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腾讯公司PEST分析

腾讯公司PEST分析

在国内,第三方在线支付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兴起。

目前,在线支付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新热点,三大C2C交易平台各自推出交易保护机制,快钱、易达信动、三宝支付()等主要服务商也大力推广邮件支付服务。

随着eBay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其核心支付机制PayPal模式也逐渐被国内业界认知和接受,多家创新支付服务商开始进入中小型商家与个人的第三方在线支付市场。

2005年2月,淘宝网花费3000万美元的巨资开发的“支付宝”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线了。

其运作的实质是以支付宝公司为中心的一种信用担保交易平台,解决了以前支付平台交易的诚心问题,得到了广大网民的支持。

截止2006年底,使用支付宝的用户已经超过3300万,支付宝日交易总额超过一亿元人民币,日交易笔数超过46万笔。

从2007年开始,支付宝开始对淘宝以外的商家收取一定比例的技术服务费,费率从1%~1.5%。

同时对使用
支付宝进行网上支付的所有买家,将继续提供免费服务,用户在使用支付宝进行充值、支付、提现等操作时,不收取任何费用。

2005年9月,腾讯正式推出在线支付平台财付通,进军电子支付行业。

由于腾讯拥有超过4亿活跃在线用户数,以及腾讯旗下C2C网站拍拍网的支持,业务发展迅速。

3.面向未来,坚持自主创新,树立民族品牌是腾讯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

目前,腾讯60%以上员工为研发人员。

腾讯在即时通信、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搜索引擎、信息安全以及游戏方面等都拥有了相当数量的专利申请。

2007年,腾讯投资过亿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设立了中国互联网首家研究院——腾讯研究院,进行互联网核心基础技术的自主研发。

腾讯的自主创新工作已经进入到企业开发、运营、销售等各个环节当中。

4.手机用户的急速增加,手机上网更加便利。

根据CNNIC第24次调查报告数据统计,截止2009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55亿人,占整体网民的46%,半年内手机网民占总体互联网的比例提升6.5个百分点。

总体来说,中国手机网民近年来呈现告诉
增长态势,相对中国近4亿手机用户来说,手机网民增长潜力巨大。

手机与计算机的物理结构不同,决定了手机网民网络行为的差异,而高速增长的手机网民以及手机类互联网应用的不足,留给互联网公司巨大的潜在市场发展空间。

随着国内3G的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未来基于手机的上网将更加普遍,手机PC化已经成为无庸质疑的一大趋势。

这一契机对互联网公司来说应该是机遇挑战并存,如果腾讯公司能够把握这一趋势,持续改进产品线,在发展PC端应用服务的同时跟进手机用户
的应用体验,那么就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优势,反之则极有可能被市场和技术抛弃,丧失先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