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

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其类型


考点二 传统工业区
深化探究
2.传统工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思路
考点三 新工业区
二、新工业区
基础梳理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的 “硅谷” 、日本的“硅岛”、英国的苏格兰……
美国的“硅谷”地区
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如何理解新工业区的“新”?
提示:理解新工业区的“新”应把握以下三点 1.时间新大多自20世纪50年代后(新技术革命开始后)开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衰 落 煤炭的能源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0年
的 原
地位下降
新焦技煤术炼钢的耗4吨煤量逐渐2降吨低 0.75吨

铁矿石
2吨 1.8吨 1.3吨
世界性钢
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
铁过剩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
(2)规划建设
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形成空间、信息共用。
2.工业地域按发育程度的分类:
(1)发育程度较低(小 范围)的工业地域
面积小,发育程度较 低潜力小,多为原料 加工型 如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糖果厂
(2)发育程度较高 (大范围)的工业地 域
钢铁工业城 : 鞍山 攀 枝花 马鞍山
全国的90%。
3.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1)优越的区位条件
b.离铁矿区较近
来自法国东北部 的洛林铁矿
来自国外的铁矿
3.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1)优越的区位条件 c.便利的水陆交通
鲁尔河上的 铁矿运输
3.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1)优越的区位条件 d.充沛的水源
(3)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核心
(1)调整工业结构 (3)发展第三产业
旧(厂2改)造调的整现代工商业业布园局区 (4)优化美化环境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
杜伊斯堡的生态景观公园
洁净的街道
清澈的河流
考点二 传统工业区
深化探究
1.传统工业区的形成、衰落与整治(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地排出红褐色的污水, 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的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 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 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有如一杯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
调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鲁尔区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存在分散。 1.老工业区过度饱和:能源、原材料供应困难(资源短缺); 用地紧张(地价、工资上涨);污染严重等。 2.电子工业: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轻薄短小且价格昂贵, 适宜空运。 3.跨国公司: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现代工业的标准 化生产和运输技术的发展。寻求最优区位,降低成本。
莱茵河
利珀河
鲁尔河
3.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1)优越的区位条件
e.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 欧工业发达,鲁 尔区本身就是消 费中心。
德国、西欧
3.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 鲁尔区经历了约一个世 纪的繁荣之后,经济开
始衰落。
钢铁工业
煤炭工业
第二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 及其类型
考纲解读
➢ 结合案例,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 和工业地域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 了解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 原因和优势,以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 要形式。
➢ 结合实例,说明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 区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一)工业联系 1.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工厂之间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
优点
缺点
①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协作;
②减少运费和能耗,降低成本, 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资源供
工业集聚
获得规模效益;③共用基础设
应紧张
工业分散
施,节约建设投资 ①寻求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 加大运输成本,难以发挥规
本;②环境污染小
模集聚效应
考点二 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地区
基础梳理
英国中部工业区
我国辽中南工业 区
棉 纺纱厂 棉 织布厂


棉 布
印染厂
成 品

2.空间利用上的联系 ——共同利用工业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廉价
的劳动力。
劳动力
3.信息上的联系
——工厂之间存在非物质的信息联系,在现代生产 中越来越重要
互联网上洽谈业务
(二)工业集聚 (1)概念:
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起来,形 成工业集聚现象。
德国鲁尔区
考点二 传统工业区
2.主要特点
基础梳理
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 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3.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1)概述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
叶,百余年来一直是德国的 煤铁工业基地,被称之为 “德国工业的心脏”,是德 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工业区。
德国鲁尔区是典型的传 统工业地域,位于德国的中 西部,莱茵河下游,地处欧 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 济最发达的区域内,临近法 国、荷兰、比利时、丹麦、 瑞典等国的工业区。
鲁尔区
3.案例——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
(1)优越的区位条件
a.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煤田
鲁尔区煤炭 地质储量为2190 亿吨,占全国总 储量的3/4,其 中经济可开采量 约220亿吨,占
面积大,发育程度高 潜力大,多为综合型
石油城 :大庆 汽车城:长春
克拉玛依
十堰 底特律
思考:世界上有很多“钢城”“汽车城”,但很少听说有 “糕点城”“糖果城”,这是什么原因?
钢铁工业和汽车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生产过程复杂、 协作工厂多、占地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再加上为方便众 多工人生活所配置的服务业和其他工业,容易扩展逐步形 成工业城市。而糕点和糖果生产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小、 发育程度低,工业发展的潜力小,不易扩展成工业城市。
(2)优势(意义): ①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生产成本。 ②取得规模效益。 ③共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三)工业地域 • 概念: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按成因的分类: (1)自发形成 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
产成本为目的,自发地在地理上相互接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