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护理与隔离措施
[概述]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以及正常人的呼吸道及肠道中,为条件致病菌,亦是医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应用,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肺炎克雷伯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常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机体抵抗力低下者容易感染。
特别是早产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加上外界高危因素影响,更易感染该菌,且感染后发病迅速,病死率高。
[感染高危因素]由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极低体质量儿的免疫功能低下及侵入性操作的不断开展,肺炎克雷伯菌已成为新生儿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甚至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暴发流行。
同时,不洁的医疗操作和护理,创伤性治疗,特别是机械呼吸均可增加患儿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机
会。
由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存在着患者住院时间长,交叉感染机会多,抗生素、激素广泛使用,侵
袭性操作多以及基础疾病严重等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ICU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
高发区,故应加强对icu的监控,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大部分头孢类抗生素及青霉素类药物均耐药,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唑啉、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达96.5%~100%亚胺培南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B一内酰胺酶高度稳定,被认为是新生儿严重院内感染最有效抗生素。
[护理与防治]
1.隔离患者,将患者单独至于隔离区,床旁张贴接触隔离要求。
2.指定专人护理,其余人员不得进入隔离区。
3.进入隔离区的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接触隔离要求
✧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地带必须洗手-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方可接触病人。
✧工作人员出隔离地带必须脱手套-脱隔离衣-洗手-脱口罩。
✧病人用过的被单、衣物等应单独清洗消毒,所用一次性物品(尿裤、奶瓶等),均用双层黄色
垃圾袋标记,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4.医疗设备(监护仪、暖箱、辐射台、暖箱、蓝光箱、推注泵、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治
疗车、听诊器、软尺等)每天用1:80的84消毒液消毒,物品表面每天定时予1:80的84消毒液擦拭消毒,擦拭用的抹布一次性使用。
5.近年来文献报道吸氧装置及呼吸机管道受细菌污染日益增多,致病菌检出率高达20%_4 J,
若不及时消毒灭菌,很容易直接污染呼吸道而引起感染,所以必须加强对吸氧装置及呼吸机管道的定期更换消毒。
6.洗手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均严格规范洗手,再次强化各位医务人员的洗手意识。
加强医护
人员的手部消毒及效果监测。
7.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各种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插胃管、吸痰、洗胃、静脉输液等严格
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原则。
8.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合并感染者宜选用高效、低毒抗生素,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有针对性地选
择一种抗生素治疗,严格控制三代头孢药物及高效、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发生二重感染。
9.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黏膜的完整是抗感染最有效的屏障,除常规护理外,发现微小的病灶
要及时处理。
10.呼吸道的管理新生儿肺部感染的发生几率较高,呼吸道的管理至关重要。
患儿头肩部抬高
30。
,并取右侧卧位以防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经常清洁鼻腔,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