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地理学五大传统理论

经济地理学五大传统理论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外部经济
来源于马歇尔 • 劳动力市场共享 • 基础设施共享 • 中间品投入(分工,前向、后向联系) • 技术外溢
5.地租和土地利用
• 杜能的《孤立国》,阿朗索的竞租曲线 • 解释了经济活动远离中心的力量,土地 利用差异化的力量
3. 4. 5.
德国几何学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分析了制造业和市场营销等中心的定位和作用, 这些中心服务于假设均匀分布的农业人口,生产 者和消费者符合经济理性人假设,均匀统一的交 通面,交通费用和距离(通达性)成正比 服务的市场区域是六边形,而且应该时时有层次 的,市场区域相互交错

德国几何学
k NJ = b Rj 其中N代表城市J的人口总数, R是他的位次(比如美国纽 约是1 ,洛杉矶是2,芝加哥 是3。b是一个接近1的幂指数
2. 社会物理学
• 重力定理:他将城市间的相互 影响(如旅游、运输等)与人 口、城市间的距离连系在一起, 这已定理的公式为:其中T代 表城市间的交易量,D是它们之 间的距离,b是一个幂指数 市场潜力区位:厂商倾向于选 择拥有最大市场潜力的区位。 区位i的市场潜力通常是用指数 表示,其中y是一个特定市场 的收入或购买力,其他与以上 一样。
• 几个概念的解析
– 中心地与服务范围,即城市与区域,中心与 腹地,交通费用是消费支出的成本之一,构 成价格的一个部分 – 交通费用(交通通达性)影响腹地范围和中 心的布局形式 – 价格是给定的,不存在竞争
• 竞争下是如何的
2. 社会物理学
• 位次-规模法则 ((Rank-size Rule)或者 Zipf’s Law) • 随机模式 • 政治因素的解释 • 与中心地分布的一致 性
经济地理学5大传统理论
德国几何学 社会物理学 累积因果关系 外部经济 地租
德国几何学
1. 2. 韦伯的区位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在两维 平面上的区位几何学 韦伯的区位论,分析一家厂商的定位决策 1. 市场价格给定,达到运费最小 2. 该厂商依靠一个或多个供应商提供投入品,为一 个或多个市场提供产品,涉及的相关区位不少于 三个,生产一种产品,A地(煤炭2吨),B地矿 产(3吨),C地市场,选择B地, 3. 当生产使用遍在性资源时,最佳区位指向消费地 4. 当生产使用地方性失重性资源时,最佳区位指向 消费地 5. 当生产使用地方性纯资源时,最佳区位不确定 劳动力,人力资本是均匀分布的 如果少于三个会如何? 如果有两个厂商
T ij = k N iN D ibj
j
pi = ∑ k
i
yj
b D ij
2. 社会物理学
• 实证:达成交易的概率 •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概率
– 同质不同规模,中心地理论 – 不同质,多样性的问题
3. 累积因果关系
• 在市场潜力模型中就暗含累积因果关系, 厂商选择市场潜力大的区位,厂商集聚 在一起市场潜力就大 • 谬尔达尔倡导的,地区的自我增强和衰 落过程,如进口替代有市场潜力-扩大 当地就业-吸引更多的工人-市场潜力 进一步扩大-新的投资和扩大就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