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幽默、游戏走进小学数学课堂_课题研究
本节课是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例4,着重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并继续学习代入求值。
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包括两个例子。
前一个是加减数量关系的例子,后一个是乘除数量关系的例子。
两个例子都是采用归纳的思路展开教学,即先列出用具体的数表示的式子,让学生看到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个别现象,从而产生认知冲突,怎样才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般情况呢?由此引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为体现课改精神,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构建信息环境下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逐步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并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抽象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一、让幽默走进课堂
谁来自我介绍一下?今年几岁啦?学生说:我11岁了。
那我今年多大?你想知道吗?猜一猜?我接着说。
我边说边写:我比大17岁再贴出来。
现在你知道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岁了吗?怎样计算?学生答到:11+16=28岁。
我接着问:当她1岁的时候,在妈妈怀里哭的时候,我多大?当她6岁的时候,背着书包上幼儿园时,我多大?24岁?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算的?学生说:老师与她始终相差16岁。
你能再推算下去吗?学生说:会。
这样麻烦吗?有没有简便的表示?学生说:用字母表示。
有的说用字母b表示,有的说用字母x表示。
我说:都可以,我们用字母a表示吧,那我的岁数怎么表示?学生说到:用a +16表示。
a +16表示什么?为什么不用a +21、a +30来表示?
当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后,我接着问:老师8岁上小学时,那是她几岁了?学生哄堂大笑。
为什么笑啊?那时他还没生下来呢。
那么当老师200岁时,他几岁了?有的喊:184岁,有的说不可能,这时课堂在一片笑声中进行的,可以想象学生学习的热情。
用学生感兴趣的特殊年龄理解老师与学生的年龄关系,他们理解用字母表示和差关系的问题,从中又渗透字母的选值要根据实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