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下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新课标下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在新课标下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一、教学理念
1.坚持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本.尊重、激励、赏识学生。

2.能使特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得到特定的发展。

3.构建民主平等,跨越时空,张扬个性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4.关注学生,注重学生本身的需求,面向全体。

二、教师行为
1.体现自身劳动的第二次创造,有亮点,有灵感。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自找水源”的学习意识。

3.创设生活化情景,给予充分的思维空间。

4.形成相互交流、沟通、启发,形成补充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5.具有充满活力,充满自信的体态语言。

三、学生表现
1.学习活动愉快、轻松、有序、和谐。

2.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

3.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感受做真人的道理。

4.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新课程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新课程对一堂好课评价标准与旧课程截然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师上的每一节课都应当有针对性,没有一个教材和教案能适合任何学生。

教师一节课的设计,实际上就是一次创造性劳动。

教师应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准备度,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设置合理的预期目标。

二、能够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好的课堂应当是教师创设的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完全依靠故事、游戏或生动的情景来创设。

教师形象生动、富于智慧的语言,一个含蓄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问题,一个激起学生强烈学习动机的探索活动,这些都可以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形成技能,也获得情感上的丰富体验。

三、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程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做”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究中学习,并倡导学生进
行合作交流,讨论、启发,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尊重学生需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培养学生自信心。

好的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尊重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不同类型和水平的题目,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培养学生对学习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是智力活动的结果,都会给学生带来启示。

五、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合适他们的教学方法,灵活机智地应变教学中的“意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都有不同层次收获。

六、能够让学生留下思考空间,让学生充分发展。

好的课堂应当让学生有思考内容、空间和时间。

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和想象空间,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