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3 精品

最新-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3 精品

生物:果蝇实验专题专项训练7.分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著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做了下列实验:当让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配时,结果后代全是红眼果蝇;当让白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交配时,结果后代既有红眼果蝇又有白眼果蝇,并且白眼果蝇全是雄性,红眼果蝇全是雌性。

材料二:红眼果蝇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红色素的形成,而红色素的形成需要经历一系列生化反应,每一个反应所涉及的酶都与相应基因有关,因此红眼的形成实际上是多个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

但是科学家只将其中一个因突变而导致红眼不能形成的基因命名为红眼基因。

材料三:遗传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孵化后4~7天的长翅果蝇幼虫(正常培养温度为25℃)在35℃~37℃环境下处理6~24h后,得到了某些残翅果蝇,这些残翅果蝇在正常温度下产生的后代仍然是长翅果蝇。

材料四:研究表明,)果蝇的长翅和残翅、灰身和黑身也是相对性状,单独观察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1)分析材料一可知,果蝇的眼色中,显性性状是,两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2)材料一中的实验,摩尔根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个特定的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有力的说明了基因的载体是。

(3)分析材料二所述事实,红眼的形成与红眼基因的关系是。

(4)材料三中的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是。

(5)材料四中的灰身和黑身、长翅和残翅的遗传行为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出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一的试题背景来自必修教材的课后复习题,体现以教材为本的命题思想。

从果蝇眼色的遗传过程可以看出是X染色体遗传,红眼是显性性状,白眼是隐性性状。

此材料也充分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结论,即基因的载体是染色体。

材料二体现了性状的形成和红眼基因的关系是:红眼基因正常是形成红眼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红眼基因正常,并且涉及红眼形成的基因也正常,果蝇的红眼才能形成;如果红眼基因不正常,即使所有涉及红眼形成的基因都正常,果蝇的红眼也不能形成。

材料三说明了基因、性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基因+环境=性状(表现型)。

材料四要求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教材中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都用测交实验,但是由于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也可以验证,所以也符合实验的要求,即可以用测交实验方案或自交实验方案。

(1)红眼 X B X B ×X b Y 和X b X b ×X B Y (2)染色体 (3)红眼基因正常是形成红眼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红眼基因正常,并且涉及红眼形成的基因也正常,果蝇的红眼才能形成;如果红眼基因不正常,即使所有涉及红眼形成的基因都正常,果蝇的红眼也不能形成。

(4)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5)方案1:测交:用F 1 果蝇与黑身残翅果蝇测交,统计后代各种表现型的比例,若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1,则这两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

方案2:杂交:选用F 1 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如果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灰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9:3:3:1,则这两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

提示:在解答需要语言文字描述较多的试题时,一定要注意文字的简练、准确、规范,也要注意文字的科学性、条理性、全面性,如材料2中红眼的形成和红眼基因的关系不能只答成“红眼基因正常是形成红眼的必要而非充要条件”,还要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题干进行说明。

8.果蝇细胞分裂如图所示:(1) 图Ⅱ的细胞叫 ,每个细胞有 对同源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2) 果蝇的红眼(W )对白眼(w )为显性,这对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若图Ⅰ表示一红眼果蝇的精原细胞,请在图Ⅰ中标出该等位基因的位置。

⑶ 若图中的a 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则b 与该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的果蝇表现型为 。

⑷ 如果进行果蝇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 条染色体。

考查减数分裂和遗传变异的知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1)题图显然是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过程图,因此,图Ⅱ的细胞叫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已彼此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是不含同源染色体的;但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着丝点尚未分裂,仍有染色单体的存在。

(2)应标注在性染色体上。

(3)若图中的a与一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发育成一只白眼雄果蝇,则说明该只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白眼(w)基因,由此可知,该只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杂合的X W X w。

因此,当b与该红眼雌果蝇产生的卵细胞结合时,所发育成的果蝇表现型可能为红眼雄果蝇,也可能为白眼雄果蝇。

(4)果蝇基因组测序,包括常染色体Ⅱ、Ⅲ、Ⅳ和性染色体X、Y共5条染色体。

(1)次级精母细胞 0 8 (2)图略(应标注在性染色体上)(3)红眼雄果蝇或白眼雄果蝇(4)59.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下表是杂交实验结果:(1)选果蝇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和(2)试推断F2中红眼、白眼果蝇的性别分别是和。

(3)以上两对相对性状中,正交与反交产生子代的结果一致的是。

不一致的是。

(4)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果蝇(♀)与黑身白眼果蝇(♂)杂交,再让F1个体间杂交得到F2。

预期F2可能出现基因型有种,雄性中黑身白眼的概率是。

考查与果蝇相关的遗传学知识。

(1)果蝇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包括:相对性状明显、繁殖速度快、易于饲养、雌雄易辨、染色体数目较少等。

(2)据P:红眼♀(X R X R)×白眼♂(X r Y)→F1:红眼(X R X r、X R Y)→F2:红眼(X R X R、X R X r、X R Y):白眼(X r Y)=3:1,知:F2中红眼果蝇的性别既有雌又有雄,白眼果蝇的性别只有雄。

(3)常染色体上性状的遗传,正交与反交产生子代的结果一致,X 染色体上性状的遗传,正交与反交产生子代的结果不一致。

(4)运用乘法定律进行计算如下:据F1:BbX R X r、BbX R Y,单独分析有:Bb×Bb→子代基因型3种(BB、Bb、bb);X R X r×X R Y→子代基因型4种(X R X R、X R X r、X R Y、X r Y),因此F2可能出现基因型有3×4=12种。

另:Bb×Bb→1/4bb,X R X r×X R Y→1/2 X r Y,则雄性中黑身白眼的概率是1/4×1/2=1/8。

(1)相对性状明显、繁殖速度快、易于饲养、雌雄易辨、染色体数目较少等(答出2条即可)(2)雄、雌雄(3)灰身和黑身(B、b)红眼和白眼(R、r)(4)12 1/8 10.下面为果蝇三个不同的突变品系与野生型正交与反交的结果,试分析回答问题。

组数正交反交①♀野生型×♂突变型a→野生型♀突变型a×♂野生型→野生型②♀野生型×♂突变型b→野生型♀突变型b×♂野生型→♀野生型、♂突变型③♀野生型×♂突变型c→野生型♀突变型c×♂野生型→突变型c(1)组数①的正交与反交结果相同,控制果蝇突变型a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性突变。

(2)组数②的正交与反交结果不相同,用遗传图解说明这一结果(基因用B、b表示)。

(3)解释组数③正交与反交不同的原因综合考查遗传和变异的有关知识。

(1)常染色体上性状的遗传,正交与反交产生子代的结果一致,X染色体上性状的遗传,正交与反交产生子代的结果不一致。

因此,组数①控制果蝇突变型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隐性突变。

(2)由题意可知,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为隐性突变。

因此,正交与反交的遗传图解如下图:(可先画遗传图解,后对突变基因的位置、显隐性进行说明)(3)由题可推知,突变的基因最可能位于细胞质中,属于细胞质遗传,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即杂交所得的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

(1)常隐(2)如下图:(3)由题可推知,突变的基因最可能位于细胞质中,属于细胞质遗传,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即杂交所得的子代总表现出母本的性状。

11.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

近百年来,果蝇被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而且它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前而被测序的一种动物。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果蝇的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条染色体,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实验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应选择交配亲本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预期的后代表现型和相应的结论以及亲本的基因型:情形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形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形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考查遗传的有关知识。

(1)对果蝇的基因组进行测序,需要检测5条染色体,包括三条常染色体Ⅱ、III、IV各一条及X和Y染色体,因为果蝇是性别决定很明显的生物个体,X和Y染色体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别。

(2)利用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患女必患”和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隔代交叉遗传” 的特点,可确定亲本表现型为: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

对于预期的后代表现型和相应的结论,可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分别作出不同的假设,先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再倒过来回答即可。

关于这对基因的位置,只有两种情况,即位于X 染色体上或者位于常染色体上,位于常染色体上时性状又有显性性状(红眼W)和隐性性状(白眼w)之分、显性性状中又有纯合子(WW)与杂合子(Ww)之分。

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常染色体上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X染色体上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

具体思维过程如下:①假设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有P:白眼雌果蝇(X w X w)与红眼雄果蝇(X W Y)→F1:X W X w、X w Y,即子代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