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持续时间:一般: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 钟,
缓解方式:休息或用硝酸甘油后在1-2分钟 内(很少超过5分钟)消失。
诱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 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
概述
不典型的心绞痛:疼痛可位于胸骨下段、 左心前区或上腹部,放射至颈、下颌、 左肩胛部或右前胸,疼痛可很轻或仅有 左前胸不适发闷感。
对应的中医病名 该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
二、中医病因病机
本病以正虚为本,在正气不足的基础上, 外感邪气或内伤七情、饮食失节、思虑 劳倦,导致气、血、痰浊瘀阻心脉,脉 络阻滞即为胸痹心痛。
因此本病为本虚标实证。
本虚标实
本虚:以心肺脾肾阳气亏虚为本,久则 气阴或阴阳两虚,心失所养。
(2)辨证分型
3.痰浊闭阻证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
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倦 怠乏力,纳呆便溏,咯吐痰诞,舌体胖大且 边有齿痕,苔浊腻或白滑,脉滑。 4.寒凝心脉证 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 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 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率, 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二)辅助检查
心电图负荷试验:常用的负荷试验有活动平 板试验和踏车运动试验。
(1)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 (2)运动中或运动后心电图出现ST段水平或
下斜型下降≥1mm,或原有ST段下降者运动 后在原有基础上再下降1mm; (3)运动中血压下降。对不稳定心绞痛明显 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者禁作运动试验。
(2)辨证分型
1.心血瘀阻证 2.气滞心胸证 3.痰浊闭阻证 4.寒凝心脉证 5.气阴两虚证 6.心肾阴虚证 7.心肾阳虚证
(2)辨证分型
1.心血瘀阻证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
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 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 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涩。 2.气滞心胸证 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 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宇 胀闷,得暖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 细弦。
汗,面色潮红,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或促为阴虚;
(1)辨证要点:
心胸闷痛,憋气,胁肋胀痛,苔薄白, 脉弦细弱为气滞;
心区刺痛,面色晦暗,口唇指甲青紫, 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或有结 代为血瘀;
(1)辨证要点:
心区绞痛,四肢厥冷,面色青白,舌质 淡黄薄白,脉沉细或迟缓为寒凝;
心区闷痛,肢体沉重,恶心头晕,面色 黄白,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苔白腻或黄 腻,脉濡滑为痰阻。
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但心电图正常,需行 心电图负荷试验; 若心电图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行核素 心肌显象,运动试验再显象。
四、中医辨证分型
(1)辨证要点: (2)辨证分型:
(1)辨证要点:
八纲辨证(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气血 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相结合。
脏腑定位主要在心。本虚标实证。 疼痛的性质与伴随症状为辨证要点。
(二)辅助检查
1. 心脏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或见心影增大、肺充血 等。
2. 心电图:心电图是冠心病诊断中最常用、最基本 的方法。
静息时约50%病人心电图在正常范围,有可能有陈 旧性心梗,非特异ST段和T波异常,房室及束枝阻滞, 室性、房性过早搏动等心律失常。
发作时绝大多数病人可出现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 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变异型心绞痛则有关导联 ST段抬高),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心电图 无改变的患者可考虑作负荷试验。
(二)辅助检查
4. 冠状动脉造影:是目前冠心病诊断的 黄金标准,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 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
5. 超声和血管内超声:心脏超声可以对 心脏形态、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 行检查,血管内超声检查可以明确冠脉 内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
(三)、诊断标准
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 在没有冠脉造影的条件时: 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且有心电图动态改变;
(二)辅助检查
动态心电图:诊断缺血的标准:ST段呈 水平型或下斜型(J点后0.08s处)压低 ≥1mv,持续时间≥1min,两次发作时 间至少相隔1min,可发现各种心律失常, 出现的时间与患者活动和症状相对应。
据病史,心电图检 查不能排除心绞痛时可作此项检查。核 素心肌显像可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 部位和范围大小。结合运动试验再显像, 则可提高检出率。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学习、解读指南的目的
1 指南的含义: --比喻辨别方向的依据、导向,强调 的是正确做事的依据、导向。属于起步、 还在随时修订的阶段,可以给大家一种 经验介绍、作一些导向。
2 通过指南的学习 --提高医师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与提 高临床疗效。
来源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2008年发布
标实:以血瘀、气滞、痰浊、阴寒为标, 心脉痹阻,而为心痛。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 (三)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从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
几个方面描述。 2. 体征 平时一般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
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汗 出,有时出现第四或第三心音奔马律。可有 暂时性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指南内容
一、 概述 二、 中医病因病机 三、 诊断 四、 中医辨证分型 五、 治疗
一、概述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 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特点: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 有其他症状;
疼痛部位: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 上肢;
(1)辨证要点:
疼痛性质: 刺痛:血瘀或痰瘀互结; 灼痛:阴虚或痰火; 绞痛:阳虚阴寒凝滞; 闷痛:气滞、痰浊或气虚。
(1)辨证要点:
伴随症状: 疲乏气短,心慌、心悸,舌质淡嫰或有
齿痕,脉濡或沉结代为气虚; 在气虚基础上伴有畏寒肢冷,精神倦怠,
自汗,面白,舌淡或红,脉沉细为阳虚; 心悸易惊,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