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采系统效率测试与计算

机采系统效率测试与计算


视在功率 在电工技术中,将单口网络端钮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称 为视在功率(apparent power),记为S=UI。 显然,只有单口网络完全由电阻混联而成时,视在功率才等于 平均功率,否则,视在功率总是大于平均功率(即有功功率),也 就是说,视在功率不是单口网络实际所消耗的功率。 为以示区别,视在功率不用瓦特(W)为单位,而用伏安(VA )或千伏安(KVA)为单位。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2)供液不足示功 图
造成供液能力差的原因: 1、深井泵的工作制度或抽汲参数组合
不合理,泵的排出能力大于油层的供液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能力,造成沉没度太小,液体充不满泵 筒。 (结合检泵加深、降冲次等措施) 2、为防止砂、气体影响泵的正常工作 ,在泵的下边,接装的气锚、砂锚,当 砂、蜡或砂蜡共同进入砂锚或气锚后, 堵塞了部分或大部分进油孔道,致使液 体进入泵筒的流动阻力增大、流量变小 ,动液面升高,液体来不及在泵的进油 时间充满泵筒。
功率因数,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
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 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第 第 三 二 章 章
术 定 语 义 和 、 术 定 语 义
有效功率----将井内液体输送到地面所需要的功率。
有效功率=液量(m3/d)×有效扬程×液密×9.81 86400

术 语 抽 和 油 泵 定 义
抽油泵主要由工作筒、衬套、柱 塞(空心的)和装在柱塞上的游 动凡尔(分上游动、下游动) (也叫排出凡尔)及装在工作筒 下端的固定凡尔(也叫吸入凡尔) 组成。
1—游动凡尔 2—活塞 3—衬套 4—固定凡尔
第 三 第 三 章

术 语 抽 和 油 泵 定 义
第 三 第 三 章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术 简 语 要 和 介 绍 定 义
第 三 第 一 章

主要工作参数:泵径、冲程、冲次。 泵径:指深井泵活塞直径的名义尺寸。 冲程:一般指光杆在上、下死点间的移 动距离。有效冲程是指活塞在泵筒中一 行程的长度。 冲次:驴头每分钟上、下运动的次数。 如何选择合理工作参数:当抽油机已选 定,并且设备能力足够大时,在保证产 量的前提下,应以获得最高的泵效为基 本出发点来调整参数。在保证活塞直径 、冲程、冲次的乘积不变时,可任意调 整3个参数。但冲程、冲次、活塞的组 合不同时,冲程损失不同。 一般采用小泵径、大冲程、小冲次, 可减小气体对泵效的影响;对油比较稠 的井,一般采用大泵径、大冲程、低冲 次;对连抽带喷井则选用大冲次快速抽 汲,增强诱喷作用。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5、油管漏失示功图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6、出砂影响的示功图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7、油井结蜡的示功图
术 指 语 标 和 要 求 定 义
抽油机井监测项目与指标要求
第 三 第 五 章

监测项目与指标要求见表1。油田渗透率对机采井系统效率影响 系数K 1见表2。泵挂深度对机采井系统效率影响系数K2见表3。
术 指 语 标 和 要 求 定 义
表1 抽油机井节能监测项目与指标要求
监测项目 电动机功率因数 平衡度L % 系统效率(稀油井) % 系统效率(稠油热采井) % 限定值 ≥0.40 80≤L≤110 ≥18/(K1•K2) ≥15 节能评价值 ≥29/(K1•K2) ≥20
供液不足示功图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2、吸入部分漏失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吸入部分漏失是指固定凡尔球与凡尔座配合不严,凡尔座锥体装配
不紧,凡尔罩内落入脏物或蜡卡着凡尔球等而造成漏失。 特点:1、卸载线的倾角比泵正常工作时要小些,漏失量愈大,则倾
1—底座 2—支架 3—悬绳器 4—驴头 5—游梁 6—横梁轴承座 7—横梁 8—连杆 9—曲柄销装置 10—曲柄装置 11—减速器 12—刹车保险装置 14—电动机 15—配电箱
抽油机代号的表示
Y-- 游梁平衡
第 三 第 一 章

B—曲柄平衡 F—复合平衡 平衡方式 Q—气动平衡 减速器结构型式代号 H---圆弧齿轮 减速器额定扭矩 光杆最大冲程 悬点额定载荷 游梁式抽油机代号 CYJ 常规型 CYJQ 前置型
第 三 第 五 章

本章规定了机械采油系统监测项目与指标要求,包括常见的抽 油机井、潜油电泵井和螺杆泵井。监测项目的确定首先考虑了能综 合反映能耗情况的系统效率;其次,针对机械采油电动设备负荷普 遍偏小的实际,考虑了对电网损耗有较大影响的电动机功率因数; 第三,考虑引入了对系统效率有主要影响,并且容易考核的几项指 标做为系数引入到评价体系中,比如:平衡度、渗透率(油藏性 质)、稠油稀油(原油性质)、井深等等。 SY/T5264-2006 《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不 仅 增加了节能监测节能评价值,还对部分限定值的指标进行了修订。 其中:对抽油机井来讲,将稀油井的限定值由20%下降为18%,调整 了渗透率的修正系数,将特低渗透油田的修订系数由1.5调整到1.6, 将低渗透油田的修订系数由1.3调整到1.4。对电泵井来讲,将电动 机的功率因数节能监测限定值由0.70调整到0.72,将系统效率由25% 调整到22%,取消了原标准中对电泵井排量系数的 考核指标。

术 语 抽 和 油 泵 定 义
第 三 第 三 章

术 语 抽 和 油 泵 定 义
深井泵的活塞在做往复运动: 1、当活塞到达下死点开始上行程的瞬间, 游动凡尔立即关闭,使活塞不连通。此时 ,光杆虽然在上移,但活塞相对于泵筒来 说,实际未动,这样就画出AB斜直线。( 图1) 2、当弹性变形完毕光杆带动活塞开始上行 (B点)固定凡尔打开,液体进入泵筒并充 满活塞所让出的泵筒空间,此时,光杆处 所承受的负载,仍和B点时一样没有变化, 所以画出BC线。(图2) 3、当活塞到达上死点,在转入下行程的瞬 间,固定凡尔关闭,游动凡尔打开,活塞 上下连通。此时,油管伸长,抽油杆柱缩 短,光杆下行,活塞相对于泵筒没有移动 ,于是画出CD斜线。(图3) 4、当弹性变形完毕,活塞下行,行程快接 近死点时,固定凡尔关闭着,游动凡尔打 开,此时活塞上下连通,光杆上只承受抽 油杆在油中的重量,油管承受了全部液柱 重量,光杆所受负荷不变,所以画出DA线 。(图4)
角愈小;2、示功图的右上角的形状是比较尖的;3、示功图的左下角
变圆,而且漏失愈严重,越要变得圆;4、增载线比卸载线陡。
排出部分漏失示功图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4、吸入、排出部分漏失示功图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双漏失示功图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测试
计算与分析
二○一二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 简要介绍 第二章 定义、术语
宣 目 贯 录 教 材
第三章 抽油泵 第四章 示功图分析 第五章 指标要求
第六章 测试与计算
第七章 注意事项
第 三 第 一 章

术 简 语 要 和 介 绍 定 义
第 三 第 一 章

术 简 语 要 介 和 绍 定 义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8、稠油井的示功图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此类功力图比较圆滑,肥大。
9、泵卡的示功图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解决办法:检泵 解卡
10、活塞碰挂的示功图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有效扬程=动液面深度+(油压-套压)×1000 +(油管吸入深度动液面深度)×(液密-油密) 混合液密度×9.81 液密
油机平衡度:下行电流与上行电流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泵排量系数(泵效):实际产液量与理论排量的比值。 功力装置利用率:输入功率(有功功率)与额定功率的比值,以百
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表示。
第 三 第 三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11、杆断脱的示功图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解决方法:必须检泵
12、连抽带喷的示功图
第 第 三 四 章 章
术 示 语 功 图 和 分 定 析 义
(这样的井泵效高,套压比油压高)
第 第 三 二 章 章
术 定 语 义 和 、 术 定 语 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