;导致宏 观上晶体膨胀。
材 料 纯铜 黄铜 锡青铜 铝青铜 硅青铜 锰青铜 白铜
组成 Cu Cu-Zn Cu-Sn Cu-Al Cu-Si Cu-Mn Cu-Ni
热膨胀系数 热导率 表铜合金的性能 ×10-6/℃ W/(m·K) Properties of copper alloy 17.0 388-399 18.1-19.8 17.5-19.1 17.1-18.2 16.1-18.5 20.4 17 29-60 12-20 60-100 37-104 108 130
3.无机非金属的热传导: 1) 传导机制:导热主要靠声子,还有光子导热。 2)热导率的影响因素: a)温度:单晶 Al2O3 分为四个温度区间 迅速上升区 极大值区 迅速下降区 缓慢下降区 b) 化学组成: 对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结构相同,相 对原子质量小,密度小,弹性模量大,德拜温度 越高,热导率越大。轻元素的固体和结合能大的 固体热导率大。 对于固溶体:降低热导率
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Cp和CV近似相等,但是在要求较高的计算中不能忽略。 对于理想气体来说,Cp,m − CV,m = R,其中R是理想气体常数
固体热容理论的发展:
经典热容理论 爱因斯坦量 子热容理论 德拜量子 热容理论
杜隆
爱因斯坦
德拜
材料的热容
1.固体热容理论简介
1)杜隆-珀替定律:
气体分子的热容理论用于固体,用经典的统计力学处理,晶体 有N个原子,总的平均能量3NkBT, N=N0, 摩尔热容为:
Ca为组元B在固溶体中的原子浓度
3.无机材料的热容
气孔率的影响:多孔材料因质 量轻,热容小,所需的热量 要小于耐热材料。加热窑多 用硅藻土,泡沫刚玉等。
在较高温度下,固体的摩尔 热容等于构成化合物各元素 原子热容的总和
对于复相:
4.相变对热容的影响
对于一级相变:在相变点, 热容发生突变,热容为无限 大 对于二级相变:比热也有变 化,但为有限值
Q t
1 A
T k x
2)热扩散率(导温系数)和热阻 对于材料各点温度随时间变化时,温度是x和t的函数,当不与 外界交换热量时有: 2 T k T t cp X 2
k cp
令
a:热扩散率(导温系数)
物理意义:标志温度变化的速度,将热量 传导变化与温度变化联系在一起。在相同 加热条件下,a愈大,物体各处温差小。
Widemann-Franz
L0为洛伦兹数(Lorenz number) 条件:不太低的温度下,低温下不成立
2
ke
nkT 3m
F
L0=2.45×10-8V2/K2
2)热导率及其影响因素:
纯金属 a) 温度 对于纯铜, 分为三个区 Ⅰ区 T增大,k增大 Ⅱ区 T增大,k不变 Ⅲ区 T增大,k减小 铋,锑金属熔化时,热导率上升一倍,共价键 减弱,金属键加强。 b)晶粒大小:晶粒粗大,热导率高 c)各向异性:立方晶系与晶向无关,非立方各向 导性。 d)杂质:强烈影响
4.2 材料的热膨胀
2. 膨胀系数
1)概念:用来描述温度变化时材料发生膨胀或 收缩程度的物理量为al 平均线膨胀系数: 平均体膨胀系数: 对于立方晶系:
2)膨胀系数与其它物理量的关系: a) 体膨胀系数与热容存在关系: b) 膨胀系数与金属熔点关系: c) 膨胀系数和德拜特征温度:
3)影响热膨胀系的因素: a) 合金成分和相变 组成合金的溶质元素及含量对合金的热膨胀有明显影响,如合金形 成均一的单相固溶体,则符合相加律。(混合定律) 相变处有膨胀量的变化:一级相变,相变点有不连续变化,(突变) 二级相变,相变点膨胀系数曲线上有拐点。
4.3 材料的导热性
1.热传导宏观规律和微观机制
1)傅里叶定律 热传导:一块材料温度不均匀或两个温度不 同的物体相互接触,热量便会自动的从高温 度区向低温度区传播。
q:热流密度 ;
dT q k dx
kgradT
k:热导率(导热系数) W/(mk)—在物体内部垂直于导热方向取 两个相距1米,面积为1平方米的平行平面,若两个平面的温度相差 1K,则在1秒内从一个平面传导至另一个平面的热量就规定为该物 质的热导率。反映材料导热的能力。
电导率 IACS% 95-101 30-57 9-18 8-17 10-28 6-16 20
2)热导率及其影响因素:
合金 a) 无序固溶体:浓度增加,热导率减小, 最小值一般在50%处。 b)有序固溶体:热导率提高,最大值对应 于有序固溶体的成分。 c)钢中的合金无元素,杂质及组织状态都 影响其热导率。 奥氏体<淬火马氏体< 回火马氏体<珠光体
实验表明:在低温时,热容和T3成正比,上式比实验值更快的趋于0.
3) 德拜热容模型:
模型:晶体中各原子间存在弹性斥力和引 力,这种力使原子的热振动相互受牵连和制 约,相邻原子间协调齐步地振动。 把晶体看作连续介质,原子振动具有很宽 的振动谱,存在最大的振动频率vmax, 某频率 下可能具有的谐振子数,由频率分布函数g(v) 决定,从v到v+dv之间的振子数g(v)dv,共有:
热阻:热量传递受到的阻力
2)导热的微观机制 固体中的导热主要靠晶格振动的格波 (声子)和自由电子的运动来实现:
k
k ph k e
kph:声子热导率,ke:电子的热导率 除金属外,一般固体特别是离子或共价键晶体中自由电子很少。
2.金属的热传导:
对于纯金属,导热主要靠自由电子,合金导热要考虑声子导热的贡献。 将金属中大量的自由电子看作是自由电子气,用理想气体的热导率公式描述:
max
g ( )d
0
3 N (1)
N为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
又晶格振动可以看作弹性波在晶体内的传播,频率分布函数为: 2
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
3 0
(2)
3) 德拜热容模型:
振动频率为v的谐振子平均能量为 能量的振动数目应正比于 e
nh / kT
,具有n个hv能量子的 , 温度T时,
(3)
从v到v+dv频率范围内,振动平均能量为 热振动能量为: g(v)dv, 则晶体
材料物理导论
第6讲 材料的热学性能
任课教师:陈传盛
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2014年4月
Outline
1. 材料的热容 2. 材料的热膨胀 3. 材料的热传导 4. 材料的热电效应 5. 纳米材料的热学性能
晶格动力学:玻恩
•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玻恩是量子力学的创始 人之一,1925年,玻恩写了一本关于晶体 理论的书,开创了一门新学科——晶格动 力学。 M.玻恩(1882-1970),德国著名物理学 家,获195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力 学的开拓者之一、晶格动力学的尊基 人。 1907年获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 1970—1953年在英国、德国、美国诸大 学任讲师、教授。 1936—1953年任英国爱丁堡大学教授, 培养了三名中国博士:彭桓武、杨立铭、 程开甲,在此期间与黄昆合著《晶格动力 学理论》, 被国际学术界誉为有关理论的 经典著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得者
4.1 材料的热容
1.固体热容理论简介
热容(Heat capacity):一定量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温度升高1度所需要 的热,是用以衡量物质所包含的热量的物理 量,用符号C 表示,单位 是J·K-1。 摩尔热容: 1摩尔物质的热容,用Cm表示,单位是J·mol-1·K-1。 比热容: 1千克物质的热容,用c表示,单位是J·kg-1·K-1。 定压热容和定容热容: 等压条件下的热容称定压热容,用符号Cp表示; 等容条件下的热容称定容热容,用符号CV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