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

一、选择题1.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将诗中的“大散关”作为分界线中的一端的两个政权是 ( )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B.他遭奸臣谋害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3.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4.宋辽议和、宋夏议和从本质上看,反映了A.北宋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可欺B.宋、辽和西夏都想在三个政权并立中趋利避害C.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D.三个政权谁都吞并不了谁5.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

”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A.秦朝B.西汉C.宋朝D.唐朝6.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的代表作是A.《西厢记》B.《桃花扇》C.《窦娥冤》D.《牡丹亭》7.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的直接原因是A.金(南)宋和议B.辽(北)宋和议C.夏宋和议D.金灭辽8.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A.市舶使B.宣政院C.榷场D.十三行9.制作示意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面示意图中的空框内应填入的时期名称是( )A.春秋战国B.魏晋南北朝C.三国时期D.五代十国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尊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11.下列对宋辽、宋夏和议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都加重了少数民族人民的负担③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④都是在北宋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签订的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12.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某一制度:“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A.行省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科举制13.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A.经济重心南移B.政治统治开明C.城市经济活跃D.民族融合加强14.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

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

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15.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以下科技发明属于宋代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指南针传入欧洲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雕版印刷术的发明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①②④③D.②③④①17.“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签署“盟书”的两个政权是A.北宋和辽B.北宋和西夏C.南宋和金D.南宋和西夏18.“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历史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 ) A.耶律阿保机B.赵匡胤C.阿骨打D.元昊19.一位同学要编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专题图册,已经选取了“汉代造纸过程示意图”“宋朝指南针”“元朝铜火铳”等图片,以下图片可以选入此图册的是()A. B. C. D.20.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C.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最后完成D.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21.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对如图所示宋太祖评价正确的有()①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了北宋王朝②通过“杯酒释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建立科举考试制度,完善了人才选拔④采取“崇文抑武”策略,提高了文人地位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2.《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专为封建统治者“鉴往治道”的编年体史书,涵盖16个王朝,共计1300多年的史实。

那么,在《资治涵鉴》中不可能看到的历史事件A.楚汉之争B.文景之治C.三国鼎立D.郑和下西洋23.“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开展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A.藩坊B.市舶司C.藩市D.知州衙门24.“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在我国的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忽必烈B.成吉思汗C.耶律阿保机D.完颜阿骨打25.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A.①B.②C.③D.④【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南宋统治杀害岳飞后,宋金达成议和,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2.D解析: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岳飞抗金受到人民的尊重。

主要是因为金军南下攻宋,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灾难,岳飞领导抗金斗争反抗民族压迫符合南宋人民渴望生活安定、发展经济的要求,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是正义的战争。

故D符合题意。

ABC都符合岳飞,但不是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

故选D。

3.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重心的转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口,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尤其是宋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加快,逐渐超过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C解析:C【解析】宋辽议和与宋夏议和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本质上反映出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内各民族和平共处、共同繁荣的主流民族关系。

BD说法明显错误;A没有看到本质。

故选C。

5.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可知,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宋朝。

为了巩固统治,北宋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派文官任知州;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大部分收缴中央。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6.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代文化特征是元曲,关汉卿是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剧本,流传至今的有十多种,代表作有悲剧《窦娥冤》,所以C项符合题意;A 项《西厢记》为元代王实甫代表作,B项《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是孔尚任,D项《牡丹亭》是明代作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141年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故南宋疆域比北宋疆域明显减少,故A符合题意;辽(北)宋和议、夏宋和议、金灭辽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8.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为了加强两国之间的贸易,在边境设置了榷场,所以答案选C。

9.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故D符合题意;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三国时期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0.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叙述了北宋与辽之间的澶渊之盟,而双方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是南宋与金达成和议的内容,宋金对峙局面形成,选项D和题干无关,符合题意;选项ABC均和澶渊之盟有关,A是澶渊之盟的背景,B是澶渊之盟的内容,C是澶渊之盟的作用,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1.C解析: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辽和议是在北宋军队与取得重大胜利的前提下签订的,宋夏和议是在双方损失严重的情况下签订的,对北宋来说,都是屈辱的和议;北宋每年送给辽和西夏岁币,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宋辽和议与宋夏和议后,都结束了大规模的战争状态,宋辽之间和宋夏之间都出现了较长时间的安定的局面,有利于宋辽和宋夏之间贸易的发展,①③两项叙述正确;②④两项叙述错误,需排除含②或④项的ABD三项。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宋辽、宋夏和议签订的过程,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两个和议都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都有利于北宋边贸的发展。

还需掌握这宋辽和宋夏战争的性质,它们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争夺生存空间和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民族战争。

12.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文信息“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结合所学可知,忽必烈建元朝后,正式在朝廷设置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时称"都省",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地统治了辽阔的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应选A。

13.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表格信息的准确解读。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汉至宋北方户数明显减少,南方户数迅速增加,体现的是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经济重心由北方逐渐转移到了南方。

排除BCD,故本题应选A项。

14.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酱釉马镫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属于辽代的瓷器,这件瓷器说明此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的现象,B 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B解析: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北宋毕昇;改进造纸术的是东汉的蔡伦;宋代出现用于航海的指南针;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所以①③属于宋代的成就,故选B。

16.D解析: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①指南针传入欧洲是在南宋时期,②蔡伦改进造纸术是在东汉,③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是在隋唐时期,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是在北宋时期,因此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②③④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