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四节 护理措施
小儿肺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避免直吹对流风, 室温维持在18-22度,湿度60%为宜 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多喂水,少 量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 严格控制输液量及速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 改善呼吸功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维持体温正常 健康教育
肺水肿:突然口吐粉红色泡沫痰,可给患儿吸入经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等 脑水肿、中毒性脑病:烦躁、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 规则等 脓胸或脓气胸:病情突然加重、体温持续不降或退而复升、 咳嗽和呼吸困难加重,面色青紫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概念 气道慢性炎症——嗜酸细胞,肥大细胞, T 淋巴细胞 气道高反应性——气道对刺激物反应亢进, 支气管痉挛、狭窄 主要临床表现——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 胸闷和呼气性呼吸困难, 具有可逆性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措施
促进舒适 • 室内空气:通风,室温, 湿度 • 保证休息 • 保证呼吸道通畅 • 改善不适:鼻部、咽部、 口腔护理
降低体温 • 物理降温 • 退热药物 • 保证水分摄入,补充营 养 观察病情 • 警惕高热惊厥 • 预防并发症 健康教育
第三节 急性支气管炎
一般类型上感 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护理评估
健康史:“受凉”史,疾病 史等 身体状况 婴幼儿病情较重,全身症状 为主;年长儿轻,局部症状 为主
• 疱疹性咽峡炎
• 咽-结合膜热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一般类型上感
– 轻症 :主要是鼻咽部症状,多见于年长儿 – 重症:骤然起病,畏寒、高热等,多见于婴幼儿
小儿肺炎
③极度烦躁不安,发绀,面色发灰
④心音低钝,奔马律
⑤肝脏迅速增大
⑥颈静脉怒张 ⑦尿少或无尿
第四节
小儿肺炎
– 神经系统:烦躁或嗜睡,昏迷、惊厥 脑膜刺激征 – 消化系统: »轻:呛奶、呕吐、腹泻; »重:肠麻痹,消化道出血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辅助检查
血常规
治疗要点
病毒性上感:支持疗法, 对症, 抗病毒药物
咽拭子培养
胸部X线 心理、社会状况
(病毒唑),3~5天 细菌性上感:及时应用 抗生素 菌 溶血性链球 青霉素10~14天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诊断
舒适改变 与咽痛、鼻塞有关 体温过高 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潜在并发症 惊厥、中耳炎、肾炎或风湿热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staphylococcal pneumonia
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幼儿 起病急,病程重,发展快
中毒症状明显
肺部体征出现早 易并发脓胸、脓气胸
肺炎支原体肺炎
mycoplasmal pneumoniae pneumonia
起病缓慢,多见于年长儿 刺激性干咳为突出表现 肺部体征不明显,中毒症状不重 三痛:咽、胸、肌痛 多系统损害
第三节 急性支气管炎 护理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对流风,温湿度适宜 保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供给 卧位时可抬高头胸部,并经常变换患儿体位,指 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易 于排痰 雾化吸入 维持体温正常 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生命体征、有无缺氧症状、 药物副作用等
第四节
小儿肺炎
防治并发症:脓胸、脓气胸、肺大泡
胸腔穿刺
第四节
护理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
小儿肺炎
• 轻症肺炎:起病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 – 发热:不规则热;体温不升 – 咳嗽:早期刺激性干咳,后有痰
第四节
小儿肺炎
– 气促:频率 ,呼吸困难,鼻翼扇动, 三凹征,吸气性喘鸣,呼气性呻吟, 点头样、抽泣样呼吸
病理
大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病情
轻症肺炎 重症肺炎
第四节
小儿肺炎
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
多见于3岁以下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低出生体重、营养不良、VD缺乏、先心病易发
第四节
小儿肺炎
病因
病原体 • 病毒和细菌:主要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细菌:肺炎链球菌 • 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肺炎呈上升趋势 • 真菌及卡氏肺孢子虫易感染早产儿、艾滋病 等患儿
部引起的炎症。急性鼻炎、鼻窦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等。 冬春季多见
病因
病毒感染 >90% 如呼吸道合胞病毒 ,可继发细菌感染,如溶血性
链球菌等
诱发因素 防御机能低:解剖生理和免疫特点,营养不良等 护理不当:受寒
环境因素:通风不良,室内空气污染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分类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呼吸功能特点 • 肺活量:50~70ml/kg • 潮气量: 6~10ml/kg • 每分钟通气量:按体表面积,与成人相似 • 气体弥散量:单位肺容量计算与成人近似 • 气道阻力:大于成人 血气分析
第一节
免疫特点
非 免 疫 防 御 非 特 异 免 疫 咳嗽反射差
气管异物
呼吸道阻塞 肺部感染 淋巴结反应 声音嘶哑
下 呼 吸 道
鼻窦炎 中耳炎 扁桃体炎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生理特点
呼吸频率:年龄越小 呼吸频率:年龄越小越快(见表8-1)
呼吸节律:节律不齐
呼吸型随年龄变化:腹膈式 呼吸中枢调节能力差 胸腹式
第一节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缺氧明显者用面罩给氧,氧流量2L-4L/min --出现呼吸衰竭时,应使用人工呼吸器 --吸氧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患儿缺 氧症状是否改善,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第四节
严密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
小儿肺炎
心力衰竭: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加快>60次/分, 心率增快>160-180次/分,出现心音低钝或奔马律、肝脏 短期内迅速增大。立即给予吸氧、减慢输液速度
2-6个月内婴儿多见
喘憋性肺炎
中低度发热
喘憋明显
肺部体较早:哮鸣音、呼吸音减弱、湿罗音 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毛细支气管炎
腺病毒肺炎
adenovirus pneumonia
多见于6月-2岁幼儿 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稽留热 肺部体征出现晚,可出现喘憋 胸片改变较肺部体征早 易并发肺气肿
第四节
小儿肺炎
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 雾化吸入,必要时吸 翻身拍背,帮助痰液排除
改善呼吸功能
氧疗 护理操作集中完成 合理用药
指导和鼓励患儿进行有效咳
嗽 根据病情或病变部位进行体 位引流
第四节
小儿肺炎
氧疗
--气促、发绀患儿应及早给氧
--一般采用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L-1L/min
婴幼儿常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全身 症状 双肺呼吸音粗、或有不固定的散在的干、湿啰音
哮喘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
以喘息为突出表现 多见于有湿疹或有其他过敏史的婴幼儿 有类似哮喘表现,如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叩诊呈鼓音 、听诊双肺布满哮鸣音及少量粗湿罗音 可反复发作,大多与感染有关 预后大多良好,3-4岁后发作次数减少
各年龄阶段小儿呼吸和脉搏频率(次/min) 年龄 新生儿 1岁以下 2~3岁 4~7岁 8~14 岁 呼吸 40~50 30~40 25~30 20~25 18~20 脉搏 120~140 110~130 100~120 80~100 70~90 呼吸:脉搏 1:3 1:3~1:4 1:3~1:4 1:4 1:4
病 呼吸道 肺 原 血行 菌
肺泡
肺间质
通气障碍 换气障碍
心呼 率吸 增增 快快
呼 三鼻 衰 凹翼 征扇 动
第四节 治疗要点
控制感染 • 应用抗生素:青霉素首选
小儿肺炎
原则: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
重症静脉给药
用药时间:体温正常后5-7天,症状消失后3天
• 抗病毒:利巴韦林
第四节
小儿肺炎
对症治疗:止咳、止喘、保持呼吸道通畅
急性支气管炎是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支气管粘
膜炎症,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继发于上
呼吸道感染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
病原体:病毒、细菌,或为混合感染
危险因素:免疫功能低下、特异性体质、营养不良、佝偻病、
支气管局部结构功能异常等
第三节 急性支气管炎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咳嗽、初为干咳,以后有痰
第四节
机体因素
• 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特点 • 年龄及营养状态
小儿肺炎
疾病影响
• 重度佝偻病、接受化疗、放疗、免疫抑制治疗的小
儿或原发性免疫缺陷小儿易患肺炎,易致重型肺炎
环境因素
第四节
小儿肺炎
病理生理(Pathophysiology )
小支气管
二 氧缺 化氧 碳、 潴 留 呼吸系统 肺动脉高压 中毒性心肌炎 循环系统 心力衰竭 脑水肿 中枢神经系统 颅内高压 消化系统 水、电解质 功能紊乱、麻痹、出血 酸中毒
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炎症有关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排痰不畅有关 体温过高 与肺部感染有关 舒适改变 与呼吸困难、咳嗽有关
潜在并发症 心力衰竭、中毒性脑病、肠麻痹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体温增高、呼吸增快、 水摄入不足有关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的需要量 与摄入不足 消耗增加有关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解剖特点
下呼吸道 • 气 管:相对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缺乏弹性 • 支气管:支气管壁缺乏弹力组织,纤毛运动差;右支气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