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南省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邵阳市2020届高三生物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所谓“膜流”是指细胞中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和转移。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不属于“膜流”现象B. RNA在核质之间的转移过程发生了“膜流”现象C. 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发生了“膜流”现象D. 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发生了“膜流”现象【答案】B【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内存在着丰富的膜结构,他们将细胞内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区室,保证多种生命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这些膜结构又可以相互转化,在结构和功能上构成一个统一整体。

细胞膜、核膜及多种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详解】A、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是失水和吸水导致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分离和复原,没有膜泡运输,没有体现“膜流”现象,A正确;B、RNA在核质之间的转移是通过核孔,没有发生“膜流”现象,B错误;C、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属于胞吐,发生了“膜流”现象,C正确;D、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胞吞,发生了“膜流”现象,D正确。

故选B。

2.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各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O3,24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下图为测得未胁迫组和胁迫组植株8h时的光合速率柱形图。

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 合成酶的活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主要作用部位在线粒体的内膜B. 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提高CO2的浓度来缓解C. Z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D. 喷施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强【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

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

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

【详解】A、寡霉素抑制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产生的ATP 最多,场所位于线粒体内膜,A正确;B、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中ATP合成酶的活性,提高CO2的浓度可能无法缓解,也可设置提高CO2浓度的组别来探究或验证,从图中无法得知提高CO2的浓度可以缓解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B错误;C、对比W+H2O组和T+H2O组,自变量是是否转入基因Z,可知Z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再结合W+H2O组(胁迫和未胁迫)和T+H2O组(胁迫和未胁迫),可知转入Z基因能降低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减小(差值减小),因此基因Z能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C正确;D、对比W+H2O组和W+NaHSO3组,喷施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强(胁迫下光合速率的差值减小),D正确。

故选B。

3.下图是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 ①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诱导因子可能是外界因素B. 细胞凋亡过程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的过程与溶酶体有关D. 在特异性免疫中,该过程主要发生在体液免疫中【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细胞凋亡不是一件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过程,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它并不是病理条件下,自体损伤的一种现象,而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详解】A、外界环境会影响基因的活动,①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诱导因子可能是外界因素,A 正确;B、细胞凋亡过程是特定基因在特定时期的表达,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C、溶酶体中储存有大量的酶用于抵抗外界微生物和消化衰老的细胞器,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细胞清除的过程与溶酶体有关,C正确;D、在特异性免疫中,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免疫中,D错误。

故选D4.叶柄离层细胞近树干的部分为近基端,反之为远基端。

下图为叶柄离层细胞两端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的关系。

乙烯能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水解离层细胞细胞壁的酶。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 近基端生长素浓度高时,有利于叶柄的脱落B. 叶柄脱落时离层细胞脱落酸含量可能增加C. 生长素从远基端往近基端的运输可抑制乙烯合成D. 乙烯与生长素都参与叶柄脱落的调节【答案】C 【解析】【分析】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五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

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发芽、生根、开花、结实、性别决定、休眠和脱落等。

所以,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而脱落酸和乙烯的作用则是抑制植物生长,促进成熟和衰老。

这几种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除各有其独特作用外,还能互相促进或抑制,充分发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

【详解】A、近基端生长素浓度越高,叶柄的脱落也加快,A正确;B、脱落酸促进脱落,叶柄脱落时离层细胞脱落酸含量可能增加,B正确;C、据图可知,生长素从远基端往近基瑞的运输造成近基端生长素升高,从而促进乙烯合成,C错误;D、据图可知,高难度的生长素促进近基端的脱落,乙烯能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水解离层细胞细胞壁的酶,因此乙烯与生长素都参与叶柄脱落的调节,D正确。

故选C。

5.医学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元中形成的R-1oop结构有关。

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NA 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从理论上讲R-loop结构中含有5种碱基B. R-loop结构中mRNA和DNA模板链的互补链碱基序列相同C. 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不稳定,易发生遗传信息改变D. R-loop结构抑制基因的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属于信息题,注意题干信息“R-I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

导致该片段中DhI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的应用。

【详解】A、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DNA中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RNA 中有四种核糖核苷酸,所以R-loop结构中有8种核苷酸,5种含氮碱基,A正确;B、R-loop结构中mRNA与DNA模板链碱基互补配对,和DNA模板链的互补链碱基序列相似,只是U替代了T,B错误;C、R-loop结构中的DNA单链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R-loop结构是一种三链RNA-DNA杂合片段,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

导致该片段中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可推测R-loop结构既影响DNA复制又影响基因的表达,D正确。

故选B。

6.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一黑色、b灰色、B1一黄色)。

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A. 若干年后,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分别属于不同的物种B. 随着时间的推移,乙岛屿上B 1的基因频率一定会继续升高C. 三个岛屿中乙、丙两个岛屿上的环境背景颜色更加接近D. 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答案】C【解析】【分析】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不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详解】A 、分析题图可知,甲岛的鸟迁到乙、丙两岛后,存在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属于不同的物种,A 错误;B 、随着时间的推移,乙岛屿上B1的基因频率不一定会继续升高,关键看B1控制的个体是否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B 错误;C 、乙、丙b 的基因频率相接近,推测三个岛屿中乙、丙两个岛屿上的环境背景颜色更加接近,C 正确;D 、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D 错误。

故选C 。

7.土壤含盐量过高对植物生长、生理造成的危害称为盐胁迫。

某科研小组研究了提高CO 2浓度对盐胁迫下的黄瓜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净光合速率和植株生长的影响,下列图示和表格为有关实验结果(其中RuBP 羧化酶能催化CO 2的固定)。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处理方式 实验结果CO 2浓度 (umol/mol ) NaCl 浓度(mmol/L ) 叶绿素A(m/gFW ) 电子传递速率净光合速率Pn (umolm -2·s -l ) 干重 (g/株)(1)上图为采用叶龄一致的黄瓜叶片,在__________相同且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RuBP羧化酶活性结果图。

由图可知,当__________时,RuBP羧化酶的活性减小。

(2)根据表中数据推测,遭受盐胁迫时黄瓜叶片会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

A.水的光解加快 B.色素对光能吸收减少C.C3的还原加快 D.(CH2O)积累速率下降(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CO2浓度为800μmol/mol时,盐胁迫环境中生长的黄瓜幼苗植株的干重最可能为__________。

A.2.7 B.5.0 C.1.0 D.3.8(4)高浓度CO2可缓解盐胁迫对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

由题中信息可知,盐胁迫条件下提高CO2浓度,一方面可使黄瓜幼苗的电子传递速率有所提升,从而使光反应速率加快,另一方面__________,进而使光合速率上升。

【答案】 (1). 光照强度、温度 (2). 土壤含盐量增加,CO2浓度减小 (3). BD (4). A (5). RUBP羧化酶活性有所增强,从而使暗反应速率加快【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两大重要的代谢反应,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值称为净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强度主要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

【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图示是实验的自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和是否有盐胁迫,因变量为RuBP羧化酶的活性,其余为无关变量,故需要采用叶龄一致的黄瓜叶片,在相同且适宜的光照强度下测得的RuBP羧化酶活性。

据图可知,当土壤含盐量升高(80mmol/L)、CO2浓度减小(400umol/mol),RuBP 羧化酶的活性减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