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电能表与电功(20201016135018)

一、电能表与电功(20201016135018)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说课稿
彭公中学李文锋
我说课的题目是《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接下来,我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预设效果五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

第一•教材分析:电流的概念书本没有明确给出,利用类比法认识电流,这样安排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电流表使用方法的学习能为电压表做好铺垫,并且为探究电功、电功率
的实验做好操作能力的准备。

依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是真实存在的(2 )知道电流的单位及换算(3 )知道电
流表的用途和符号,理解电流表使用的规则(4)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得出串、并联电路中
电流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 )利用类比法认识电流的存在(2 )利用电流表的使用说明书让学生学会使用电流表(3)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初步学会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与实验方
案,学会初步的信息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掌握电学仪器的使用技能,并培养良好的使用习惯(2 )通过介绍安培,教育和激励学生为实现祖国繁荣富强而刻苦专心的学习。

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教学难点为: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第二•学情分析:电流的概念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利用类比法来进行认识是比较容易的,而电流表虽是第一次接触但看懂了它的使用说明书,掌握的难度也会大大降低,因此这两部分内容从感性认识逐步过渡到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另外,初中学生喜欢
动手实验,相互讨论,因此,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会带来更好的效果,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完成对串并联电流特点的掌握。

第三•教法学法: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以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的启发式教学,绝不包办代替。

学法方面以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为主。

第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水流通过水轮机,能使水轮机转动起来,与此类似,什么通过电
灯能使电灯发光?利用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引入电流的概念。

接下来,请你阅读课本了解电
流的单位及换算关系,了解常用用电器中电流大小,有一个哪些用电器用电量大,哪些用电器用电量小的印象。

二.电流及电流表的使用
1•通过用电器中的电流到底有多大呢?能不能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告诉我们呢?对!人
类发明了电流表,用它来测量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到底有多大。

请你看看书上,了解电流表的
使用方法。

让学生先自学,这样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得到发挥,其他同学思维的独立性也得到
一次锻炼的机会。

2.学习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利用问题)⑴电流表上的A是什么意思?⑵你面前的电流
表量程多大?分度值多大?⑶三个接线柱怎么接?
3•师生一起学习课本上电流表的使用方法,逐条细细地过,说明每一条的原因,并在最后加入“试触”。

三.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
1.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让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干电池两节、开关一个、小灯座两个、导线若干连接一个串
联电路,教师将电路图画在黑板上,并标出电路中的三个位置a、b、c,请学生分别测量这
三点的电流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中。

在学生测量完毕之后发问:你发现了什么?得到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结论。

2•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让学利用上述器材组装并联电路,教师将电路图画在黑板上,标出干路上的a点,支
路上的b、c点,让学生分别测量三点的电流,得到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第五、预设效果:
本节课按照这样的安排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人公地位,使之动手动脑结合,而且知识
的顺序顺理成章,线条清晰,达到不错的效果。

以上内容是我对这节课的认识,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