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住宅楼开题报告

住宅楼开题报告

特别说明:学院于3月26-28日进行建筑设计审查。
6、结构设计:7周(3月30日~5月15日)
第一阶段:3周(3月30日—4月17日)完成方案设计、结构布置、截面初估、荷载计算和内力计算工作;完成一榀框架、楼盖、基础的设计的手算工作;
讲座5:上部结构设计中的手工计算主讲人:李瑞鸽老师
讲座6: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解读主讲人:胡忠志老师
8、荷载及主要组合形式:荷载为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两种形式,设计师采用最不利荷载组合进行设计计算(基本组合)
9、结构内力计算采用的主要方法: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计算。
10、基础采用柱下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
预期目标
预期计划在2017年1月到2017年5月内完成毕业设计任务,通过这次的设计,进一步的认识建筑,了解现代建筑的特征,熟悉掌握PKPM、Auto-CAD等软件的使用,希望自己能提高自身综合利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方案论证(说明本人所从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的总体设想;建筑设计方案;平、立、剖主要尺寸;屋面、楼面、墙面的主要做法;结构计算方案;梁、板、柱尺寸初选;荷载及主要组合形式;结构内力计算采用的主要法;基础、楼梯形式;施工组织设计等)
1、设计的主要内容:温州市一农民住宅楼平、立、剖设计说明,承重构选择、结构布置、建筑材料选择等介绍和说明。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荷载计算、内力组合及截面设计、基础平面布置图。编写结构设计计算书。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钢筋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框架结构又称架式结构,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为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为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混凝土框架、钢框架。框架结构使用时,楼面荷载传给板,板传给梁,梁传给柱,再由柱传给基础的传递路径比较明确。框架结构中墙体是填充墙,仅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所以框架结构的特点便是承重结构和维护结构分工明确,建筑物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空间分隔也灵活,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而且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容易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
13葛春辉主编.钢筋混凝土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5.
14Murty C V R,Svetlana Brzev,Heidi Faison,Craig D. Comartin,Ayhan Irfanoglu.AT RISK: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Buildings with Masonry Infill Walls, A Tutorial Developed by a committee of the World Housing Encyclopedia.Publication Number WHE-2006-03.
设计的关键问题及难点,如何解决?
设计的关键问题:设计的是节能、布局合理的住宅楼,怎样布局,才能使住宅楼更令人舒适,怎样应用现代的科技来提高节能的最大限度;板,梁,柱和基础的构造及尺寸选取。
设计的难点:住宅楼卫生间的手算。
解决: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符合住户生活、交流的需求。结构设计计算,多查查资料,看看书、规范,正确运用公式,结合PKPM和其他小软件进行计算。
国内外同类设计的现状、进展和发展趋势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城市化的不断进步,农村中新建的多层住宅楼逐步增多。因此,在农村多层住宅楼的大量建设的同时,空间品质和经济价值能否满足农民的需求,成为我们在研究中有待探索的课题。
多层住宅一般指四层到六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户型上下叠加而成的住宅。多层住宅可以不设置电梯,楼梯往往作为多层住宅的主要上下楼通道。多层住宅一般采用单元式,共用面积很小,这有利于提高面积利用率,但是同时也限制了邻里的交往。但它可以利用一系列目标综合设计思路,为住户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有益健康,节能环保。混凝土结构使用历史较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造价低,防火性能好,刚度大,可减少侧向位移的特点。它的材料来源的方面也有许多自身有点,发展迅速,应用也最为广泛。我国应用混凝土的时间比较短,但目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势头非常好。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近年来已逐渐成为我国各类建筑中使用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之一。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编.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编.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11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编辑委员会编.编建筑结构构造资料集(第二版),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2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编写组编.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设计的总体设想和建筑设计方案:本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层数4层,总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
3.绘制建筑施工图,达到深度设计要求。图纸包括:
⑴建筑设计总说明、门窗表;
⑵ 平面图: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包括排水)(1:100或1:150);
⑶立面图:正立面图、背立面图、侧立面图(1:100或1:50)
讲座1: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写作指导 主讲人:邱战洪老师
3、文献综述:2周(2017年1月9日—1月16日)
阅读相关文献,学生撰写文献综述。
4、外文文献翻译:2周(1月26日—3月6日)
1月26日—3月6日,学生在欢度春节之余,完成外文文献翻译。
【注】(1)开题报告在校完成、文献综述、外文翻译主要在寒假期间完成,实际工作周数共2周。3月9日开学时上交相应评阅组评阅,5日内返还学生修改;
⑷剖面图:(必须剖楼梯间)(1:100或1:50)
⑸详图:(楼梯间及部分细部构造)(1:50~1:10)
4、屋面、楼面、墙面作法: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浇注,采用卷材刚性双防水屋面。室内地面为水磨石面,卫生间采用防滑地砖地面,外墙身采用240mm厚混凝土多孔砖,外墙采用涂料,内墙面采用白色乳胶漆。
5、楼面做法: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开学后第二周学院进行进度审查。
5、建筑设计:3周(3月9日—3月27日)
第一阶段:建筑方案设计 3月9日—3月18日
第二阶段:绘制建筑施工图 3月19日—3月27日
讲座2:如何利用AutoCAD等辅助设计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主讲人:林宏剑老师
讲座3:建筑方案设计主讲人:沈晶晶老师
讲座4:建筑天正CAD应用及建筑施工图绘制 主讲人:俞静老师
意义:通过此次毕业设计,不仅可以帮助我学到设计中的许多专业知识,了解多层框架结构的特点,还能促使我巩固和再次学习大学四年所学到的东西,培养我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和训练我的工程制图、理论分析、结构设计、计算机应用和外文阅读能力,熟悉有关的规范、规程、手册和工具书,为今后独立工程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半年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实践性环节,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体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更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因此作为一个台州学院毕业生,我一定会认真努力地完成我的毕业设计,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课题名称
某住宅楼设计
设计编号
Z-3
课题来源
工程实践
课题类型
工程设计
指导教师
朱赞成
姓名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13土木1班
选题背景和意义
背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房屋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原始社会,人们为了遮风挡雨,防寒避暑,抵御野兽的袭击而开始利用简单的工具折树枝成窝棚。慢慢的,人们开始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科学的拼接构件,因此木屋、石屋、木石土结合的房屋大量出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筑在本质上开始了巨大的变革。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和精神追求,人们不再单纯地使用天然材料,而是采用钢筋水泥等人工材料,加上合理的设计,建造出各种房屋。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成为了现在的发展主流,因为优点颇多足以满足我们对多层住宅楼的要求。此次毕业设计我做的是课题是某多层住宅楼的结构设计。建筑物结构选用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左右。
讲座7:基础设计和基础施工图绘制主讲人:朱兵见老师
第二阶段:周(4月20日—4月22日)完成手算部分的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工作;
特别说明:学院于4月22-24日进行结构设计审查。
第三阶段:周(4月23日—5月15日) 完成整个框架的电算设计,整理设计说明书,结构施工图绘制。
讲座8:PK,PMCAD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主讲人:乐进发老师
进度安排
1、毕业设计准备(2016年12月10日—2016年12月28日)
(1)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就业意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
(2)教师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外文文献原文、文献综述题目,学生熟悉任务书,收集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