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平抛运动【重点知识梳理】一、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1.性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2.基本规律以抛出点为原点,水平方向(初速度v 0方向)为x 轴,竖直向下方向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x =v 0,位移x =v 0t .(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v y =gt ,位移y =12gt 2. (3)合速度:v =v 2x +v 2y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v y v x =gt v 0. (4)合位移:s =x 2+y 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 α=yx =gt 2v 0. 3.对规律的理解(1)飞行时间:由t =2h g 知,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v 0无关.(2)水平射程:x =v 0t =v 02h g,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3)落地速度:v t =v 2x +v 2y =v 20+2gh ,以θ表示落地速度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有tan θ=v yv x =2gh v 0,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 0和下落高度h 有关.(4)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所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 内的速度改变量Δv =g Δt 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所示.(5)两个重要推论①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2中A 点和B 点所示.②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2tan θ.二、斜面上的平抛运动问题斜面上的平抛运动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在解答这类问题时除要运用平抛运动的位移和速度规律,还要充分运用斜面倾角,找出斜面倾角同位移和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关系,从而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常见的模型如下:方法 内容斜面 总结 分解速度 水平:v x =v 0竖直:v y =gt合速度:v =v 2x +v 2y分解速度,构建速度三角形 分解位移 水平:x =v 0t竖直:y =12gt 2 合位移:s =x 2+y 2分解位移,构建位移三角形 1.受力特点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且与初速度的方向垂直.2.运动特点在初速度v 0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合外力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F 合m. 3.求解方法(1)常规分解法:将类平抛运动分解为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垂直于初速度方向(即沿合外力的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分运动彼此独立,互不影响,且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2)特殊分解法:对于有些问题,可以过抛出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将加速度a 分解为a x 、a y ,初速度v 0分解为v x 、v y ,然后分别在x 、y 方向列方程求解.【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 对平抛运动的理解例1.(多选)对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落地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B.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增量都是相等的D.平抛运动是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曲线运动【变式探究】某人向放在水平地面上正前方的小桶中水平抛球,结果球划着一条弧线飞到小桶的前方,如图2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为了能把小球抛进小桶中,则下次再水平抛球时,可能做出的调整为( )A.减小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 B.增大初速度,抛出点高度不变C.初速度大小不变,降低抛出点高度 D.初速度大小不变,增大抛出点高度考点二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例2. (多选)a、b两个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如图3所示,设它们抛出的初速度分别为v a、v b,从抛出至碰到台上的时间分别为t a、t b,则( )A.v a>v b B.v a<v b C.t a>t b D.t a<t b【变式探究】如图4所示,P是水平地面上的一点,A、B、C、D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且AB=BC=CD。
从A、B、C三点分别水平抛出一个物体,这三个物体都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
则三个物体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v A∶v B∶v C为( )A.2∶3∶ 6 B.1∶2∶ 3 C.1∶2∶3 D.1∶1∶1考点三多体的平抛问题求解多体平抛问题的三点注意(1)若两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或同一点)抛出,则两物体始终在同一高度,二者间距只取决于两物体的水平分运动。
(2)若两物体同时从不同高度抛出,则两物体高度差始终与抛出点高度差相同,二者间距由两物体的水平分运动和竖直高度差决定。
(3)若两物体从同一点先后抛出,两物体竖直高度差随时间均匀增大,二者间距取决于两物体的水平分运动和竖直分运动。
例3、(多选)如图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
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
不计空气阻力,则( )A .a 的飞行时间比b 的长B .b 和c 的飞行时间相同C .a 的水平速度比b 的小D .b 的初速度比c 的大【变式探究】如图所示,A 、B 两个小球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水平抛出,结果它们同时落在地面上的同一点C ,已知A 离地面的高度是B 离地面高度的2倍,则A 、B 两个球的初速度之比v A ∶v B 为( )A .1∶2B .2∶1 C.2∶1 D.2∶2考点四 斜面上的平抛运动例4、(多选)如图所示,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底端正上方时释放一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A 。
已知A 点高度为h ,山坡倾角为θ,由此可算出( )A .轰炸机的飞行高度B .轰炸机的飞行速度C .炸弹的飞行时间D .炸弹投出时的动能【变式探究】(多选)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有A 、B 、C 三点,现从这三点分别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小球,三个小球均落在斜面上的D 点,今测得AB ∶BC ∶CD =5∶3∶1由此可判断A .A 、B 、C 处三个小球运动时间之比为1∶2∶3B .A 、B 、C 处三个小球落在斜面上时速度与初速度间的夹角之比为1∶1∶1C .A 、B 、C 处三个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3∶2∶1D .A 、B 、C 处三个小球的运动轨迹可能在空中相交【真题感悟】1.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7:2。
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 ,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为()A .R 21B .R 27 C .2R D .R 27 2.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
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
不计空气阻力。
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A.π6 B.π4 C.π3 D.5π123.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 B.两球应同时落地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D.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4.如图所示,装甲车在水平地面上以速度v0=20 m/s沿直线前进,车上机枪的枪管水平,距地面高为h=1.8 m。
在车正前方竖直立一块高为两米的长方形靶,其底边与地面接触。
枪口与靶距离为L时,机枪手正对靶射出第一发子弹,子弹相对于枪口的初速度为v=800 m/s。
在子弹射出的同时,装甲车开始匀减速运动,行进s=90 m后停下。
装甲车停下后,机枪手以相同方式射出第二发子弹。
(不计空气阻力,子弹看成质点,重力加速度g=10 m/s2)(1)求装甲车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2)当L=410 m时,求第一发子弹的弹孔离地的高度,并计算靶上两个弹孔之间的距离;(3)若靶上只有一个弹孔,求L的范围。
5.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9所示.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运动,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中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x1、x2、x3,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ΔE1、ΔE2、ΔE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x2-x1=x3-x2,ΔE1=ΔE2=ΔE3 B.x2-x1>x3-x2,ΔE1=ΔE2=ΔE3C.x2-x1>x3-x2,ΔE1<ΔE2<ΔE3 D.x2-x1<x3-x2,ΔE1<ΔE2<ΔE36.由消防水龙带的喷嘴喷出水的流量是0.28m3/min,水离开喷口时的速度大小为163m/s,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60°,在最高处正好到达着火位置,忽略空气阻力,则空中水柱的高度和水量分别是(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A.28.8m 1.12×10-2m3 B.28.8m 0.672m3C.38.4m 1.29×10-2m3 D.38.4m 0.776m3【押题专练】1.(多选)如图,滑板运动员以速度v0从离地高度为h的平台末端水平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
忽略空气阻力,运动员和滑板可视为质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v0越大,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 B.v0越大,运动员落地瞬间速度越大C.运动员落地瞬间速度与高度h有关 D.运动员落地位置与v0大小无关2.如图所示,斜面上a、b、c三点等距,小球从a点正上方O点抛出,做初速为v0的平抛运动,恰落在b点。
若小球初速变为v,其落点位于c,则( )A.v0<v<2v0 B.v=2v0 C.2v0<v<3v0 D.v>3v03.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斜面上的A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它落到斜面上所用的时间为t1;若将此球改用2v0抛出,落到斜面上所用时间为t2,则t1与t2之比为( )A .1∶1B .1∶2C .1∶3D .1∶44.如图所示为四分之一圆柱体OAB 的竖直截面,半径为R ,在B 点上方的C 点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轨迹恰好在D 点与圆柱体相切,OD 与OB 的夹角为60°,则C 点到B 点的距离为( )A .R B.R 2 C.3R 4 D.R 45.(多选)“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