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港口物流管理讲义(PPT40张)
港口物流管理讲义(PPT40张)
宋代设有“船舶司”,专门管理船舶制造等事务。广
州、泉州、杭州、明州(今宁波)是宋代4大海港。 明代,郑和率领庞大船队7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 足迹遍及南洋各国和非洲,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这 一壮举比欧洲航海史要早几个世纪。后来为防止倭寇 入侵,施行了海禁政策。 清政府维持了海禁政策,1757年关闭了除广州以外的 所有港口,严格管制对外贸易和往来中国的船只,禁 止与外国通商。
位于长江上游的重庆、万县,中游的汉口、九江,
下游的芜湖、南京、镇江等港,也是重要的开放 港口。沿海港口是我国和国外以及我国沿海各 地区之间发展交通与贸易联系的主要枢纽。一 方面,各港口城市通过密切的海上联系,形成繁 荣的埠际贸易,我国的南北区域以及沿海与内地 的物资交流更加频繁。另一方面,我国的出口物 资通过这些港口输往世界各国,各国的进口物资 通过这些港口输入中国。
1.2.2 近、现代中国海上运输业及港口概况
19世纪初,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 不得不结束长期以来的广州一口通商的局面,开 始开放沿海主要港口,自北向南,主要有东北的 安东(今丹东)、大连、牛庄(今海城市西部),华 北的天津、烟台、青岛,华中的上海、宁波、温 州,华南的福州、厦门、汕头、广州、梧州,台 湾的淡水、打狗(今高雄),以及当时英国统治下 的香港和葡萄牙统治下的澳门。
重点难点
重点:港口的构成 难点:港口的技术经济特征
1 港口的发展历程
1.1 世界港口的发展历程 从世界港口发展历程来看,港口主要伴随着航运 的发展而发展。一般将世界港口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 段。 第一阶段是18世纪以前,当时的港口仅是作为从事船 舶装卸活动的场所。
第二阶段是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港口的功能已
港口物流管理
课件下载:ftp://172.16.3.240
学生帐户:kjdown 章课时:2学时 作业:次作业
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从企业角度看,近十几年跨国企业发展很快,
不仅是已经国际化的跨国企业,即便是一般有 实力的企业也在推行国际战略,企业在全世界 寻找贸易机会,寻找最理想的市场,寻找最好 的生产基地,这就将企业的经济活动领域必然 地由地区、由一个国家扩展到国际之间。这样 一来,企业的全球物流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企业必须为支持这种国际贸易战略,更新自己 的物流观念,扩展物流设施,按全球物流要求 对原来的物流系统进行改造。
1.2 我国港口的发展历程 1.2.1 早期我国海上运输业及港口发展 我国海上运输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和 越国间就已有战船,水上运输已十分频繁,港口应运 而生。当时有渤海沿岸的碣石港(今秦皇岛港)。战 国初期古人利用指南针在海上辨别方向,后来经阿拉 伯传到西方,对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汉代的广州港以及徐闻、合浦港,已与国外有频繁的 海上通商活动。 唐代时设有“司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并向往来的商 船征税。长江沿岸的扬州港,兼有海港与河港的特征。 在唐朝已是相当发达的国际贸易港。
进入全球综合物流时代后,现代港口已从纯粹
的运输中心(运输+转运+储存),发展成为配送 中心(运输+转运+储存+装拆箱+仓储管理+加 工),再发展为如今的综合物流中心(运输+转运 +储存+装拆箱+仓储管理+加工+信息处理)。随 着全球综合物流服务的发展,现代港口功能将 更为广泛,朝着全方位的增值服务的方向发展, 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与人才 流汇聚的中心。
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服务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与
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 港口物流这一概念是近年来刚刚提出的,目前 关于港口物流的内涵及其知识体系还没有公认 的权威性理论结论,但港口物流的实践却在蓬 勃发展,人才的需求亦与日俱增,这一现状使 得许多港口城市所在学校将物流管理专业的人 才培养重心放在港口物流上。
港口是现代物流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港
口作为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凭借其独特的 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在现代 综合物流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港口这种由运输中转节点到综合物流服务链中 最重要环节的定位转变不仅使港口功能发生了 极大变化,而且也使港口在服务范围延伸、服 务功能扩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管理
人员的需求量,全国每年至少需要150上百万 人员。如再加上报关及其他相关岗位需求,港 口物流的人才需求量就更大了。旺盛的人才需 求为办好港口物流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章 港口概述
本章内容 1.港口的发展历程 2.港口的概念 3.港口的构成 2.港口的技术经济特征
扩展到贸易领域和转口功能,即港口不再是为船舶从 事装卸活动的场所,而且港口也是贸易活动的领地, 为转口贸易提供便利条件。
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60年代,伴随着工业技术
革命,港口工业迅速兴起,出口加工工业、自由贸易 工业不断借助港口优势在港区内建设起来,将港口与 城市发展、港口与出口加工工业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港口成为集疏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工业 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准政府区域。港口采取完全商业 化的发展态势,逐渐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运输中心与 物流平台,主要业务范围从货物装卸、仓储和船舶靠 泊服务,到货物的加工、换装及与船舶有关的工商业 服务,扩大到货物从码头到港口后方陆域的配送一体 化服务。港口逐步成为统一的,集输运与贸易一体化 的经济共同体。
从新中国成立后,港口发展先后经历了5个不同的时期: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一个发展时期是建国初期的20
世纪50年代-70年代初。由于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 加上经济发展以内地为主,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铁路, 海运事业发展缓慢。这一阶段港口的发展主要以技术 改造、恢复利用为主。 中国港口建设的第二个发展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 随着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对外贸易迅速扩大,外贸 海运量猛增,沿海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不足,周总理于 1973年初发出了“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开始 了第一次建港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