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肝病化验单
肝功化验单的主要项目及意义
蛋白质代谢 胆红素代谢 肝损伤 肝损伤/淤胆
蛋白质代谢指标的意义(一)
白蛋白 降低:1)摄入减少--长期的营养不良/偏食
2)肝脏严重损伤,合成减少 3)丢失或消耗过多-腹水、肾病、恶性肿瘤
蛋白质代谢指标的意义(二)
球蛋白(主要成分是γ免疫球蛋白,即IgG抗体)
增高:1)肝脏内炎症活动(如明显、持续升高提示为慢性) 2)自身免疫反应(“自家人不识自家人”)
生长发育期儿童 妊娠 肝损伤:多正常或略升高肝炎,酒精性肝硬化 肠道和肾脏疾病:如慢性腹泻
一位患者的血生化检查结果
一位患者的肝功与PT结果(一)
一位患者的肝功与PT结果(一)
一位患者的肝功与PT结果(二)
一位患者的肝功与PT结果(二)
主要内容
有关化验单的基本常识 如何看肝功能化验单 如何看乙肝两对半化验单
代表升高/增多 代表降低/减少
二看阴性和阳性: 本身无好/坏之分
阴性(-)代表不存在或检测不到 阳性(+)代表存在并被检测到
三看参考值:低于或高于参考值均代表不正常
一看小箭头
二看阴性和阳性
三看参考值
“参考值”≠正常值 参考值:对100个以上的正常人进行该项指标的检测, 95%或99%的人该项指标检测结果位于此范围内
乙肝病毒结构模式图
乙肝病毒颗粒外观
“剥开”后的病毒颗 粒
“切开”后的病毒颗 粒
表面抗原(HBsAg)
核心抗原(HBcAg)
病毒DNA
HBV形态与结构
乙肝病毒在电镜下的形态
球形颗粒
Dane颗粒 管形颗粒
HBV形态与结构
不同形态乙肝病毒的特点与意义
只有Dane颗粒才是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管状颗粒和球形颗粒均不含病毒核心和DNA,是由
如何看肝病化验单
主要内容
有关化验单的基本常识 如何看肝功能化验单 如何看乙肝两对半化验单
检验报告单(化验单)的构成
检验项目:编号/代号/名称 检验结果(单位) 检验项目的参考值 其他:病人及医生的基本信息
检测方法/检测的实验室 采血日期、送检日期、检测日期等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BsAg
肝微粒体GGT的透出)
碱性磷酸酶(AKP,ALP)
器官分布:成骨细胞、肝细胞毛细胆管膜、小肠粘 膜刷状缘、肾脏近曲小管、胎盘、WBC
血清来源:肝脏和骨(80%~90%) 肠道10%~20%
同工酶分型:肝源型,骨源型,肠源型
AKP升高
肝内外胆汁淤积(肝内AKP反流) 成骨活跃:骨肿瘤、骨软化病
AP
AP
检测抗体(二抗)
血
HBsAg
清
HBsAg
检测用的96孔微反应板
捕获抗体(一抗)
竞争ELISA检测Anti-HBc
AP
AP
AP
HBcAg HBcAg HBcAg
HBcAg HBcAg HBcAg
捕获抗体(anti-HBc)
捕获抗体(anti-HBc)
看化验单的几个小“窍门”
一看小箭头:出现即代表不正常
主要内容
有关化验单的基本常识 如何看肝功能化验单 如何看乙肝两对半化验单
肝脏的功能及损伤后的表现
胆红素转化与排泄 蛋白质合成与分解 脂肪合成与分解 糖原合成与分解 凝血物质合成 药物与毒物代谢 激素灭活 免疫防御
损伤后 损伤后 损伤后 损伤后 损伤后 损伤后 损伤后 损伤后
黄疸 白蛋白降低/腹水/氨中毒 脂肪肝/低胆固醇血症 低血糖/糖尿病 出血 中毒 蜘蛛痣、腹水、乳房发育 免疫力低下/易感染
细胞内分布:ALT:细胞浆 AST:细胞浆和线粒体(80%)
功能:催化氨基转移,分别生成丙酮酸和草酰乙酸 血清转氨酶升高机制:细胞破损;膜通透性升高
肝细胞损伤指标及其意义(二)
“转氨酶升高” ≠ “肝炎!”
部分正常人也可轻度升高:过度劳累、剧烈运动 大量饮酒 服用某些药物:“感冒药”、“退烧药”、口服降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
黄疸型肝炎患者: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升高!
黄疸型肝炎患者的胆红素变化
“健康”黄疸者的胆红素变化
乙型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肝细胞损伤指标及其意义(一)
ALT( “谷丙转氨酶”)和AST( “谷草转氨 酶”)
器官分布:肝>心肌>骨骼肌>肾>脑>肺>胰> 肺>白细胞>红细胞
总蛋白、白/球比值
其变化取决于白蛋白和球蛋白,意义有限,病人不 要过分关注
白球比下降,含义各不同
胆红素代谢指标及其意义
直接胆红素 增高:1)肝细胞损伤,分泌障碍
2)胆管阻塞,排泄障碍
间接胆红素 增高:1)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
2)肝细胞损伤,摄取和转化障碍 3)部分“健康”人--Gilbert综合症
成年人肝组织重约1.4~1.8 kg (平均1.5kg),含有约 6×1010 个肝细胞
正 常 肝 细 胞 的 平 均 半 寿 期 ( half-life ) 约 231d , 每 天 约 0.3%肝细胞进行有丝分裂(mitosis)
糖药 红霉素等多种“消炎药”、化疗药
过度肥胖:脂肪肝
肝细胞损伤指标及其意义(三)
肝病患者要注意:
转氨酶正常不代表肝脏没有损害 转氨酶越高,并不代表肝损伤程度越重 转氨酶的高低与传染性的大小无关 慢乙肝病人不要“过分”地关注转氨酶是否正常
即使病情稳定,转氨酶本身也有一定的波动性 病毒定量的下降和肝脏病变的改善更有意义 抗病毒治疗开始时,转氨酶的升高不一定是坏事
慢性乙肝病人的ALT检测
急性肝炎的ALT变化
急性肝炎的ALT变化
γ谷氨酰胺氨基转移酶(GGT)
功能:催化γ谷氨酰肽如GSH转移至其他 肽或L-氨基酸上
分布:肾、胰、肝脏、胆管、脑等的细 胞膜上
血清GGT来源:主要是肝脏
GGT升高
肝内外胆汁淤积(常达10倍以上) (排泄障碍、炎症坏死区肝内细胞合成酶亢进) 肝损伤:慢性肝炎 肝脏肿瘤(尤其是GGT-II型同工酶) 急性心梗、胰腺炎 其他:服用苯巴比妥、苯妥英钠、酗酒(诱导
HBsAg组成的“空壳” 乙肝病毒HBsAg的产生是过量的
血源疫苗? HBsAg比病毒DNA更难清除?
HBV基因与产物
乙肝病毒的基因组及其表达产物
部分双链的环状结构 全长3200个碱基 4个ORF表达4种产物
S、X、P、C ORF之间相互重叠
HBV在肝细胞中的复制周期
与HBV复制有关的基本数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