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诊科上墙制度(一)

急诊科上墙制度(一)

急诊科工作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用医务人员行为规范要求自己。

2、对患者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掌握配伍禁忌,根据医嘱合理用药。

工作中做到迅速、准确,既要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又要防止差错发生。

3、急诊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各项基础护理操作技能,随时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工作。

4、不迟到、早退,准时交接班,坚守岗位。

5、仪表端庄,着装整齐,对工作认真负责,态度和蔼可亲。

6、能够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牢记急诊科的宗旨:“高速度、高效率,高度责任感,一切为患者"。

急诊科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等均须放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得随意挪用或外借。

3、每回检查核对抢救药物、器材、一次性物品,班班交接,做到数目相符、性能完好。

4、抢救室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5、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不得有过期。

6、抢救室使用后要及时整理、清洁、消毒,每周彻底清扫1次。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进行工作。

8、抢救室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及各种抢救技术,积极主动配合抢救,做好护理记录,同时做好基础护理。

9、抢救用过的各种物品。

仪器设备等要及时清理、消毒,以备再用。

药品用后及时补充齐全。

10、重大抢救病例抢救结束后进行总结。

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病情危重、抢救患者须安置在抢救室。

2、抢救工作应由科主任、护士长及主要负责人组织和指挥。

医生未到达前,护士应根据病情采取应急措施(如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CPR)
3、抢救工作及时、准确、有效。

抢救人员要求有较强的抢救意识,技术熟练、动作敏捷、思想集中。

4、抢救程序严谨,明确分工,紧密配合。

抢救室内有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

5、抢救药物及器材应做到“五定”:既定数量品种,定位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抢救物品不得任意挪用或外借,用后及时补充,有记录并保持备用状态。

6、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护士执行口头医嘱时要求准确无误,必须复述医嘱2遍后再执行,并保留安瓿至抢救结束。

7、在抢救过程中,做好口头医嘱记录,抢救结束后让医生核实签字确认。

8、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客观书写抢救护理记录,补记抢救记
录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

9、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

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0、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消毒、补充,急救设备还原成备用状态。

留观制度
1、急诊观察室实行 24 小时医师、护士值班制。

凡需留观病人
应由接诊医生开出留观医嘱,建立观察病历。

2、留观察患者,应由值班医生负责观察处理,及时写好留观病
历及填写观察记录,并向值班护士详细交代病情、观察项目和注意事项。

值班护士应认真巡视病室,做护理观察记录。

病人结束留观时由当班医生写出留观小结。

3、留观患者的医嘱,均须开具医嘱单(抢救时除外)不执行口
头医嘱,抢救时执行的口头医嘱必须及时补开。

4、严格交接班制度,交班时应在床旁共同查看患者。

5、留观时间不超过 72 小时。

病情好转或加剧时应及时处理。

留观病人一般应要求留陪人,如无陪人必须留有联系电话号码。

值班医师及时向危重病人的家属交代病情,取得家属的理解,必要时需请家属签字。

6、留观期间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经确诊立即收入院。


观病人诊断不明者或危重者要组织科院会诊,不允许因留观延误病情。

7、凡确诊传染病、精神病患者不得收入观察室,应及时与有关
科室或专科医院联系住院或转院治疗。

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及时报告,并尽快确诊,同时按常规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和登记报告工作。

8、值班医生每天至少查房 2 次,重病人随时查房,科主任每天查房 1 次。

9、留观病历由急诊科登记归档保存。

急诊科病人入院护送制度
1、急诊科为急、危重病人入院设立了绿色通道。

全体人员必须有急诊、服务、窗口意识,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坚守岗位。

2、对急、危重病人来急诊科就诊,医务人员必须在急诊科门口接诊,态度和蔼,用语文明。

3、凡急、危重病人接诊后严格按照各项抢救程序做好急诊抢救工作,陪同并护送病人做必需的检查,对严重颅脑外伤、胸腹联合伤、大出血等在抢救的同时做好术前一切准备,必要时送入手术室,危重病人电告病房做好床位准备及抢救的准备工作,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护送入院。

4、护送患者时应注意安全、保暖、人文关怀,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输液、用氧及各管道通畅,对外伤骨折患者注意保持体位,减少痛苦。

5、传染病人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送入病房后要进行终末消毒。

6、送入病房后,应向病房医务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如病情诊断、
用药处置、生命体征、辅助检查、各管道通畅情况。

接待病人、家属的咨询、问讯,指导医院路线、方向。

急诊救治绿色通道制度
1、急诊工作人员,要发扬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及时开通“急诊绿色通道”,以便危重病人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好、最大范围处置,抢救生命。

2、从院前急救开始,直到病人进入病区进一步治疗,各环节、相关科室及参加人员应尽心尽责,密切配合,以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

3、医院绿色通道的范围
3.1心肺骤停
3.2直接危急生命的各科急危重疾病(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昏迷、严重中毒、严重复合伤、大出血、严重心肺功能衰竭等)。

3.3 110、120、122所送病情较严重病员,无家属陪护者。

4、符合医院绿色通道范围病员来院接诊后,应采取下述措施:
4.1接诊后即开通静脉通道及监测生命体征。

4.2及时传呼相关临床、医技科室医生。

4.3对危重病员由医生或护理人员陪同边抢救、边检查。

并在处方、检验、用血及辅助检查申请单上加盖绿色通道章,优先付款,优先检查和治疗。

5、及时请上级医生及多科会诊,必要时通知总值班及医院急诊抢救小组。

需住院或手术病员,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并由医生或护理人员送达。

病人住址
出车到达救护现场
通知司机
记录来电内容通知出车医护人员








查看病人、监测生命体征、评估病情
书写院前病案
三无病人
现场救治
现场救治
危重病人
上车
家属沟通
现场救治
一般病人护送上车
家属签字
不同意入院
同意入院
危重病情
病情好转
至院内诊疗工作流程与家属沟通
护送至
妇产科、儿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