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
起步和低负荷模式 1 下总成组件工作情况和行星排转速杠杆模拟图
3.3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典型案例
3.3.1 丰田插电式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
起步和低负荷模式 2 ( SOC 低) 在 SOC 下降到设定值时,发动机起动,其输出动力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
直接流向主减速器驱动车辆;另一部分驱动 MG1 发电。 MG1 发出的电能又 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供给 MG2 驱动车辆;另一部分为电池充电。
右图系统中有两个电 源,即动力电池和发电机。 这两个电源通过逆变器串 联在回路中,动力的流向 为串联,所以称为串联式 混合动力系统。
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3.2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
3.2.1 串联式结构
串联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在早期的城市公交车上应用,该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工作模式:
电池供电模式
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是在以上三种混合动 力系统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一种动力系统, 可以使用家用电源在 夜间用电低谷时为电 池充电,有效平稳电 网波动,也可以利用 外接充电机充电,续 驶里程较大。
3.1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概述
3.1.1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概念和特点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 PHEV )是指 可使用电力网(包括家用电源插座)对车载可充电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的混合动力 汽车。 纯电动行驶里程更长,也可以以普通的混合动力汽车方式工作。
不同混合度类型及功能列表
类型
弱混合动力 轻度混合动力
中度混合动力
功能要求
发动机自动起停 发动机自动起停+回馈制动
发动机自动起停+回馈制动+电动辅助
重度混合动力
发动机自动起停+回馈制动+电动辅助+纯电驱动
插电式混合动力 (包含增程式)
发动机自动起停+回馈制动+电动辅助+纯电驱动 +电网充电
3.1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概述
在 40% 左右,在乘用车和城市公交车上都有普遍的应用。
混联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无论汽车的运行工况多么复杂、 多变,都能使动力系统工作在 最优状态,实现较好的燃油经 济性和排放性,在 NEDC 循 环工况下,采用该方式汽车的 节油率可达 40% 。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3.3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典型案例
优
②可控制发动机总是工作在最低油耗区
点
③在电量充足时,能够完全实现零排放
④动力总成的控制策略简单
①为满足汽车动力性需要匹配较大功率的电动机
缺
②在车辆需求功率较大的工况行驶时,动力电池需要高电流放电,电
点
能损耗大
③在电量低需要充电时,能量总体损失比较大,转化效率低
3.2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
3.3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典型案例
以电动方式工作,带动太阳轮旋转,并通过行星架起动发动机。
发动机停车起动模式下总成组件工作情况和行星排转速杠杆模拟图
3.3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典型案例
3.3.1 丰田插电式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
停车充电模式 车辆在停车状态下,如果电池 SOC 处于正常值范围内,则发动机、 MG1
和 MG2 都停止工作。如果 SOC 下降到设定值,则控制系统起动发动机,通 过动力分配行星排把发动机动力传递给 MG1 发电,为电池充电。
发动机关闭,车辆 驱动能量完全来自 动力电池
1、
发动机 / 发电机供 电并给电池充电模
式
发动机的机械能转 化成电能 分 配 给 电 机和动力电池
4、
发动机 / 发电机供 电模式
当动力电池荷电状 态小于目标 SOC 值后,动力电池不 再向电动机供电。
2、
回馈制动模式
把来自车轮的动能 转化为电能,给动 力电池充电。
点
②并联式结构存在两个动力源,因此可以匹配额定功率较小的电机、
发动机,制造成本较低
①发动机和驱动轮间还是机械连接,因此发动机的工作点不可能总处
缺
于最佳区域,发动机效率得不到充分发挥
点
②需要搭载变速器,且适合搭载自动变速器
3.2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
3.2.3 混联式结构 混联式混合系统节油率普遍高于串联式和并联式的系统,一般
5、
再生制动模式: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将一部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动力电池
中,此时电机充当发电机使用。
3.2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
3.2.2 并联式结构
并联式结构的 PHEV 的优缺点是:
①发动机和电机都可以直接向传动系统提供转矩,不存在多次能量形
优
式的转换,因而能量损失较小
插
将纯电动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相结合,减少有
电 1 害气体、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大降低整车的燃油消耗,提高
式 混
燃油经济性。
合
动
无须配备大容量的动力电池,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有
力 电
2 效延长了电池寿命;降低了成本。
动
汽
可利用外部公用电网对车载动力电池进行均衡充电,减
车 特
3 少对石油的依赖,同时又能改善电厂发电机组效率、削峰填
普锐斯混合动力系统采用的混 联结构,在此动力系统中,可以同 时使用双擎动力驱动汽车行驶,同 时产生剩余电力还可以再回收。
普锐斯插电式构型
3.3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典型案例
3.3.1 丰田插电式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
普锐斯动力总成和传递机构 主要由电机 MGI 、电机 MG2 、 动力分配行星排、减速行星排、 过渡齿轮、主减速器和差速器 (未画出)等组成。
中度混合(中混)动 力系统该混合动力系 统同样采用了 ISG 系统。与轻度混合动 力系统的不同之处在 采用的是高压电机, 节油率可以达到 20% ~ 30% 。
插电式混合动 力(增程式)
电动汽车
重度混合动力系统采用 了 272 ~ 650V 的高 压电机,动力系统以发 动机为基础动力,动力 电池为辅助动力。节油 率可以达到 30% 50% 。
5、
混合供电模式
车辆驱动能量同时 来自发动机和动力 电池用于车辆加速 和爬坡行驶工况。
3、
电池充电模式
发电机把来自发动 机的机械能转化为 电能给动力电池充 电
6、
3.2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
3.2.1 串联式结构
串联式结构的 PHEV 的优缺点是:
①可控制发动机可以工作在其速度 − 转矩图的任何点上
巡航模式下总成组件的工作情况和行星排转速杠杆模拟图
3.3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典型案例
3.3.1 丰田插电式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
加速模式 车辆从定速行驶开始实施加速,在提高发动机功率和 MG1 发电量的同时,
电池也向 MG2提供电能,增大驱动转矩,提升整车驱动能力。
加速模式下总成组件的工作情况和行星排转速杠杆模拟图
点
谷,缓解供电压力。
3.1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概述
3.1.2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概念和特点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概念:是以电能为主要驱动能源、发动机为辅助动力源的一 种兼有外接电源充电和车载自供电功能的电动汽车。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特点:
1、
可以缩小动 力电池的容 量,降低成 本,且增大 了续驶里程
在减速行星排中,行星架固 定,太阳轮与 MG2 相连,齿 圈与动力分配行星排的齿圈相 连。 MG2 的动力经过减速行 星排减速增矩后,也通过过渡 齿轮向主减速器输出。
普锐斯插电式混合动力总成机构组件
3.3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典型案例
3.3.1 丰田插电式普锐斯混合动力轿车
发动机停车起动模式 停车状态下,驱动轮停止转动,动力分配行星排的齿圈也停止转动。 MG1
2、
由发动机单独驱动。此时,电机处于关闭状态
混合驱动模式:当车辆需求功率较大,发动机或电机单独驱动无法满足车辆需求功率
3、
时,车辆由发动机和电机共同牵引驱动
行车充电模式:当发动机提供的功率大于驱动车辆所需的功率时,一部分功率直接驱
4、
动车辆,另一部分供给电机使其工作在发电机状态,将多余的功率充入电池
2、
可外接充电, 进能源利用 率高,结构 简单采取电 池扩容的方 式,增加续 驶里程
3、
电能充足的 条件下行驶 时,发动机 不参与工作, 采用电机直 驱,结构简 单
3.2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
3.2.1 串联式结构
根据混合动力系统的混合方式, PHEV 的混合动力系统主要分 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 三种类型。
② 轻度混合动力系统, H <20% ③ 中度混合动力系统, H <30%
H pelec 100% ptotal
④ 重度混合动力系统,也称全混合动力系统、强混合动力系统, H 一般在 50%
⑤ 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包括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H > 50%
3.1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概述
新能源汽车概论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 车
3.1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概述 3.2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 3.3 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典型案例 3.4 增程式电动汽车系统及典型案例
3.1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概述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则不受限制,对 电池的性能要求不高。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3.2 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
3.2.2 并联式结构
并联式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主要有以下五种运行模式:
单电机驱动模式:当动力电池 SOC 较大且汽车需求功率较小时,车辆由动力电池单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