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互变规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量变中渗透着质变 ①阶段性部分质变 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 生变化,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来。 ②局部性部分质变 指事物的全局性质未变,而其中个别部分发 生了变化。 (2)质变中渗透着量变 指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指新质在数量 上的增加或扩张)。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2、量的规定是多方面的。
事物有内涵的量和外延的量。 内涵的量是对事物等级、程度的规定,不 能用机械的方法度量。 外延的量是对事物存在的范围、规模的外 在规定,可以用机械的方法来计算。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甲醚分子结构式
乙醇分子结构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田忌赛马
上等马
上等马
中等马
下等马
齐威王
下等马
赢
田忌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上等马
下等马
中等马
上等马
下等马
齐威王
中等马
输
田忌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C、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 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青年、壮 年和老年,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和研 究生,这些都是人一生中的阶段性部 分质变。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 以成江海。 ——荀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万丈高楼平地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人之所以区别 于一般动物,就在 于人是有语言、能 思维、会制造和使 用工具从事生产劳 动的高级动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1、质与事物存在直接同一。(质 和事物是不可分的)
①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不具有一定质的 事物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质又总是一定事物的质,脱离一定事物的质 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 表现: • 有“质”——有 “物” • “质”变——“物” 变
2、质变 质变是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 由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 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爆发式飞跃
火山爆发
海啸
地
震
原子弹爆炸
战争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1、量变
量变就是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 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 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 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有两种形式:
一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二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 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
(二)量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 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 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1、量和事物存在不直接同一。
• ①量在一定限度内的变化,不会影 响事物的存在,不致于使一事物变 成他事物; • ②不同的质一定属于不同的物,而 不同的量则不一定属于不同的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2、事物的质往往是多方面的。
人区别于动物的质: 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 人具有不同的阶级的质: 各个阶级的人有各自的阶级性
人在社会分工上的不同的质: 清洁工,医生,教师,律师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质变之中有量的扩张
指当事物的质变开始时新质并不是一下子 同时出现,而是先突破一点或几点,然后在量 上迅速扩张,最终完成整体质的飞跃。
3、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量变——质变——新的量变 (发展不仅是由量变引起质变,而且还会 由质变引起新的量变。)
二是非爆发式飞跃
物种的演变、猿到 人的转化、人们世界观、 人生观的改变等都是非 爆发式飞跃。
人类的起源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趋势。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不积跬步,无以 至千里;不积细流, 无以成江海。 荀子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善不积不 足以成名,恶 不积不足以灭 身。 勿以善小 而不为,勿以 恶小而为之。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一)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定性分析是确定事物的结构、性质及其运动状 态的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是运用数学工具对事物进行数量的分 析、计算和测定的方法。
(三)度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 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度两端的界限 叫关节点或临界点。
100C
汽
50C 在标准大气压下, 水保持其自己液体的物 理性质的度就是0℃— 100℃。这个度的两端, 即0℃和100℃就是关节 点或临界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和量的对立统一
(一)质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规定性:确定事物自身状态,并同其他事物相 区别的特性。)
水
0C
冰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凡一切人世间的事 物财富、荣誉、权 力、甚至快乐痛苦等 皆有其一定的尺度, 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 沦和毁灭。 黑格尔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章 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第三节——质量互变规律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