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防控及分散(中储公司)

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防控及分散(中储公司)

14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5、质物变现风险
• 由于质物变现困难带来的风险。 • 为了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和防止利用质押、抵押的 优先受偿权恶意转移货权,《物权法》做出了相应的 规定。 • 第二百一十一条:质权人在债务履行期届满前,不得 与出质人约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质押财产归债 权人所有。
29
二、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防控
2、加强总部与总行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 双方都有推进业务发展的愿望,对双方协议规定的责 任与义务非常了解,又不是事件的当事人,能客观地 看待发生的事件,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 3、加强分支机构间的沟通与协调 • 负责操作的分、子公司要加强与之合作的分行之间的 沟通与合作,尤其是风险控制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 支行及分行的经营部门更侧重的是收益,往往忽视风 险。
• 由于银行没有物流经营资质和缺乏对动产管理的经验,
于是委托物流公司对动产进行监管,将风险予以分散。 • 那么对于物流公司而言,动产(质押、抵押)监管的 风险是什么呢?将如何对风险进行防控,又如何分散 呢?
3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 动产质押担保是金融担保形式之一。 • 动产质押担保具备银行信贷行业的共性风险和动产质 押与监管的特殊风险。
5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2、行业风险 • 整个行业由于市场变化等原因形成的风险。 ——2007年,由于进口纸张的进口价比国内生产企业 的成本价还低,形成国内造纸行业性亏损,影响银行 信贷资金的归还。
6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3、技术风险
•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先进技术的普遍运用都会带来某种
产品革命性的变化,这种技术进步会给生产落后产品
30
二、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防控
(二)物流公司专业的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是关键
• 前面讲到了物流公司不应该承担无过失责任,而大多 数情况下是由于物流公司自身过失应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怎样保证没有过失呢? • 那就只有提高物流公司的专业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
31
二、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防控
1、事前控制 (1)加强制度体系建设 ——针对动产监管业务的特点,出台业务管理办法, 形成一整套与协议文本配套的制度和标准监管流程, 从制度上控制风险。 (2)建立完整的评审体系 ——通过层层评审,充分了解和评估融资企业、操作 模式和应对措施等各方面的情况,强化事前控制。
17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三)物流公司对质物进行监管的风险
• 由于物流公司的监管过失需承担赔偿责任而带来的风
险。
• 由于约定不清或规定不明带来的非过失风险。
18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1、操作风险
• 是由于物流公司自身管理和操作不当等原因形成的风 险,其主要表现形式:
(1)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 ——监管员在现场私自放货,造成质物不足。
过多责任或责任不清的风险,其主要表现形式:
(1)物流公司承担其不应承担的责任。 ——质物权属认定、质物内在品质认定、仓单回购等 责任,带来巨大风险。
22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2)监管责任不清,由于相关法律对物流公司的监管 行为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监管责任的界定不清晰, 协议文本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存在不确定性。
25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 对于非物流公司的过失,银行为什么要诉讼物流公司 并要其承担赔偿责任呢?这是金融业的管理制度所决
定的。
• 金融业是国内管理最为规范的一个行业,银行本身有
着极为严格的管理办法和处罚条例,国家对金融业的
保护力度非常大,以维护国家金融秩序的稳定。
26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11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2、质物内在品质风险
• 出质人恶意以虚假货物质押,质物以次充好,由于质 物价值不足,变卖时无法实现全部债权而产生损失。
3、质物跌价风险
• 是指质物由于价格下跌,造成质物价值不足,变卖时 无法实现全部债权而产生损失。 ——一般情况下,当价格下跌5%时,银行会要求借款 人(出质人)补充保证金或增加质物来防止损失。
32
二、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防控
(3)认真考察借款人(出质人)的资信 ——为防范客户给动产监管业务带来的风险,对客户
资信进行认真的调查和评定。
——在选择客户时,重点考察企业的信用状况和经营
能力,通过对出质人的经营状况分析、财务状况分析
对出质人等级给予评定管理。
33
二、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防控
——在出质人作业库发生自然灾害使质物灭失,物流
公司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3)银行要求物流公司签订补充协议与条款,承担总
对总协议规定以外的责任,加大了风险。
23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3、质权人(银行)风险 • 主要是指银行为了自身利益转嫁给物流公司的风险, 其主要表现形式: (1)银行工作人员的疏漏 ——银行工作人员没有自己去检验质物的质量,而由 出质人自己去检验,出质人也没有在质物中抽样而是 非法用其他货物作为质物样品去化验,造成样品与质 物不符,实际质物的单价远远低于样品的单价。
15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 第二百一十九: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 所担保的债权的,质权人应当返还质押财产。 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 现质权的情形,质权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财产 折价,也可以就拍卖、变卖质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 受偿。 质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 对于抵押,物权法在第一百八十六条、第一百九十五 条有着与质押相同的规定。
20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6)质物选择、监管上不符合要求 ——专用设备不适合作为质物,不能监管处于加工手
饰过程中的金、银等。
(7)在第三方仓库监管,物流公司缺少控制手段,出
质人与第三方仓库的恶意串通。
——出具假货物权属证明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2、法律风险
• 也可以称为协议风险,是指物流公司按协议约定承担
(5)慎重选择质物品种
——尽量选择市场需求大、流动性好、用途广泛,价格波
• 对外担保是或有负债,由于被担保企业不能按期归还 贷款而承担赔偿责任的风险。
8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6、道德风险 • 是指银行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 ——在与企业发生信贷业务时,由于调查不严、把关 不严、审查不严、不按规定和制度办理业务,导致银 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的风险。 7、经营风险 • 是指某一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带来的风险。 ——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管理不到位、对市场 价格走势判断错误、挪用资金投机股市、赌博等原因 产生的风险。
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
(1)银行工作人员的待遇高,处罚大,轻易不敢违法、违 规操作; (2)对借款人不按期还款的处罚大,如果借款人贷款卡信 息上有不良记录,这个企业很难再获得贷款; (3)一旦出现不良贷款,银行工作人员会不惜一切代价推 脱责任,以使自己逃脱金融行业的严厉制裁,经常采用的 是诉讼方式,有时银行知道自己不会胜诉,为了减轻责任 和拖延受处罚的时间也要诉讼; (4)动产监管业务只有三方,出质人不能还款,银行就只 能将责任转嫁到物流公司而使自身免责。
的企业造成淘汰的风险。
——数码技术的诞生以及数码相机的普遍运用,在给 人类带来丰富多彩生活的同时也给胶卷时代划上了句 号,对于胶卷生产企业如乐凯的冲击可想而知。
7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4、宏观风险 • 是指宏观经济形势下滑造成的风险。 ——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危 机,银行业紧缩货币政策的推出,使不少企业因资金 链断裂而不得不面临破产。 5、担保风险
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
风险、防控及分散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付旭东
目 录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二、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防控 三、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分散
2
• 银行作为经营“信用”的高风险企业,存在着金融企
业的固有风险,通常采用担保方式来有效规避风险,
动产质押和抵押担保就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形式。
24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2)银行工作人员不作为 ——在出质人强行提货时,物流公司采取了相应措施 予以制止并通知银行后,工作人员不予理睬,也不签 收物流公司的任何函件,装作不知道发生过此事,一 旦形成实际损失,则将物流公司告上法庭。 (3)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操作 ——不按协议要求使用规定单证操作业务,私下要求 物流公司放货等,也存在工作人员的道德风险。
9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二)动产质押的特殊风险
• 以动产作为质押担保物,对质物的要求除满足货物仓
储保管的基本要求外,还要具有担保物的要求,由此
形成了动产质押的特殊风险。
10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1、质物权属风险
(1)出质人非法以他人货物质押,造成作为质权人的 银行与货物的所有权人产生争议,虽然国家相关法律 保护质权人的善意取得,但在实际操作中不确定性很 大。 (2)重复质押,出质人非法将一批货物质押给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质权人,使得质权人无法实现全部债权而 产生损失。
12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4、出质人强行提货风险
• 质押业务一般在出质人作业库操作,当出质人已经很
难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或质物价格急剧下跌时,出质人
会违规或违法强行提货。
13
一、动产质押监管业务的风险
——2008年,某质押项目,最低控制价值为 1000万元,实 际评估价值 1500 万元,出质人已将价值 300 万元的货物出 售并预收了定金。 • 金融危机爆发时,质物价格爆跌,银行为了减少损失,不 断下调质物单价,实际评估价值降至 800 万元,已不能满 足最低控制价值。 • 出质人强行提货,物流公司通知银行后要求其还贷。 • 出质人认为,对银行违约或对买方违约,反正都是违约, 于是就采取了对其有利的办法,几天后收回货款并将贷款 还上。 • 这是出质人“善意”违规的例子,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出 质人恶意强行提货,至使银行质权得不到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