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牧草饲料作物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牧草饲料作物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2饲草生产是种植业和牧业结合的纽带
3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4栽培牧草可以充分利用气候与土地等资源
5发展草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未来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前景展望?
未来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空间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主要原因:
水资源成为未来草地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西北地区增长空间有限。
由于污染的存在东部沿海地区将不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
东南地区温度偏高,不适于草食家畜的生产(主要为牛和羊)。
另外东部沿海地区将成为我国甚至世界制造业基地,畜牧业相对而言投入产出水平低。
西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将成为我国未来主要的草食畜牧业生产基地。
三.根的主要生理功能?
1固定和支撑的作用;
2从土壤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
3贮藏养分的作用;
4合成氨基酸、细胞分裂素和植物生长素。
四.茎的主要生理功能?
1具有支持叶片、花、果等器官的作用
2输导作用
3贮藏有机物、水分
4能进行部分光合作用
5可用于无性繁殖
五.叶的主要生理功能?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合成氨基酸等其它有机物。
六.花的主要生理功能?
1完成植物的授粉与受精作用,形成合子;
2产生各种植物激素,促进植物的生殖生长。
七.果实的主要生理功能?
保护种子、传播种子、提供营养。
八.水分对牧草与饲料作物的作用?
1.水是原生质的组成部分。
2.水是代谢过程中的反应物质。
3.水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的溶剂。
4.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萎蔫。
5.吸收水分、养分的重要动力,维持CO2进入植物体内的通道的重要物质。
6.缓减温度聚变。
九.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原则:
(1)遵循自然规律,结合农牧经济
(2)自然条件、发展方向、布局和关键措施在同一区域内相对一致
(3)同一区域保持连片,垂直差异不作为区划条件
依据:
(1)自然地理位置、地貌、土壤和气候带
(2)生产发展方向
(3)主要栽培草种的特性、生产条件和利用方式。
十.土壤耕作的作用?
1改善土壤的耕层结构
2掺合残茬,防除杂草和病虫害
3平整地面,蓄水保墒,提高播种质量
十一.不能发芽的种子,称为硬实种子。
其处理方法如下:
1)擦破种皮通过摩擦使种皮起毛。
2)变温浸种将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白天在阳光下曝晒,夜间移至凉冷处,通过
冷热刺激2-3天,种皮破裂,能吸水萌发。
3)高温处理硬实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4)秋、冬播播下的种子在冬季自然冷冻的作用下,使种皮破裂,从而增加了种子的透水性,促进硬实种子于次春萌发。
1
十二、种子休眠的处理方法?
1.晒种及加热处理
在晴天将种子堆成厚5-7cm,在阳光下曝晒4-6天,每日翻动3-4次,阴天和夜间要收回室内。
这是利用太阳的热能促进种子后熟。
在寒冷地区及阴雨天气,用用加热处理,以温度30-40℃为宜,温度过低,不起作用;高过50℃,则有伤害。
种子较成熟的,又较干燥,热处理的效果好。
新收获的牧草种子的湿度从25%-56%,其出苗率则由89%下降到73%。
2.变温处理
变温处理就是先将种子置于20℃左右的温度条件下,然后置于30-32℃的高温条件下,一昼夜内交替处理。
3.沙藏处理
将种子混埋在稍湿的沙中,约经1-3个月,当种皮破裂时,筛取播种。
以12-14℃的热藏,比1-4℃的冷藏,能缩短处理时间。
十三、草种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1)适应当地气候和栽培条件
(2)符合人工草地类型要求
(3)适应性强、利用效能高
十四、(二)施肥的原则及方法
1.施肥的原则
(1)根据饲草的种类和生育时期施肥
(2)根据收获的对象决定施肥
(3)根据土壤状况合理施肥
(4)根据土壤水分状况等施肥
(5)根据肥料的种类和特性施肥
(6)施肥与农业技术配合
2.施肥方法
(1)基肥
(2)种肥
(3)追肥
十五、农药的合理使用
农药的合理使用,要求达到节约、提高使用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避免残毒、保证人畜安全等目的。
1.选择适当的农药品种和剂型
2.适时用药
3.合理掌握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4.采用正确施药方法
十六、青饲轮供制的类型?
(一)天然的青饲轮供
天然青饲轮供的技术关键是划区轮牧(二)栽培的青饲料轮供
指靠人工栽培青饲料来均衡地供应家畜所
需青饲料的制度
(三)综合的青饲轮供
利用天然草场、人工栽培青饲料、青贮等多
种技术措施组织的青饲轮供
十七、混播的优越性?
①产量高且稳定
能够充分地利用阳光、CO2及土壤养分、水
分等,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质。
同时,由于不
同类型牧草的寿命不同,生长速度也不一样,
当其中一种牧草衰退时,另一种牧草可以弥
补上,因此,各年产量比较稳定。
②牧草品质好、营养全面
由于豆科牧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钙和磷
等,禾本科牧草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等,
二者混播比之单播牧草营养成分全面,品
质优秀。
另外,牧草混播还可防止一些疾病
的发生。
③易于收获调制
有些牧草匍匐或缠绕在其他植物上,与直立
型牧草混播可防止倒伏,便于收获,更有利
于干草的调制和青贮。
④减轻有害生物危害
混播牧草减轻杂草危害的程度取决于混播
牧草的组成、混播群落的密度和稳定性。
混
播群落稠密稳定,杂草就少;反之就较多。
⑤牧草与环境相容性和协调性更好
十八、混播牧草的选择原则?
①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播
②根据牧草的生态适应性:温度、光照、湿度、土
壤、抗病性、地势
③根据混播草地利用年限
④根据混播草地的利用方式
⑤根据混播成员间的协调性
⑥根据家畜的种类、饲养方式和消化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