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态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态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态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1.0分,共25.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某个人工作能力低,但他经常抱怨同事和领导,他的这种负性态度实际上是在掩盖真正的原因”,这种现象体现出的是态度的( )功能。

A 效用
B 认知
C 自我防御
D 价值表达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效用功能、认知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以及价值表达功能。

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能够使人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弗洛伊德提出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在本质上都是自我防御的态度。

通过防御机制,人们能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第2题
在态度的ABC模式中,B是指( )。

A 认知
B 情感
C 行为
D 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包括三个成分:①认知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

②情感成分。

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

③行为倾向成分。

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

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
词首分别为C(认知)、 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的三种成分也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第3题
对畏惧与态度转变的研究表明,( )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A 低程度畏惧
B 中等程度畏惧
C 高程度畏惧
D 任何程度畏惧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

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的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会使态度转变较少。

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第4题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 与生俱来的
B 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 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

因此,答案选D。

第5题
社会心理学家为了避免社会赞许性的反应偏差对态度测量的干扰,发明了
( )。

A 直接测量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