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教版选修1第一课雅典城邦的兴起同步测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2.雅典民主制建立在城邦国家之中||,城邦国家的主要特点是A.小国寡民B.奴隶主贵族专政C.民主政治发达D.工商业繁荣3.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
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C.思想史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D.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4.一位古希腊历史学家这样描述梭伦改革前的雅典:“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种困扰||。
”与此相对应的措施应该是()A.克里斯提尼的改革B.梭伦改革C.萨拉米危机D.基伦暴动5.公元前631年||,雅典贵族、古代运动会冠军基伦试图利用平民与贵族的矛盾称王雅典||。
可是从乡村赶来的雅典平民反而帮助贵族把他们围困||。
雅典平民与贵族联合反对基伦暴动说明雅典社会的危机已彻底消除B.雅典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已消失C.雅典人不希望彻底改变旧制D.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反对社会改革6.梭伦改革前||,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雅典:“所有的平民都负了富人的债||,他们或者是替富人耕种土地||,缴纳5/6的收成||,因而被称为‘六一汉’;或者以自己人身作债务抵押||,可以被债主押收||,因而有的在本土成为奴隶||,有的被卖到了外国||。
”“六一汉”制度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的结果B.是雅典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C.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D.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7.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一个年收入100麦斗的平民||,他可以()①参加公民大会②当选“四百人会议”的成员③当选为陪审员④在战争中提供骑兵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8.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竞至陷于绝境||。
”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A. 雅典面临外族入侵的危险B.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C. 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D. 自然灾害的威胁9.雅典公民基本上分为三派||,其中||,工商业奴隶主属于()A.海岸派 B.平原派C.山地派 D.高原派10.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贵族把持的权力机关有()①首席执政官②长老会议③公民大会A.①③③B.①②C.①③D.②③11.希腊文明的源头是()A.克里特文明B.迈锡尼文明C.爱琴文明D.荷马时代12.随着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形成||,雅典城邦出现了三股政治力量的划分||。
从其反映的实质看||,三派政治力量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利益||。
对此表述正确的是()①“平原派”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②“山地派”代表平民尤其是下层平民利益③“海岸派”代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④“山地派”和“海岸派”的利益是一致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下列由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引发的事件有()①公元前632年雅典平民武装暴动②雅典统治者修改习惯法为成文法③工商业奴隶主要求进行民主改革④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推行改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4.雅典工商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应包括()A.促进了奴隶制经济的繁荣B.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C.壮大了奴隶主贵族经济实力D.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15.梭伦曾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入绝境||。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①梭伦忧国忧民的思想②雅典的阶级矛盾相当尖锐③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④雅典的社会危机相当严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16.下列关于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原因上||,既有经济的||,又有政治的②方式上||,曾经出现过暴力冲突③二者的斗争是梭伦改革的重要原因④梭伦改革一举消除了二者之间的矛盾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17.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代希腊的著名城邦||。
下列关于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社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公民大会是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关B.下层平民的处境十分悲惨C.长老会议是国家最高的审判机关D.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日益崛起18.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C.平民中不再有债务奴隶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19.下列关于梭伦改革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B.平民与贵族的阶级矛盾激化C.西部邻邦梅加腊占领了萨拉米斯岛D.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尖锐20.公元前7世纪末期||,雅典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B.将雅典的民主推进到新阶段C.使日常的审判有明确的法律依据D.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二、非选择题21.以下两则材料反映了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的社会状况||。
材料一雅典的最高行政长官是执政官||,全部从贵族中选出||,最初设立3名||,主管宗教、战争和行政事务||,任期10年||。
后来又增添了6名司法执政官||,9名执政官任期缩短为1年||。
材料二雅典城附近的土地多石、缺水||,收成非常有限||。
平民在自己的小块土地上辛勤耕作||,却常常食不果腹||。
走投无路的农民被迫向贵族借种子、工具或口粮||,为此||,不得不将土地或人身抵押给债主||,在田间立起石碑作为土地抵押的标记||。
若欠债的农民不能按期还债||,土地便归债权人所有||,失去土地的农民变成替贵族种地的雇农||,必须将土地收成的5/6交给地主||。
当时人身抵押十分流行||,无地的农民只有人身这一最后的“财产”可以支配||。
一旦无力交纳地租||,农夫本人及其妻子、儿女就会被债主捉去抵债||,要么在债主家中服劳役||,要么被卖到国外当奴隶||。
请回答:(1)若农民的债务不能按期还清||,他的命运将会如何?(10分)(2)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当时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4分)试卷答案1.C2.A3.A4.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梭伦改革前缓解危机的两次尝试基伦暴动与德拉古立法已先后受挫||,故应对措施最佳的应是梭伦改革||,A发生在梭伦改革之后||。
答案应选B||。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梭伦改革•背景5.答案: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6.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梭伦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六一汉”的认识||。
“六一汉”是指无力还债的平民||,不得不为债主耕种土地||,把收成的六分之五作为地租交给债主||,保留收成的1/6||。
“六一汉”的状况是当时雅典下层平民的生动写照||。
这种现象的出现||,显然是贵族对平民实行盘剥的结果||。
故选D||。
材料说明雅典说明平民有沦为奴隶的风险||,恰好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缺陷||,故A错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雅典经济高度发达||,排除B;材料是雅典要调整政治经济关系的背景而非产物||,排除C||。
故选D||。
考点:人类历史上的改革﹒梭伦改革﹒梭伦改革的背景7.B公元前6世纪时||,雅典的国家权利机构中已经没有了四百人议事会||,它已经被五百人议事会所取代||,所以排除第二项||,材料中的平民符合公民的条件||,故答案选择B项||。
8.B9.A10.B11.C12.A“山地派”和“海岸派”虽然有反对贵族专权的共同要求||,但他们的阶级利益是不同的||。
13.B工商业奴隶主要求改革||,反映的是他们与贵族的矛盾||,不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排除③||。
14.D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不可能直接提高工商业奴隶主的政治地位||,梭伦改革才起到了这种作用||。
15.B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梭伦的话并不是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绝望||,故排除③||。
所以选B项||。
16.B本题重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辨析能力||。
依据教材知识分析||,④不符合史实||,故应排除含④的选项||。
17.A18.D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背景||。
联系公元前6世纪雅典城邦的社会矛盾进行分析||。
公元前6世纪||,雅典城邦中存在着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
平民在反对奴隶主旧贵族的斗争中||,获得了工商业奴隶主的支持||,迫使奴隶主旧贵族不得不变革||,给予平民一定的权利||,故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新兴工商业者力量的壮大||。
A是斗争的方式||,B与史实不符合||,C是梭伦改革的内容||,答案为D||。
19.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梭伦改革原因的分析||。
西部邻邦梅加腊占领了萨拉米斯岛是梭伦登上政治舞台的原因||,但不是改革的原因||。
20.D解析雅典统治者之所以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是因为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日益尖锐||。
公元前632年||,雅典平民举行了暴动||。
在暴动被镇压后||,为了缓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
21.(1)无力偿还债务的平民||,一是沦为为贵族耕种土地的“六一汉”;二是沦为债务奴隶或被卖到国外当奴隶||。
(2)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是当时雅典社会的主要矛盾||。
解析第(1)问则主要根据材料二来分析||。
第(2)问则是对上述问题的进一步升华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