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班级学习简报第3期广西纺织工业学校2012年6 月24日主编:于虹经过一个月多的辛苦耕耘,终于迎来远程培训课程的结束,统计各位教师的成绩,除了一位老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成作业外,59位老师成绩合格,多数以上还是优秀的成绩,这其中,有老师们自己的付出,也有培训班朱芳主任和欧利惠老师的大力协助和支持,由衷道句,大家辛苦了!成绩的背后是你们辛勤的付出。
批阅老师们的作业,发现很多老师都是一丝不苟,认真对待,像交作业又快又好的周文红、李红梅、潘虹、陈东、甘敏、欧利惠、朱芳、雷月转、周志东、卢元、陈德洪等各位老师,还有后来者跟上并超出的刘仁礼、洪虹、马宇丽、雷抗等等,在这,无法一一列举出他们的名字,只想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因为你们用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诠释了如何为人师表,为人表率。
一、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二、请结合自己的一堂课,具体说说职业教育课程如何突出“能力目标”;如何让学生达到这一目标?周志东一、如何评价一堂课按照我的个人理解,认为一堂上得好的课应达到以下的要求。
1、备课合理、充分,上课所用到的工种工具、器材要准备好。
2、授课内容与课程标准相符。
3、授课的目的明确、概念准确,教学方法得当,重点突出,难点讲解详尽,学生掌握好。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5、板书工整、字图规范;操作和讲解熟练,示范准确。
巡回指导认真、周到、耐心,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内容熟练,语言简练、生动、流畅。
7、教学组织合理,管理到位,教书育人,教学秩序好。
8、对学生练习的检查、考核、总结、讲评适当。
9、能采用行动导向、情境模拟、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等与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职教课程教学中学生“能力目标”的体现以中职课程《设备电气控制与维修》中的“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教学课题为例,该课题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设备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掌握几种主要低压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力目标:1、能根据实物对低压电器进行辨识2、能熟悉几种常见低压电器的内部结构组成3、能使用专用工具对低压电器进行拆装和检测情感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信心2、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结合上述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模式,并配以实物教具、挂图、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辅器材,来进行教学。
马宇丽评价一堂好课是要看学生能够在这堂课上学到什么,对中职学生来讲,在一堂课内技能水平是否得到锻炼,理论知识是否运用到实践上都是很重要的。
特别对中职服装工艺教学来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衡量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
服装工艺教学一直是服装专业教学的难点,工艺操作教学重复繁杂、教学效果不佳。
想要上好一堂工艺课并不容易,如今很多使用工艺多媒体视频同步演示教学,在工艺操作中具有节约演示时间,增强教师的现场指导,提高教学效率,可以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
同时多媒体视频还可以展示更多内容,扩展知识面,视频内容可重复播放,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工艺操作,解决“演示难、指导难”,提高教学效率,明显提升教学质量。
具有直观性和高效性的特点。
在服装制作工艺教学中,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驱动,给学生制定工作任务书,教学内容通过任务导入,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促进学生的工作能力提升。
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先进性。
通过示范讲解与操作中的指导,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实施教师、学生、小组多方评价,按工作任务检查表评定任务完成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训基地运用仿真的教学环境、先进的多媒体视频教学系统,实现作业与产品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
此外,在工艺教学内容上以企业真实产品为任务,给学生明确生产流程和生产标准,要求做到定时、定量、定性完成生产任务。
企业指导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依照企业管理方式进行实训教学,以成品质量标准及生产过程规范作为评价依据。
在课件的制作上是选取企业的最新操作工艺方法,课件的制作达到仿真效果,其内容非常贴切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在操做方法演示的同时,添加了手势的操作和时间的控制,课件规范性强,可以减少在实操课程中对专业教师操作能力和经验的依赖性,可以大大提高服装专业教学的效果。
同时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
具有规范性和可复制性。
通过将企业工作内容引入教学课堂,使得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企业产品,增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进入企业融入的时间缩短。
通过工艺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放入课堂,使得学生学习起来能够事半功倍,达到提高技能水平,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目标。
王兰欢我之前看过王春晓、叶澜教授在他们的“新基础教育”中阐述“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的观点,,对于我们上中职学校公共课程来说,他们提出的5点具体标准我非常的认同: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学生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在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而且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就面而言,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有效率,其包括了好的、中的、有困难的具有不同的效率;其次,是效率的高低,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这都不能算是一堂好课。
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尤其思维是相当活跃的,在整个过程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
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
课堂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一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公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要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
因此,教师尽量要做到旁若无人,因为,你是在为学生上课,不是上给听课的人听的。
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任何课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是,那么假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这种课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因此是值得反思的,需要去重建的。
我们都知道,职业教育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应当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
为了达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需要寻找恰当的课程教学目标。
职业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就是具有实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技术、知识,去完成某种指定的工作活动。
这里不但要有人的主动性,目的性,运用技术技法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能力,而且还包括许多非智力因素(如勇气、意志等)。
作为中职上德育课程的教师,我认为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方面应该做到:在了解学生短处的同时,更好找出学生的长处,要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的兴趣,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结合我上的一堂课的一个知识点来讲课程中如何突出能力目标,并让如何学生达到这一目标。
在《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中关于《消费和消费观》这一内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本框体设有三目:第一目:不同的消费行为。
主要从四种反映不同消费心理的消费行为导入,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导出两种消费方式和影响消费的因素。
第二目:常见的消费心理。
作为教师可以把本校学生(如奇装异服、追求名牌等消费行为)导入课堂,让学生去分析这些行为分别反映了什么消费心理。
第三目:科学消费观。
教师可以收集学生非理性消费的行为(如毫无目的进超市,结果买了一堆不是必需的物品回来,耗费不必要的金钱);收集环境污染和绿色消费行为的素材(如节假日选择公交或自行车出行的方式、停电一小时的活动等等);还有收集一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事例充实教材。
从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以科学消费观的4个消费原则来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
达到能力目标。
洪虹一堂好课的标准就在于既能够填补教学中漏洞,又能够让学生学习新的文化知识。
之外,第一,还要目的明确。
即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该堂课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具体要求。
第二,内容精干。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视规定的教学时间,以“取其精华、削枝强干”的原则,对教学内容及教材进行取舍,明确难点,突出重点,抓住要点,切忌眉手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
第三,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即教师管教管导,寓教育于讲、演、练之中,教育学生爱学、勤学、会学。
第四,教学互动。
即开展教学双边活动。
教学中,不启不发不好,启而不发也不好,只有启而发之,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教师才能变“自得其乐”,方能愈加显示“教学相长”之功能。
第五,生机勃发。
即教的生动,学的活泼。
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方能如饥似渴地“消化、吸收”。
第六,知能双赢。
即学生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亦即学懂、能会、管用,使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
对上好一堂专业课的思考发布者:郭葆青发布时间: 2012-6-14 9:31:55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对传统教育方式不适应、不喜爱的现象,这造成了学生上课爱睡觉、玩手机或者甚至旷课的问题很普遍。
这个年纪的中职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及社会经历都比较弱,上专业课时对知识的领悟往往很差,而使用的教材普遍深奥。
面对这些学生,对如何上好专业课的问题,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
通过学习其他有经验的教师成功的教学设计及参加这次教学能力培训,我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认真反思:要在专业课的课堂上吸引学生的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从备课到教学设计以及课堂的驾驭,都从学生的特点出发。
把课本知识用通俗易懂的句子进行解释,多采用实物样品及多媒体演示给学生直接的知识信息,在教学设计上引入一些“项目”,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并亲自动手解决问题,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使他们能在玩中学、做中学。
上课与备课的关联发布者:卢元发布时间: 2012-6-10 12:05:13众所周知,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准备工作;上课是教学内容实施的环节,是“战场”。
传统的做法是上课的过程应严格按照备课的计划来实施。
但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在上课过程中,有些突发的东西是预想不到的。
现在的课堂上互动式较普遍,比如某个教学环节中,某些学生领会的滞后,他们会马上提出困难,此时教师的进度就不能继续,只能临时解决好。
还有很多本人在上课时出现的“突发事件”。
简单说来,备课是战略性的,而上课是战术性的。
思考远程教育学与得发布者:潘虹发布时间: 2012-6-27 22:51:242012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教学能力建设远程培训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多月的研修学习情况,自己真正感觉到了什么是优秀、什么是提高、什么是教学。
真是收获颇丰,感慨多多;收获的是一名职业教育教师成长所必不可少的教育教学基本素质与能力;感慨的是看到了那么多学员文笔流畅,才思敏捷,学识渊博,令我羡慕不已,顿觉“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