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鼻 子 感 觉 的 生 理 基 础
•温觉
•嗅觉
•化学感觉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温湿度和IAQ满意度的关系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C.P. Yaglon制定的臭气强
度指标
•一般控制在2级一下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根据国家环保局的统一规定,中
国空气质量划分为5级
评价客观 级别 综合指数I
说明
I 0 ~ 0.49 清洁,适宜人类生活
污染物衡量标准
B 气体污染物浓度:体积浓度(ppm)、质量浓 度(mg/m3)、放射性气体浓度(Bq/ m3)
B 放射性比活度 specific activity:某种材料单 位质量的某种放射性核素的活度,Bq/kg。
B 悬浮颗粒物
J 质量浓度:mg/m3 J 计数浓度:粒/cm3
B 微生物
J 撞击法:菌落形成单位(CFU)/m3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生活中的燃烧过程:炊 事、吸烟等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装修材料、日化产品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微生物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三: 人体生物污染
B CO2:新陈代谢 B 气味:汗液蒸发、呼吸、有机物排泄、微生物分
解、氨气等 B 衣服上的灰尘、细菌 B 烟草的烟气:VOC和 CO
J Acceptable Perceived Indoor Air Quality: 感觉上可以接收的IAQ,应该是必要条件而 不是充分条件,62-1999中未出现。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空气污染的评价指标
B 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方法
J 方法1:测量室内污染物浓度客观评价 J 方法2:居住者问卷调查 主观评价 J 问题:
J 有机物燃烧过程:炊事、抽烟
B 在室外空气中的浓度
J CO2为 300-400 ppm,O2为 209460 ppm
B 目前居住建筑的控制标准
J 高级客房:700 ppm J 普通居住空间:1000 ppm J 过渡空间:2000 ppm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CO2 常用指标
B 作用
J 一般浓度下,无毒,无臭。 J 超过700 ppm,敏感者能觉察到人体的其它代谢污染; J 超过 1000 ppm,较多人感到不舒服; J 超过 10000 ppm,呼吸深度显著增加。
B 为什么测CO2作指标?
J 易测 J 反映了其它人体代谢污染物产生的水平 J 不能反映其它过程产生污染物的水平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CO2作为空气污染的指标浓 度及其意义(日本)
浓度ppm
意义
7l0
连续在室的可容许值
1000
一般场合的可容许值
1500
通风换气计算用的上限值
2000-5000
不良状态
5000以上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空气污染的评价指标
B IAQ的标准:规定了室内污染物浓度的上限 值。
J 我国:有商用建筑的空气品质卫生标准(公 共场所卫生标准),和2002年新颁布的民用 建筑的空气品质标准。
J 芬兰:公寓建筑的室内气候标准。 J 特点:除污染物浓度外,均考虑了温湿度、
风速、噪声、照明等影响,相当于反映了部分 IEQ水平。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氡(Rn):Radon
B 氡是一种无色、无味、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
惰性气体,由镭蜕变产生。在放射疗法中可用作 辐射源,在科研中可用于制造中子。它最稳定的 同位素是Rn222。半衰期为3.82天。原子序数86; 熔点-71℃;沸点-61.8℃;比重(固态)4。
B 来源
J 地基土壤中有镭。 J 花岗岩、水泥、石膏、部分天然石材中含有镭。 J 天然气中含有氡。
6
0.4
无IAQ问题 61 12 329 24
(1) NIOSH(美国国立劳动安全卫生研究所)1987年发表的对484所办 公建筑物的调查结果
(2) WHC(加拿大卫生和福利机构)1990年发表的对1362所办公建 筑物的调查结果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空气污染的评价指标
B 阈值 纯客观指标
J 阈值的种类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VO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 常见种类
J 数10种到上百种,主要由脂肪族碳水化合物, 芳香族碳水化合物组成。例如酒精类、甲醛、 甲苯、四氯化碳等,主要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和 神经器官有影响 。
J 根据沸点不同可分 50---100℃ VVOC (Very VOC) 100---260℃ VOC 260---400℃ SVOC (Semi-VOC) 400℃以上 POM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2020/12/10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为什么要研究建筑的空 气环境?
B 人们约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 B 很少有人对不清洁的空气所导致的深远影
响有所认识,而对这一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 却对人类的寿命产生如此严重的影响。
Hood 1944年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SBS-Sick Building Syndrome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氡(Rn):Radon
B 危害
J 易扩散,溶于水和脂肪。极易进入人体呼吸系统 造成放射性损伤。
J 肺癌的第二大诱因,潜伏期 15年以上。
B 防护
J 建材局与卫生部1993年的天然石材的放射性控制 标准:A类可居室内使用,C类只能在外表面使用
J 表面涂层可阻挡氡的逸出; J 加大通风换气次数,降低室内氡气浓度。
J CO2 J氡 J氨 J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J 气味分子污染
B 悬浮颗粒物 B 微生物(病毒、细菌、尘螨) B 其它(油烟、烟草烟雾、臭氧等)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CO2 常用指标
B 室内来源
J 主要为人体代谢过程:人体呼出的空气中约占4%, 与人体代谢率有关;儿童为成年人的 50%。排出 CO2越多,同时排出其它代谢废气也越多。
II 0.5 ~ 0.99 未污染,污染物不超标,人类生活正 常
III 1.0 ~ 1.49 轻污染,至少有1个指标超标,敏感者 受害。
IV 1.50 ~1.99 中污染,2-3 个指标超标 ,人群健康 明显受害,敏感者受害严重。
V 2.00
重污染。 3-4 个指标超标 ,人群健康 明显受害,敏感者可能死亡。
非常不良状
40000—50000 呼吸中枢神经受刺激, 呼吸急促加深
(4-5%)
连续呼吸10分钟, 则发生强烈的呼吸
困难,头疼
18%以上Βιβλιοθήκη 致命的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B 特性: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碱性物质, 可感觉最低浓度为 5.3 ppm。
B 来源:
J 冬季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中添加氨水作为防冻剂, 释放期较长,危害大。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空气污染的评价指标
B ASHRAE Standard 62-1989R的定义
J Acceptable Indoor Air Quality:空调空间 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 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 对人体产生严重健康威胁的浓度。反映了 主观和客观的结合, ASHRAE Standard 621999给予了继承。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三: 人体生物污染
新鲜空气与人体呼气的成分(体积%)
成分
N2,
新鲜空气 78.03
O 2, 20.99
CO2 其它废气 0.03
人体呼气 79.1-80.0 14.5-18.5 3.5-5.0 若干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所造 成的污染
B 气体污染物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1998年全国主要城市空气污染 算术叠加指数(年均值)
•SO2 ,氢氧化物,悬浮颗粒物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污染物衡量标准
B 用大气质量指数法进行IAQ客观评价(《中国 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建议,2001)
•实测浓度
J 污染物分指数
•标准上限
J 算术叠加指数
J 综合指数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病态建筑综合症:现代都市病
B 症状
J 头痛、恶心 J 疲乏,萎靡不振 J 粘膜有刺激感(眼红、
流泪、咽干等) J 易感冒 J 患哮喘或其它呼吸道疾

B BRI:建筑关联病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SBS-Sick Building Syndrome
病态建筑综合症:现代都市病
B 室内空气环境是人们接触最频繁的环境 B 室内污染物增多:燃料消耗量、化工产品
B 燃料的燃烧、交通工具、工业企业、城市 垃圾等造成的:NOx、SOx、H2S、悬浮颗 粒物、烟雾等
B 地层放射性污染 B 被污染的水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之二: 室内来源
B 生产工艺工程:有机溶剂的蒸汽、燃烧产 生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生产性粉尘 等
B 家电的电磁辐射 B 设计或管理不良的HVAC系统 B 以及………
Ý 用什么作为代表性的污染物?(测什么?) Ý 主观评价结果往往与客观评价结果矛盾:
˜ 客观测量值远远低于控制标准,但主观感觉不好 ˜ 客观测量值可能有些问题,但主观感觉并不差
Ý 人们感觉不舒服的原因很多,不知道哪些是 IAQ的问题(热环境、颜色、照度、工作压 力等也有影响)。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空气污染的评价指标
J 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释放期较短,危 害较小。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

B 危害
J 对皮肤组织、上呼吸道有腐蚀作用,造成流泪、 咳嗽、呼吸困难,严重可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