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设备档案是设备一生主要技术、经济活动的真实记录,又是开展设备综合管理的重要依据,是事后不能弥补的珍贵材料。
为了加强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高线公司设备使用单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第三条名词解释
设备技术档案:是指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中形成,并经整理归档保存的图纸、图表、文字说明、计算资料、照片、录像、录音带等科技文件与资料,通过不断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归档建立的设备档案。
设备资料:是指设备选型、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和改造所需的产品样本、图纸、规程、技术标准、技术手册以及设备管理的法规、办法和工作制度等。
第二章设备档案(含资料)管理标准的内容第四条设备档案一般包括前期与后期两部分。
前期档案包括设备订购、随机供给和安装验收后的资料;后期档案包括使用后各种管理与维修的资料。
1.设备前期档案包括:
a.订货合同;
b.装箱单和说明书及附件、工具明细表;
c.出厂合格证书、出厂检验记录;
d.开箱验收单;
e.自制设备的有关说明及图纸、资料;
f.设备基础图纸及隐蔽工程图纸;
g.动力管线图纸;
h.安装调试验收单。
2.设备后期档案包括:
a.设备使用初期状况记录;
b.定期维护记录;
c.定期检查和监测记录;
d.设备故障分析报告;
e.设备检修记录;
f.设备封存(启用)单;
g.设备润滑卡片;
h.大修任务书与竣工验收报告;
I.技术改造申请项目技术经济论证报告
j.技术改造说明书与图纸及试用效果鉴定;
k.设备故障报告单;
l. 设备报废单;
m.主要零部件更换记录等。
第五条设备资料主要包括为加强设备管理工作所制定的法规、制度、规程、标准等。
一般包括:
1.国家、行业、地方有关设备管理的文件;
2.公司的设备管理方针、目标;
3.年度工作总结;
4.公司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5.设备管理工作的请示、报告及批文;
第六条应对关键设备逐台建立主要生产设备的设备档案。
1.应设立(专)兼职人员(掌握设备管理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管理人员),负责设备档案的建档、管理及存档工作。
2.符合建档范围的新设备购建转入固定资产时,即应建立档案,随机原始
记录资料应随即转入(复制件亦可);旧设备调入时,应向原单位索取档案资料,经核对无误后重新建档管理。
3.关键设备档案装备动力处应存放一份,由专职人员负责保管。
第三章设备档案(含资料)管理标准的要求第七条设备档案应实行单台保管的办法。
应随设备购置而建立,随设备转让而转出,设备报废而注销(其中有借鉴价值的可保存);
第八条档案管理人员要定期汇入档案材料,收集、汇总、整理,要认真检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规定的应要求重写;
第九条档案的填写要求内容完整、字迹清晰,并不得用铅笔填写;
第十条
第十一条档案材料需补充修改时,要经设备主管领导批准,经办人要签字,材料复制亦如此。
第十二条
第十三条设备档案仅供查询或复制,要有相关手续,不得外借,不允许个人保存。
管理人员工作调动时,必须履行清点、交接手续,否则不应办理调转手续。
第十四条应采取措施加强对档案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受潮、虫蚀现象的发生。
第十五条
第十六条进口设备的图纸、资料应及时组织翻译,复制存档。
第十七条每月10日前对设备档案的记录情况进行更新,以保证设备档案的完整性及更新的及时性。
第四章奖惩细则
第十八条
第十九条装备动力处对设备档案的管理情况,每年年终和年末各组织检查一次,按《设备奖罚条列》中的有关要求实施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条
第二十一条出现设备档案不健全、记录不认真、资料不完整等情况,装备动力处专管人员将督促其在期限内整改。
再次检查发现同样问题将在公司设备例会或其它公开场合予以批评或曝光。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三条档案材料丢失、损坏要追究责任。
责任者将同时受到处分并赔偿。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管理规定由装备动力处组织制定,经主管设备副总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五条本规定实施后,原有类似制度或规定即行终止。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七条本规定由装备动力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自2011年07月01日起执行。
附录一:适用记录
附录二:修订记录。