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A.①B.②C.③D.④2.现代社会中,手机支付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在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B.唐朝的开元通宝C.汉朝的五铢钱D.北宋的交子3.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
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
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A.吐蕃B.辽C.西夏D.金4.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
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A.澶渊之盟B.靖康之变C.宋金和议D.南宋灭亡5.岳飞在其《满江红·怒发冲冠》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这里的“匈奴”指代的是()A.女真统治者B.突厥统治者C.契丹统治者D.党项统治者6.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A.国家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一带人民赋税负担沉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7.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苏轼B.关汉卿C.辛弃疾D.李清照8.元朝时,我国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A.回纥B.回族C.藏族D.蒙古族9.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10.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
”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A.秦朝B.西汉C.宋朝D.唐朝11.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澎湖巡检司B.台湾府C.琉球巡检司D.台湾巡检司12.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13.“赵匡胤穿龙袍﹣﹣改朝换代”这一歇后语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A.杯酒释兵权B.“澶渊之盟”C.靖康之变D.陈桥兵变14.岳飞抗金的事迹为人们广为传颂,其抗击的金的建立者是()A.汉人B.契丹人C.女真人D.蒙古人15.“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该历法的主要功能是()A.用于占卜B.观察天象C.指导农事D.辅助政治16.宋太祖为了将财赋收归中央,在地方设置了( )A.藩镇B.节度使C.转运使D.通判17.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他探究的主题是A.唐朝繁荣辉煌的文学B.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D.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18.观察如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党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A.①B.②C.③D.④19.一位同学要编制《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专题图册,已经选取了“汉代造纸过程示意图”“宋朝指南针”“元朝铜火铳”等图片,以下图片可以选入此图册的是()A. B. C. D.20.“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
”……“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澶渊之盟"体现的是哪两个政权力量平衡?A.辽——西夏B.北宋——辽C.北宋——金D.北宋——西夏21.下列哪一位人物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建立了金政权,并依照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的军政体制()A.阿保机B.元昊C.阿骨打D.松赞干布22.当你去购买商品的时候,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极大的便利。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
请你指出它是A.交子B.会子C.关子D.瓦子23.“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资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开展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A.藩坊B.市舶司C.藩市D.知州衙门24.“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在我国的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忽必烈B.成吉思汗C.耶律阿保机D.完颜阿骨打25.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的代表作是A.《西厢记》B.《桃花扇》C.《窦娥冤》D.《牡丹亭》【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西夏、金、北宋和南宋。
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北宋,③是北宋,故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2.D解析: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业贸易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A项吐蕃是藏族,不符合题意;B项辽是契丹建立的政权;C项西夏是党项族建立的政权;D项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故选B。
4.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郭靖和杨康、勿忘国耻”可知,当时的国耻是指靖康之变。
结合所学可知,1126年,金军攻破北宋都城汴京,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及宗室等三千多人北去,并掠走宫廷仪仗、典籍、乐器以及大批珍宝器物,北宋灭亡。
此事被称为靖康之变。
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郭靖和杨康、勿忘国耻”是解题的关键,当时的国耻是指靖康之变。
5.A解析:A【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可知,它体现了岳飞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报仇雪耻的坚定信心。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是南宋抗金的著名将领,他口中的“匈奴”指的是女真统治者,也就是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
故选A。
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理解“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涵义,还要和岳飞所处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因为岳飞是南宋抗金的著名将领,他口中的“匈奴”指的是女真统治者。
6.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唐朝中期,经济重心开始转移,到南宋,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就说明了这一点,故B符合题意;国家支持东南沿海开发,是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之一,故A不符合题意;题干是在说东南沿海一带的富庶情况,故C不符合题意;政治中心一直在北方,现在也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
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8.B解析: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
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
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
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同汉、藏、畏吾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所以B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9.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重心的转移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口,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尤其是宋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加快,逐渐超过北方,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0.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可知,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宋朝。
为了巩固统治,北宋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收归中央;派文官任知州;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大部分收缴中央。
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1.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A符合题意; 1684年设置台湾府,不是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排除B;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不是琉球巡检司,排除C;澎湖巡检司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不是台湾巡检司,排除D;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军南下攻宋,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灾难。
岳飞领导抗金斗争反抗民族压迫符合南宋人民渴望生活安定、发展经济的要求,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是正义的战争。
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岳飞自然受到人民的尊敬。
D 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3.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黄袍加身,赵匡胤建立宋朝,称为宋太祖,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国号是大金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一百二十年,故C符合题意。
此时汉人建立的政权是南宋,契丹人建立了辽,蒙古人建立元朝,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我国是以农业立国,因此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功能是指导农事,C 选项符合题意。
占卜、观察天象及辅助政治与二十四节气无关,AB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准确把握,由于我国是以农业立国,因此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功能是指导农事。
16.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地方,宋太祖为了加强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陆续取代原来藩镇手下的爪牙。
为防止知州的权利过大难以控制,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宋太祖还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故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权收归中央,设置转运使,故C 符合题意。
藩镇是唐朝末年的割据势力,故A不符合题意。
北宋时节度使的财权被转运使分走了,故B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